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这些果黑啊都没发现重点,我来分享一次给女儿设置家庭账号的惨痛经历

1 天前
 revlis7

最近给女儿买了个 iPad ,想给她看看英语动画片磨磨耳朵。我看着自己 iPhone 里有个家长控制,想着哎这个挺好,可以控制她使用时间,可没想到啊没想到,这一趟让我真正领教了什么叫做坑爹! OK ,让我们现在开始!

首先,添加儿童账号需要注册一个新的 Apple Id ,那当然要新的邮箱或者手机号咯,那现在注册个邮箱也挺麻烦的,而且国内邮箱安全性也难保证,就想用我自己 gmail 的别名账号吧。结果提示:邮箱已存在。看来应该是苹果不允许使用别名账号,行,手边也正好有一个不用的手机号,那就用手机号吧,注意,这个也是苹果默认的注册方式,看来国内一切还是手机号方便。以为就这么完了,没想到就是这关键一步,让我掉进了一个又一个的坑里!

友情提示:注册儿童账号时一定要选择邮箱账号!!!如果你不想注册国内的邮箱,可以选择“没有邮件地址并获取新的 iCloud 电子邮件地址“。但是!这步以后会不会有其他的坑,那我就不知道了,因为我走的是一条更崎岖的道路!只能怪我在这步眼瞎没看到,之后的事且听我慢慢说来……

紧接着一顿操作完了,打开家长控制一看,唉?怎么没有同步信息?这就难受了呀。小红书上一搜,大把的都是这个问题,都说要添加邮箱账号才行,难道手机号 Apple Id 它不是 Apple Id 吗?看来还是绕不过注册个新邮箱,那就注册吧。好不容易搞定个新邮箱,又要多记一个密码,绑定成功,咦?怎么还是没有同步信息?再一搜,说必须 iCloud 邮箱。可是我愣是没找到如何直接注册一个 iCloud 邮箱后缀的 Apple Id 的方法(还是怪我前面眼瞎!)。又有说需要设置邮箱为主账号,那就从手机号切换到邮箱账号咯,结果到了验证 Apple Id 这步的时候,反反复复提示:登录 iCloud 失效。那怎么办?解绑邮箱从头再来!

又是一顿操作,咦?怎么手机端注册的密码,在 Apple 网页端注册的时候不能用了?手机端纯数字加英文的组合,到了网页端必须要一位特殊字符……行吧,那我再多记个密码吧。密码改完,填写生日,又又出来个提示:你无法创建 Apple 账户,因为你尚未达到最低年龄要求,请家长或监护人设置“家人共享”。合着还不让我直接注册了?再搜!说可以改生日,OK ,填了一个大于 18 岁的出生年,注册成功!添加家庭组成员,成功!显示多了一个成人家庭成员,开始修改生日……嗯?居然不是立刻生效?还需要家长确认?且只能通过邮件确认?行吧,不就是确认嘛,打开邮箱,我确认……我确认了半天,发觉这个确认链接是无效的!不知道是不是 hotmail 和苹果邮件八字不合,我看了下邮件源码,确认链接里的斜杠全被替换成了其他乱七八糟的字符!还好我会武功,找出链接改一下,终于能打开了,到了这步,又要确认!需要确认家长账号下的支付方式信息!?

如果说子女修改生日需要家长确认我还能理解,为啥家长同意还需要确认支付信息?!不管这么多了!翻出自己的信用卡,输入安全码……错误!我使劲看了看我的信用卡,有效期……没错,安全码……没错,那到底是他妈什么地方错了?你每个月钱不都扣着吗?!是不是信息不同步了?那我再更新一次银行卡信息行不行?好嘛,填完信用卡号安全码,又要银行短信确认,我已经记不清确认了多少步了,但是这一步绝对是我最绝望的一步:

短信验证码错误!

我打出娘胎以来,确认过无数短信,只遇到过收不到确认码,但还从来没遇到过确认短信确认不了的!虽然每一次输验证码都隐约觉得会不会验证不了,可这件事终究是从来都没发生过。可就在今天!终于在这给我遇到了!码,是银联发的,错,是苹果报的,我不知道这个锅该给谁。总之我试了无数次,直到手机号再也无法收到验证码……但是好在天无绝人之路,我想到了我还可以绑支付宝啊,终于在输入支付宝确认码的那一刻,我女儿终于变回了 4 岁!

到了这步,我终于可以在家长账号里看到设置女儿 iPad 的屏幕时间了!你以为完了吗? NO !别忘了还有一个手机注册的儿童账号挂在家庭组里呢!作为强迫症患者,你不得把它给踢掉?打开家庭组成员,提示:提示未成年账号只能转移家庭,若要迁出,需等该组成员成年!

苹果我告诉你,我等不及了我!换个姿势再来一次,改生日,又是那个无法确认的确认邮件,又是那个莫名其妙的链接,好在这次支付宝没有为难我,到此大功告成!!!

我看过那么多果黑,我觉得他们都没有说到重点,也从来没真正说服过我。但如果下次再有人问,我想说,让他试试苹果网页服务,还有家庭成员和家长控制,也许那个打不开的链接,大概是 hotmail 邮箱的问题吧……也许那个确认不了的验证码,是银联的锅吧……但是请问,为什么手机号注册的 Apple Id ,它就共享不了家庭屏幕时间呢?为什么确认它确认个生日信息,还需要验证支付方式呢?为什么那个 iCloud ,它就始终验证不了呢?如果有家长搜到这篇文章,但愿它能帮你少走些弯路,也算是我熬夜折腾到现在积了德了好吧……

448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pple
62 条回复
revlis7
1 天前
从来没有一个产品或者服务,能让电子阳痿多年的我,居然再一次体会到了游戏通关的感觉,所以我一定要熬夜把它写下来,趁我把它忘记之前写成攻略,分享给各位!
agood
1 天前
Apple 有说明,设置非常简单,验证支付方式是为了证明你是成年人,且规避安全风险,儿童不能自己注册账号也是为了符合法律规定
https://support.apple.com/zh-cn/102617
shenzhenhk
1 天前
O P 第一步就不对,小孩不能看 ipad ,正确的做法是在电视机上看,保持人与电视屏幕的距离
DIMOJANG
1 天前
https://cdsassets.apple.com/live/7WUAS350/images/apple-account/ios-26-iphone-16-pro-settings-family-add-create-child-account.png

看起来找对地方的话点一个按钮就好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多看文档( Apple 你引以为傲的“符合直觉的 UX 呢”🤣)
seanzxx
1 天前
你整这么多事出来是因为没有找对入口呀。 进家庭,添加成员,然后就能看见一个创建儿童账户的功能。MacOS 和 iOS 都支持。

MacsedProtoss
1 天前
首先手机号 Apple ID 是中国特色 ID ,这个有 bug 很正常,反正我也不用这种 ID 我无所谓

其次正确的操作在家庭共享里面点一下新增儿童账户,或者是在 iPad 初始化的时候使用另一台 iPhone 来快速初始化的时候选择为未成年人设置,都是非常快捷且不会出问题的方式。路径依赖地先自己注册账号再拉人反而非常容易翻车
kkwa56188
1 天前
能用邮箱的就不用手机号, 后面可以省略三千字
revlis7
1 天前
@seanzxx 我第一个儿童帐号就是从你这个入口注册的,默认推荐是手机号注册
msdurex
1 天前
使用手机号码注册 Apple ID 目前支持印度和中国地区的手机号码,所以账户其实前面有一个 86.不是+86 ,也不是 0086 ,就是 86 手机号码 这种格式就能解决找不到 ID 的问题。
bobox
1 天前
怎么手机端注册的密码,在 Apple 网页端注册的时候不能用了?手机端纯数字加英文的组合,到了网页端必须要一位特殊字符

这个坑我碰到了
revlis7
1 天前
我知道一定会有人说出来说:“是你不会用”,然后忽略我最后一段话。确实,如果我在看到这个屏幕知道选择邮箱而不是手机也就没后面那么多事了:

busier
1 天前
@revlis7 有个重点你没说好像
由于不可抗力因素,国区 id +iPhone 和 非国区 id + iPhone 不是一个物种

这里很多人是后者?那么你用的哪种最好交代一下
seanzxx
1 天前
@revlis7 #11 我明白了,看起来是国内特色的功能,我用的是美区,没有这个选项,输入完儿童的姓名和生日以后,接下来就直接可以创建一个 iCloud 的账号了,也没就有你后面的邮箱的纠结和后面的问题。

revlis7
1 天前
@busier 都是国区 ID 和国行手机

各位大佬,我只是选择了大多数人第一直觉都会做的选择,然后一步步走到最后的,不然小红书上也不会有那么多的父母也遇到了同样不能同步的问题了。
busier
1 天前
@revlis7 习惯了就好 正常人第一直觉应该是小红薯 而不是这里
kulove
1 天前
国内市场那么大 有 bug 怎么就正常了 这也能自适应
seanzxx
1 天前
@busier 小红薯是什么?正常人第一反应不是 Google 或者百度?国内的知乎现在没人用了?
revlis7
1 天前
各位不要歪题,无论是哪个渠道平台,应该都会找到要用邮箱而不是手机注册儿童账号的结论,而不会是误导。事实是,知乎我也搜了,只是这种细节不值一提罢了。我发觉在网上讨论问题,特别容易陷入扣细节自证而忘记一个人当时本能的选择。
HAYABUSA
1 天前
其实现在注册一个邮箱也不难,微软的邮箱那么好注册,还支持 N 多别名
K8dcnPEZ6V8b8Z6
1 天前
外区 apple id ,用了好几年家庭账户了,感觉很方便啊
难道是国内网络问题?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6669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