引战贴:支持广电总局对英语用词的限制

2016-07-07 20:51:26 +08:00
 sumhat

以下全文转载自本人博客,无版权问题。

https://leonax.net/p/8295/support-restriction-to-english-words-by-sapprft/

**本文只讨论语言的使用问题,无关手游审查的新规,也不是给广电洗地,喷子请绕行。

事情的原由是广电对手游中英文用词的限制。简单来说,广电总局对手机游戏中出现的一些英语用词,比如 "new"、"warning" 等作了限制,一旦使用则不能上架。

这个规定自然会有一大堆人反对了,因为他们的游戏不能上架,不能赚钱了。但撇开商业因素来看,这个规定并没有什么不妥。在一个中文环境中使用英文(或其它语言),无非两个原因。一是觉得英文高大上,二是暂时没有公认的中文翻译。第二点通常出现在专业领域,大量的专业词汇来不及翻译,只好引用原文,这个之后再说。先来说说第一点。

凭什么英语就比中文高大上了,凭什么“ new ”就比“新”高大上,凭什么“ warning ”就比“警告 /注意”高大上。这种想法是一种直接的崇洋媚外。对于这些已经有公认翻译的词汇,使用中文来表达它们的意思,并不影响理解,也不会产生歧义。非要究其原因,只能是因为使用者觉得英文高大上,而中文不入流。

举个例子,如果博主也实行这种做法,那么本博客很有可能是这样的:

“ Today 我来和大家 introduce 一个新的 technology ,它的名字叫 metadotblahtology 。使用了这种新的 methodology ,程序员写 code 可以更加 efficient ,商业公司也可以更 profitable 。”

显然,多数人不喜欢阅读这样的文章。如果你不能接受这样的文章,那么为什么你可以接受在一个中文应用出现几个英语单词呢?大概是因为你能读懂那几个英文单词吧。大概是因为你“只”能读懂那几个英文单词吧。如果你觉得大量的英语对你是一种侮辱,那么少量的英语也会对那些完全不懂英语的人造成伤害。五十步和一百步的关系。

至于一些品牌或者缩略语,比如 NBA 和 FIFA ,如何译成中文。这也是一部分人喷广电的主要依据,因为译成中文就很别扭。比如 NBA 可能会译成“美职篮”, FIFA 大概就是“世足联”了。这是翻译人员的问题,而非语言本身的问题。有一些国际品牌一样有着优美的中文名,比如 BMW “宝马”、 Benz “奔驰”、 HP “惠普”等。即使没那么优美,一些常见品牌的中文名也是早已耳熟能详了,比如 KFC “肯德基”、 McDonald's “麦当劳”、 Coke Cola “可口可乐”等。这说明只要用心想,用力推广,大多数中文译名都是可以被接受的。如果 NBA 足够重视中国市场, FIFA 的下一任老板想多贪一点,他们一定能捣鼓出大家都能接受的名称。

至于一些极端的例子,比如“道具 x 1 ”中的“ x ”也被算作是英文。这个只好认为是矫枉过正过程中的误伤。“矫枉过正”虽然指的是不好的事情,但实际操作中却又经常发生。举个例子,把一张有折痕的纸捋平,常见的做法是沿着折痕向反方向折一下,再回正。而“向反方向折一下”折一下这个动作,即为“矫枉过正”,要不然纸永远不会躺平。

从广电的角度来说,如果它不严格一些,摆出“矫枉过正”的态度,势必会有人偷工减料,懒得把一些英文改回来。而在矫正的过程中,广电躺枪也是必然。

总结,我支持在纯中文环境中使用纯粹的中文,也支持大家在纯英文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但请不要学了一两个英语单词就出来显摆。我希望中文能重现唐宋时期的辉煌,而不是像现在一样常用词都要向外语借。

3361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游戏开发
329 条回复
chiv2
2016-07-08 15:49:56 +08:00
@maemolee 我不理解的是这里的讨论态度而不是观点,喷子不是百家争鸣,人身攻击也不是百家齐放。 V2 虽然从技术上制定了不许修改帖子的规定,但似乎并没有想好相应的管理条例。
pyshift
2016-07-08 15:53:30 +08:00
@MrGba2z 哈哈哈哈哈哈,我笑死了
kenshin
2016-07-08 16:06:46 +08:00
首先,已 Block ;
其次,反驳一下 “无知”。(“无知才能无畏” 这句话通过这个 “限令” 体现的淋漓尽致!)反驳的对象不是 LZ ,而是“禁令”。

禁令的真伪
不清楚游戏审核机制是否存在这个禁令。但这个禁令曾出现在其它场合,所以至少在它禁止的场合下,是真的。

禁令的初衷
无外乎类似保障 我们的汉字 以及说话的 “纯度” 这类官话。

汉字的纯度
目前我们使用的是简体字,具体什么时候出现的,就不说了,自行搜索吧。

文字是什么
文字是文明的传承,文化的载体,以及民族意识的传承。所以,很大程度上,文字 == 民族意识 ==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
为什么我们自称为 “华夏儿女”? 这是一种文化的认同感,无论汉族,还是苗族,还是满族等等兄弟民族。
为什么历史上这么多的其它民族被汉文化同化了(如:南匈奴,突厥,鲜卑,羌,辽,金(以及后金的满族)等等),因为我们的文化本质上就是一种包容兼并的文化,我们的祖先从来不用战争征服,真正征服这些民族的永远都是文化。
同样,我们的文化也随着吸纳其它民族的特点而改变。(如: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汉唐的通婚政策等。)

多说一句:我没用少数民族而是兄弟民族,少数民族本身就是人权不平等的体现。比如:人口在 1000 万以上的民族有很多,他们的人数甚至超过了很多国家的人口,还能叫少数民族吗?

汉字的演变
汉字是文化的载体,正如同我们的文化一直再变化一样,汉字也是一直再演化中,从甲骨文到金文到大 /小篆、隶书、楷书等等一直到我们的简化字,他们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甲骨文与繁体基本上差别很大了,更不用提简化字了)
这就是我们赖以自豪的文化包容兼并的体现。

其它国家的做法
日本,他们的教育中根本就没有“全民英语”的情况,所以英语的很多专业词汇变成了日本语,而且日语的书写(假名所见即所读)方式易于收录外来语,再因为英语的普及度较低,所以这种外来语本语化有了一定的存在意义。

英语,从演化过程来看,基本上就是一个殖民扩张的过程,详细可以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B%B1%E8%AA%9E%E5%8F%B2

汉字的外来语
汉语本身也有很多的外来语,佛教用语(佛,菩萨等),冰淇淋( ice cream )、吐司( toast )、三明治( sandwich )、披萨(意大利语: pizza )、巧克力等等,引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A4%96%E6%9D%A5%E8%AF%AD

汉字夹杂英文的问题
为什么上述提到的这些音译或者外来语被大家接受了,根本原因是有个官方的叫法,而且也是“信达雅”的体现。如:冰淇淋;或者历史形成,比如:佛,菩萨(只要一说,就知道是什么)

那现在为什么有些英语对应为汉语反而不好听了?
一是因为官方最初就没有提供一个“信达雅”的解释。比如:“ USB ”,最初就没有给出合理翻译,经过长时间的认知后,大家提到 “ USB ” 自然就知道是什么了。它的汉字名叫做 “通串线”,你觉得有谁能知道?
二是我们全民英语化教育,所以虽然我们的水平不行,但至少 26 个字母的读音,以及简单的意思都知道,所以这也就是 “ USB ” 被大家接受的原因,所以在官方不作为的情况下,“ USB ” 就成了 “官方用语”。

汉字 + 英文
由于我们教育体制导致我们对不排斥英文,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非要逆势而为,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如果真要做到杜绝英文,那么就不要全民英语化。比如:民众看到 “ USB( Universal Serial Bus )”,自然不知道什么意思了,那就改成 “通串线” 好了。

真正要封杀的是什么
- 火星文,这种完全破坏汉字架构 /结构的东西;
- 同音字 /近义词的滥用(常见广告语:衣衣(依依)不舍 等等);

要保护汉语的准确性,而不是“纯粹性”。
xmi
2016-07-08 16:37:13 +08:00
文言文
wuxqing
2016-07-08 16:46:57 +08:00
@kenshin 顶你这句:要保护汉语的准确性,而不是“纯粹性”。
wizardforcel
2016-07-08 16:53:31 +08:00
@sagnitude

广电的确有法可依,法律赋予它规范的权力,但谁来保证这种规范是合理的,对语言的发展没有损害?游戏领域在发展中诞生了一些惯用语和惯用表述,这种约定俗称的东西是绝大多数人所接受的,是合理的,不然早就换掉了。群体智慧创造出来的东西,广电凭什么说改就改?把游戏领域当什么了?广电这次符合你的意愿你就洗地,你怎么不问问大家都怎么想?

语言方面的东西,诞生于群众,发展于群众,公投是最好的方式。比如日本的年度汉字,不是公投出来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你不同意你算老几?
araraloren
2016-07-08 17:08:00 +08:00
~~楼主何必呢,我也跟风 block 了你
special
2016-07-08 17:09:59 +08:00
举双腿支持广电总局反英文举措!!!

国内的键盘厂商也应该效仿!!!键帽不要再用什么 ABCDEFG..... 了!!!
改用 啊逼撕的姨服猪...!!
grzhan
2016-07-08 17:19:44 +08:00
确实是引战贴。
Cu635
2016-07-08 17:20:02 +08:00
马伯庸《寂静之城》
secends
2016-07-08 17:30:27 +08:00
@nvidiaAMD980X 你觉得这有点耸人听闻吧? 作为事实上的大陆文化思想领域的最高执法者,广电总局无论自身多么臭它的出发点也不会是你我那种个人喜好问题。法国人同样会采取措施保护他们的语言,你可以搜一下,一些措施甚至比天朝还严厉。他们是不是也小题大做? 单就广电本次规定来说,我认为这个大方向没有错,具体细则可以在法律框架下和实践中进一步完善。
secends
2016-07-08 17:45:06 +08:00
@skylancer 我或许能理解你意思。 语言之间确实有相互交融的时候。如何做到与保持自身特性的平衡,广电起码走出了第一步,尽管走的那么有争议。正如我前面所说我并非 100%认同本次规定,其中的不当也只能在实施中慢慢完善。
wizardforcel
2016-07-08 17:56:52 +08:00
@secends urban dict 是大家决定的,牛津词典是编委会决定的。到了天朝凭什么就由一个政治+商业机关来决定?

我还是认为语言的**所有**最终用户应该决定语言发展,广电不能代表所有最终用户的利益,看看这次反对的声音有多大就知道了。
frienmo
2016-07-08 18:14:33 +08:00
"如果你觉得大量的英语对你是一种侮辱,那么少量的英语也会对那些完全不懂英语的人造成伤害。" 大量英语会对你产生侮辱? MDZZ
shiki
2016-07-08 18:20:34 +08:00
@secends 几十年前还有“严禁收听敌台广播”呢,那也是出于好意哦
kjreen
2016-07-08 19:01:14 +08:00
其实我觉得主要是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失职,推广汉语普通话是他们的职责,而他们却没有跟上全球化的脚步,为很多新的东西,或者是外国的东西引入正确的中文翻译,如果在此基础上广电下达这样的要求我是赞同的。这方面听说法国做的很积极。

最近在和一个朋友说到封面是硬纸皮的书,也就是 hardcover 的书,我一时间想不到恰当的中文词来说它,说是精装本其实也不对劲,因为一个镀金镶玉的 paperback 的书一样可以叫做精装本吧。。

再接下来就是中英文混杂的问题,这个问题大概哪儿都存在,我在德国讲德语的时候一样德英文混杂,因为同学也这样。个人是不喜欢这样子的。老实说,我一直觉得,如果一个人连表达一个意思都需要借助外语的话,那这个人母语水平也太差了(其实我就这种人,惭愧。。)

再来,其实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都可以简化成朗朗上口的 CPU ,为什么中央处理器不能再进一步简化?就目前而言,说 CPU 而不说中央处理器的确是一个比较经济的办法。然而这的确是要归责于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的,事实上他们只需要做出一个规定并且从小学生开始推广,其实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bumz
2016-07-08 19:09:08 +08:00
@myang 我說的就是現行規範

使用中文的地區包括中國大陸,港澳臺,新加坡馬來西亞等㩐

只有使用簡化字的地區才把雙引號作為引號的規範

在使用傳統漢字的地區,「開引號」依舊是現行標準

可見使用開引號並不是借鑑日本規範,而是借鑑正在大陸以外廣泛使用的傳統漢字的規範

硬把開引號說成是日本的,難免讓人暗自揣度啊
anthonyeef
2016-07-08 20:00:31 +08:00
好奇如果软件里出现了 iOS 应该怎么翻…
myang
2016-07-08 20:01:32 +08:00
@bumz

你所说的现行的“开引号”,本来就是于日本更早确立规范使用的“钩括号”,然后再度传回中文区域的,文字符号本来就是在互相传播借鉴,至少我的知识里这个符号是日本更早开始“正式使用”的。如果你很纠结这个,需要另外开一个历史考据帖,大陆以外是否在用钩括号,不能证明这个符号到底是从哪里开始广泛使用起来的,同样反过来说日语不要说汉字了,连假名都是汉字演化的,那讨论文字符号的时候,严格意义上又没有任何东西是日本的了。

第二每个人学习认知的东西不一样,别人和你认知不一样,不代表别人是“硬把 xx 说成 yy ”,别人就是真诚的这么认为的,不代表就有什么目的,无需揣度。

第三我回复的那个人用的简体,当然是在我们大陆的规范下讨论,就是说在大陆这个区域内钩括号替代双引号这么使用不属于现行标准,但少部分人在这么用,我个人也觉得无所谓,不属于滥用。
mauve
2016-07-08 20:07:01 +08:00
支持楼主说话的权利,广电此举本身就是矫枉过正的行为,有些反智倒退的倾向。
心寒的是 V 站现在的环境,一大堆喷子,好好地理论反对就可以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29097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