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你们是什么样的孩子?

2024-01-11 09:50:09 +08:00
 dc2002007
我曾儿时,每逢傍晚,总要爬上耸立着高高的水塔的大土坡上,仰望绚烂的晚霞,思考着这个世界是否真实存在,静静的等待着昼夜交替,繁星点点。
2037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175 条回复
TQ6raE1bjyLT463s
2024-01-11 17:13:33 +08:00
小时看过 UFO 现自命不凡
qgmzmy
2024-01-11 17:39:26 +08:00
小时候很喜欢画画,想成为一名画家。不过现在看我大概是不可能成为画家了。但也不觉得可惜吧,感兴趣的东西一直在变,我现在也在干现在感兴趣的事
msvcr110
2024-01-11 17:51:57 +08:00
我以为自己会永远生猛下去,什么也锤不了我
zhoujx
2024-01-11 17:59:32 +08:00
@JingXiao #6 我小时候是豆豉鲮鱼自由
caiji11
2024-01-11 18:00:46 +08:00
小时候向往鲁滨逊的生活 现在依然非常向往
wangpao
2024-01-11 18:02:57 +08:00
曾经是别人家的孩子,现在是 nobody
yatoooon
2024-01-11 18:09:24 +08:00
曾经的我这辈子的愿望就是拥有一台计算机
kanebobo
2024-01-11 18:16:23 +08:00
小时候的我,希望变成学霸
BIGBIG
2024-01-11 18:20:30 +08:00
小时候在我家土坯房子的炕上,看电视剧中的都市丽人,梦想着长大一定要穿的人模狗样、带着电脑、出入高耸入云的写字间,有属于自己的小格子。

现在实现了。。。。。( CTMD )


跟 @fxxkgw 差不多
2013 年高考后第一次踏出小镇,跨城去省城买了一部魅族手机,算是体验下坐火车,看下大城市,开开眼界。因为那年 9 月份要一个人坐火车 42 小时去远方上大学了,害怕自己不会坐火车或者走丢了。

至于肯德基、看电影啥的 都是上大学后 才知道的新鲜事物。。。
SilenceLL
2024-01-11 18:48:07 +08:00
芝士太阳,知道出现幻影,想想着各种形状
bigwhite2
2024-01-11 19:26:09 +08:00
小时候偶像是比尔盖茨,想想他那么成功然后做慈善。然而信仰早已崩塌,苟活着就行。
wniming
2024-01-11 19:30:31 +08:00
小时候我一直都很瘦,怎么也长不胖,并且觉得是因为自己基因特殊所以绝对不会长胖,现在 202 斤。。。。
Dongxiaohao
2024-01-11 19:31:24 +08:00
@IsaacYoung 一模一样,那会想当科学家发明家😂
leirenbb
2024-01-11 19:36:30 +08:00
@fxxkgw 也是高中第一次吃 kfc 还是亲戚带着的。穷苦的小时候。
LiFExxl
2024-01-11 19:39:23 +08:00
从娘胎出来的我好像就 2KG 多一点点(听亲戚说的)一直体弱多病;
七岁的我因为畏惧校长不敢说话,在朝会上人群中直接拉稀到裤裆;
十四岁的我因为太过瘦弱,全班体考唯二不及格之人就有我,另一位是个娇弱的女生,好在上高中后稍微好点了,报名校运会跑完了五千米;
二十一岁的我喜欢班上一个女生,但还不敢主动去跟她说话;
二十八岁的我失业了还在迷失中,怀疑自己是否是真的活着。
年少时也有梦,只是渐行渐远,只希望三十五的我还能够扛起生活的重担继续前行
ChuanlongYou
2024-01-11 19:52:55 +08:00
迪迦奥特曼下一任,大古的接班人。
nagisaushio
2024-01-11 20:11:32 +08:00
看到楼里好多农村出来的,我来提供一个完全相反的视角。

我从小便是在省会城市长大,而且是比较富裕的省。父母属于八十年代通过高考的人,因此有了来省会工作的机会。我小时候基本没有见过田,是在小区里生活的。小区属于父母工作的单位,里面有幼儿园,走不到一公里就到我的小学,再远点,在我一年级时修了区图书馆,一幢恢宏的建筑。对了,附近还有个少年宫。

直到长大后我才知道,少年宫对大多数人只存在于语文课本里。但在当时,少年宫对周围小朋友来说只是一个普通场所。少年宫会开一些兴趣班,作文英语乒乓球都有。那里还有个老旧的电影院,小学有时会组织去看电影。每当此时,小朋友们会格外兴奋,因为这是为数不多大家一起出校门的机会。成群结队的小朋友穿过马路,连车都要停下来。此外,学校每学期还组织春秋游,去博物馆植物园游乐场玩一天,中午吃盒饭,但是六年级的同学可以自己烧烤。

我也是所谓别人家的孩子。小学时成绩基本是年级第一。尤其是数学,因为我接触了奥数。一开始只是一年级时父母让我试试,很快我自己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一直坚持下来了。那是个奥数很流行的时代。起初我是在家附近的一个俱乐部学奥数,到了三年级,我到了市里一所大学里所开设的奥数班。这里的数学院会在假期将闲置的教室开放作为奥数教学的场所,市内的很多的学生都会来这里上课。就这样又学了两年。

奥数成为了我重要的敲门砖。在四年级时,有一场选拔考试。通过选拔的小孩会进入所谓的“奥校”,在周末进行统一的奥数教学。奥校面向全市招生,一届 24 个班,每班 30 来人,是同年龄中的佼佼者。我有幸能在其中学习,并曾前往北京和香港参加了若干大型的数学竞赛。直到六年级时从奥校毕业,这两年都是我非常难忘的经历。

到了中学时代,我进入了市里最好的中学。这里的初中可以说是奥校的延伸,一届只有两个班,入学要经过更为严苛的选拔考试,语文英语和两门数学,每一门的难度都大大超出了正常小升初毕业考试的水平。我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在小学奥校就认识的,但只有真正朝夕相处了才能感受到彼此的差距。

虽说都是在一个城市,但我小学生活的地方只能算是城市的边缘,离真正的市中心还有三四十公里。以前父母去市中心都会习惯性地说“进城”。城里和市中心的教育资源也有着不小的差距,这从我初中时彼此的学习状况就可以看出来。

最为突出的便是英语。我的同学可以轻松做到每次考试上九十,而我一开始大多数时候只能考六七十。我们初中的英语考试很难,四十分钟的时间听力占去一半,剩下的二十分钟要完成四篇阅读、一篇语法还有若干杂题。六年级时我的小学英语老师单独为我开小灶(这点我到现在都很感激),我才勉强掌握了音标和高级语法。而这些,许多同学是早已掌握的了。

此外,还有对电脑的了解。在第一节电脑课,老师便开始上 Pascal 编程,本意是筛选一些有底子的同学参加信息学竞赛。这对于一些同学来说也是小学学过的。他们可以讨论着数组、指针一些概念,打字速度达到飞快的 400 字每分钟。而我只有二十多,因为我还不会盲打。

为了弥补这些差距,我需要很努力。这些努力使我终身受用。比如在英语上的进步使我很早就有了阅读英语长文的能力,这在很多时候能让我接触到真正的第一手资料。而那堂 Pascal 课也成为了我接触编程的契机。我后来也参加了信息学竞赛,但成绩算不上好。真正让我着迷的是编程的实际应用,比如在初二时接触了 Delphi 的开发(虽然 Delphi 没落很久了),以及初三时接触了 Python 。这些技能让我对未来有了更多的机遇和思考。

当然,我们在中学的主业还是数学竞赛。这在当时是非常诱人的上升途径,只需在全国高中数学联赛中拿到一等奖,就能获得许多大学降至一本线录取甚至直接保送的名额。我在高一时便拿到了一等奖。但政策也随之剧烈收紧,变成全省前十几名才有资格。这样的成绩我再也没有得到过,我的绝大多数同学也没有。由于政策等原因,我们竞赛班成为失利的第一届,这迫使大多数人要在高三上学期转向高考备考。而在往届,通常是有大半个班不需要认真准备高考的。我们许多人度过了压力倍增的一年,但所幸大家能力还是可以的,最终都有了很好的去处。我也凭高考成绩和自主招生去了某 c9 。

题主说的“孩子”经历应该就到此为止了。以一个城里孩子的视角,城里孩子有自己的压力和烦恼。有时我会因此抱怨,乃至不自信。直到后来,当我在现实中或是网络上接触到更多的人,我才意识到这种抱怨有多么可笑。城里孩子的起点可能是许多人梦寐以求的终点。我家附近的少年宫,许多人一辈子也没见过;我高中时学校组织的学农活动,那种田园牧歌的浪漫,更是许多人奋力想要摆脱的梦魇。意识到这点,我开始力求自己不要居高临下地面对不如自己的人。我无法改变其他人的现状,但至少应该保持善良。
sjxiang2023
2024-01-11 21:19:28 +08:00
幻想当大侠,除暴安良
wensonsmith
2024-01-11 21:22:54 +08:00
会因为看不到宇宙的尽头就死去了感到害怕

一直想长生不老,飞啊飞啊飞到宇宙的尽头看看到底是啥
Selenium39
2024-01-11 21:42:33 +08:00
当意思到自己是个普通人时我觉得才是成熟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0770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