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hnes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3 页
回复总数  41
1  2  3  
2021-02-18 18:37:10 +08:00
回复了 hne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TuringCell 开源小组寻找一位开源开发者(有定向捐赠)
@aeli

>硬件仲裁机制少不了吧,因为系统并发计算出来的一致性的结果在太空这种不可靠传输过程中一样会被改变,硬件只有对结果进行仲裁,才能进一步减少错码的问题。
>而且理论上,这种并发的仲裁一样有可能有机率出现错误,所以肯定在实践上还要在硬件上有其他冗余机制来保证安全。

赞同,在太空中,确实是这样子的,比如另外还可以通过直接使用防辐射材料进行隔离。

不过 TuringCell 在设计时其期望运行环境是在地球上的安全环境里,所以并不需要考虑防辐射的问题。
2021-02-18 17:41:29 +08:00
回复了 hne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TuringCell 开源小组寻找一位开源开发者(有定向捐赠)
所以综上,TuringCell 和 SIFT 以及 SpaceX 的中控三者的目标相同,但是 TuringCell 和后两者的实现思路不同,系统成本和运行环境要求也不相同。
2021-02-18 17:37:36 +08:00
回复了 hne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TuringCell 开源小组寻找一位开源开发者(有定向捐赠)
@aeli

在我发布了 TuringCell 的设计之后,曾致信 Leslie Lamport 请教他对此系统的看法,Leslie Lamport 告诉我他们曾经做的 SIFT 也达到了类似的目的,所以是后来我才知道这些东西的。构想在一定程度上撞车是很正常的。

这里有三个链接:
https://www.microsoft.com/en-us/research/publication/sift-design-analysis-fault-tolerant-computer-aircraft-control/
https://www.zdnet.com/article/from-earth-to-orbit-with-linux-and-spacex/
https://www.linkedin.com/pulse/technology-spacex-falcon-9-marcello-benati/?articleId=6672586249422946304

我直接把之前邮件里给一位朋友的回复粘出来:

TuringCell 模型是在复制状态机之上实现数学确定的计算机系统解释器,是把计算机系统中的所有组件全都放到了一个复制状态机里面,因为这个复制状态机是基于分布式强一致算法运行的,所以它的其中一个优点就是容错。

相比 TuringCell,SIFT 与 SpaceX 则是通过硬件仲裁来实现的,并且是基于同步的通信链路,所以后者会更昂贵些,前者更通用、廉价一些。
2021-02-18 17:26:25 +08:00
回复了 hne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TuringCell 开源小组寻找一位开源开发者(有定向捐赠)
@LazyWolfLin 确实是关闭了,后续准备迁移到 github pages 上面。veela 准备在完成度更进一步的时候再 push 上去。
2021-02-18 17:22:26 +08:00
回复了 hne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TuringCell 开源小组寻找一位开源开发者(有定向捐赠)
@huanyingtianhe 刚才已经回复了楼上的 louettagfh 同学,辛苦往上翻一下哈
2021-02-18 17:20:41 +08:00
回复了 hne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TuringCell 开源小组寻找一位开源开发者(有定向捐赠)
@louettagfh 其实就是一个只能 append 和 delete 的日志型存储,要比 rocksdb 简洁很多
2021-02-18 17:18:57 +08:00
回复了 hne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TuringCell 开源小组寻找一位开源开发者(有定向捐赠)
@CismonX 十分感谢你的关注,大家一起进步 :-D
2021-02-18 11:05:13 +08:00
回复了 hnes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TuringCell 开源小组寻找一位开源开发者(有定向捐赠)
@wssy 朋友过谦了,我看了下你做的 tryos,还是很棒的!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添加我的微信一起聊聊哈
@toilaj 十分感谢你的支持哈,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提出来大家一起讨论 :D
@yulon 不客气哈,十分高兴上面的回复能够对你有用处 ;-)

也很感谢你的案例分享 :D
@yulon

> Sys V ABI 规范中规定(E|R)FLAGS 中的 status flags 都是"not preserved across calls",所以当我们进行遵从 Sys V ABI 规范的协程上下文切换时,根本不需要 save/restore 它们(比如 libaco 的 acosw 实现);另外,尽管 ABI 对(E|R)FLAGS 中的 DF 位有约束,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在我们的协程上下文切换汇编中,它也是可以省掉的,证明很巧妙,具体可以阅读 libaco 的数学证明部分。

中更正:

Sys V ABI 规范中规定(E|R)FLAGS 中的 status flags {+(除了 DF 位)+}都是"not preserved across calls"
> LZ 你好,我问你个可能很 safufu 的问题🤣,我看有些协程的实现中会用 pushfq/popfq 和 fnstenv/fldenv,这和单用 fnstcw/fldcw 有什么区别呢,因为加上 pushfq/popfq 后性能甚至不如 Windows Fiber 就有感而问。

朋友客气了哈 :D

1. 关于 pushfq/popfq

> The direction flag DF in the %rFLAGS register must be clear (set to “ forward ” direction) on function entry and return. Other user flags have no specified role in the standard calling sequence and are not preserved across calls.

> Sys V ABI AMD64 Version 1.0

> The direction flag DF in the %EFLAGS register must be clear (set to “ forward ” direction) on function entry and return. Other user flags have no specified role in the standard calling sequence and are not preserved across calls.

> Intel386-psABI-1.1

Sys V ABI 规范中规定(E|R)FLAGS 中的 status flags 都是"not preserved across calls",所以当我们进行遵从 Sys V ABI 规范的协程上下文切换时,根本不需要 save/restore 它们(比如 libaco 的 acosw 实现);另外,尽管 ABI 对(E|R)FLAGS 中的 DF 位有约束,但是我们可以证明在我们的协程上下文切换汇编中,它也是可以省掉的,证明很巧妙,具体可以阅读 libaco 的数学证明部分。

2. 关于 fnstenv/fldenv

> The control bits of the MXCSR register are callee-saved (preserved across calls), while the status bits are caller-saved (not preserved). The x87 status word register is caller-saved, whereas the x87 control word is callee-saved.

> Intel386-psABI-1.1

> The control bits of the MXCSR register are callee-saved (preserved across calls), while the status bits are caller-saved (not preserved). The x87 status word register is caller-saved, whereas the x87 control word is callee-saved.

> Sys V ABI AMD64 Version 1.0

Sys V ABI 规范中规定对于 x87 与 MXCSR 只有 control words 是“ callee-saved (preserved across calls)”的,它们的 status 位全都是“ not preserved across calls ”,所以在 libaco 的协程上下文切换中,我们只需要 save/restore 它们的控制字就可以了( fnstcw/fldcw & stmxcsr/ldmxcsr ),当然使用 fnstenv/fldenv 也是正确的,但是:

fnstcw/fldcw 只需要 save/restore 两个字节,而 fnstenv/fldenv 却需要 save/restore 28 个字节,这个 28 个字节中有 26 个字节是毫无必要的无用功。

(对于上述两部分的 call convention,Sys V ABI 与 Miscrosoft ABI 是基本相同的,故上面只引述了 Sys V ABI 的规范描述)

Reference:
https://www.felixcloutier.com/x86/FSTENV:FNSTENV.html
https://www.felixcloutier.com/x86/FSTCW:FNSTCW.html
https://github.com/hnes/libaco/blob/master/README_zh.md#proof-of-correctness

> 加上 pushfq/popfq 后性能甚至不如 Windows Fiber

你是指如果没有 pushfq/popfq 的话,性能比 Windows Fiber 好很多,加上之后反而会比 Windows Fiber 慢很多么?
如果是上述陈述的话,我认为是很奇怪的,可以具体再确认一下,毕竟 pushfq/popfq 还是很快的( RFLAGS 8 个字节,但是还有可能是因为 pushfq/popfq 破坏了流水线而带来的性能损耗)。
但是如果本来性能与 Fiber 相等,加上它们之后更慢了,这就很正常的,毕竟这样就多了来回 16 个字节读写的无端损耗。

当然,我认为是不需要加的,除非还有其他的目的。

对于 windows 的协程,建议只用它提供的 API,比如 Fiber,原因是 windows 的 ABI 只有微软说了算...哈哈。
你好 @Monad,Github 上腾讯 libco 的 issue 90 中有十分详细的复现过程以及标准规范的引述,另外我在知乎上的一个回答中还陈述了腾讯 libco C++ ABI 相关的问题,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哈 :D

tencent libco issue 90: https://github.com/Tencent/libco/issues/90
zhihu 回答: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193579/answer/447612082
@pynix 后续我会继续发布一个基于 libaco 的 Golang like C 实现,敬请继续关注哈 ;-)
@Ganing 十分感谢你的鼓励 :D

> 从 LT 到 ET 事件驱动,再加上多线程锁,真的写起来太麻烦了。正在学习 goroutine 的原理,协程还是很有启发的

是的,golang 中有很多很棒的思想可以在设计系统时让我们借鉴;但是,由于它的抽象层次过高,使得它不大适合某些对并发和资源消耗要求很高的领域,欢迎你继续关注 libaco 的后续开源项目哈 ;-)
> 很棒的工作,赞!!!牛逼!!!

十分感谢你的鼓励 :D

> 这么短时间内,有公司敢用,也是勇气可嘉。
> 数学证明很牛逼,在这里没多少人能看懂吧

这个我有些不赞同哈,libaco 核心只有 700 行代码,如果对 ABI 规范和汇编有一定了解的程序员,第一次几乎半个小时不到就能够读完了,就算是对 ABI 与汇编有些生疏,只要温习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一样可以轻松读懂。另外,数学证明其实是非常简单的,有不少朋友向我反馈他们只是看了一下文档中的几张示意图就完全明白了 libaco 的设计思想和原理。

程序某种程度上说就是数学问题,证明当然永远是第一位的。

> 即使是写论文,最终也得拿个数据说话

数据,指的是?文档中有详细的 benchmark 方法和结果报告。如果是指用户量的话,任何软件产品都是先发布,然后才能有用户量,不是么?

> Q:问个小白问题,我理解底层是基于 epoll 类似的事件机制,libaco 中实现的类似 Go 语言中 goroutine 调度器的角色,libaco 其实是降低用户实现高并发的难度,以类同步编程实现异步,用户友好

赞,正是如此 ;-)
下一个将要发布的开源项目正是完成了你所陈述的所有事情,热烈欢迎继续关注哈 :D

> 如果有能力做到类似 Nginx 这种高效的使用,应该没必要使用协程的对吗?

是这样的,如果喜欢使用 callback 方式写网络应用并且愿意付出相应的开发代价,当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啦,但是,有时候,有能力和有时间有精力完全是不同的,哈哈。
最后插一句:其实 Nginx 的网络模型和事件模型是非常简单的( proxy ),只要对比一下 ngx lua 和 golang 两者的调度器和编程抽象就可以看出来了。
@hnes

勘误:

> 在 **libco** 的核心中只有不超过 700 行的代码,但是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编写完成它的第一个版本,还有完整的一个月时间来进行非常严格的代码审查(几乎每一行代码都被严格地证明和推理过,并且被审查证明过很多次),当然,还有全面的测试。libaco 是我们正在开发的产品中最重要的核心组件之一,因此我们对它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注意力。

**libco** -> libaco

十分抱歉...
@pkv 另外,关于 libaco 的速度问题,libaco 的 acosw 协程上下文切换汇编是在 Sys V ABI intel386 或 AMD64 的约束之下的最快且正确的实现,这是经过数学证明了的,具体可以阅读 libaco 文档中的数学证明部分。

感谢你的关注 ;-)
@pkv

> 有没有在生产环境使用?

有,但是用户量目前没有微信那么大。

尽管还没有像微信那样大量的用户来做生产中的 Beat 测试,但下面有一些你可能会觉得很有用的统计数据:

在 libco 的核心中只有不超过 700 行的代码,但是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编写完成它的第一个版本,还有完整的一个月时间来进行非常严格的代码审查(几乎每一行代码都被严格地证明和推理过,并且被审查证明过很多次),当然,还有全面的测试。libaco 是我们正在开发的产品中最重要的核心组件之一,因此我们对它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和注意力。

还有一件事,有时来自巨量用户的 Beat 测试并不总是足够的,例如刚才我们提到的微信 libco 的案例,对于这种重要的短小精悍的基础设施软件,只有通过严格的代码审查、对系统的深刻理解和正确的设计才能做到 bug free,测试(包括生产中的应用测试)一般只能检测出很低级的错误。

我相信 libco 的生产使用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而且,在 libaco 的刚刚发布的 20 天不到,已经有国外的公司开始准备在生产中使用它了。
@pkv 十分感谢你的支持 :D

实在很抱歉这么晚才回复你 :-) 两个问题我分开回复了哈。

> 有没有和过其它 C/C++ 协程库的对比结果,不只是自己跑的 benchmark,如对比微信使用的 libco

第一点,腾讯的 libco 的实现中有严重的 bug (堆上的内存会被随机性的破坏),对于对正确性要求很高的应用不推荐使用,否则程序可能在运行过程中做很多令人意想不到的任何事情。

第二点,即使是和实现错误的腾讯 libco 相比,libaco 的协程上下文切换汇编实现 acosw 的速度是腾讯 libco 的 coctx_swap 的 1.7 倍。libaco 的分支中有相关的性能对比报告和代码。

(实在抱歉,回复中不能加链接了,相关的链接可以在帖子最上方的附言中找到)
1  2  3  
关于   ·   帮助文档   ·   博客   ·   API   ·   FAQ   ·   我们的愿景   ·   实用小工具   ·   97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543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1ms · UTC 19:37 · PVG 03:37 · LAX 12:37 · JFK 15:37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