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文泽还是有点东西的

2024-02-08 21:43:21 +08:00
 yougo

看完又想买了。 Apple Vision Pro 开箱评测:当梦想照进现实
产品体验做到这个份上有时候不得不承认数码评测的门槛一点都不低,而且相比参数,看的顺眼才是第一要素。
另外一个好感点是钟文泽没有像别的博主一样做播客,或者像个 RSS 订阅一样天天发新闻看的让人眼烦。

9939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pple
62 条回复
locoz
2024-02-09 11:56:11 +08:00
@quake0day #14 眼动追踪指针都能做,成不了护城河。iPhone 到现在之所以还是个特别的存在,是因为它有自己的芯片、有自己的特色风格,而不是它的多点触摸、无键盘设计有多牛逼。

手柄的核心功能是提供反馈,空手是做不到手柄那么好的效果的,即使联动手表震动也只能是做到个弱反馈,强调无手柄使用大可不必。而且像 Meta 的 Quest 3 在不需要手柄的使用场景下也一样可以无手柄使用,我基本上吃饭、睡前都会用来看看网页,这种简单、日常的使用场景下目前 Vision Pro 我没看到有什么夸张到可以认为不是一个级别的优势,细节通病还是存在。
locoz
2024-02-09 11:56:48 +08:00
@stinkytofu #15 “盲人必选”,行吧你开心就好...
Socrazy
2024-02-09 12:02:11 +08:00
单纯硬件可以追一下,软件层面就不用想了,看看安卓追了这么多年追了些啥。用过 Quest 和 Pico 之流就知道他们的上限有多低,可以说没有苹果引领,他们都不知道怎么做。
locoz
2024-02-09 12:25:47 +08:00
@forgetlight #16
“去年参加一个 hackthon 高强度用了 quest pro 几天,那个手势追踪抖得非常非常难用。大幅度空间变化稍微快一点点就会断”
“vision pro 的手势能做到人体本身在快速移动而且手也快速移动的情况下完全追踪住,我甚至可以捏着一个地图快速跑动(室内)也不会掉”
Vision Pro 堆料都堆满了,甚至连头显下方都塞了摄像头和红外补光,这种基本的事情做不到才奇怪...没什么好说的,你可以对比一下 Quest Pro 的拆解结构图和 Vision Pro 的拆解结构图,硬件上就没法比。

“你拿着东西和真的去捏的手势可能本身就是一样的动作”、“我觉得这是很难从算法解决, 更多是从场景上进行规避”
完全可以是比如检测是拿着东西还是空手,或者是做个意图识别,又或者是做某个特定的、便捷的设置之后可以暂时屏蔽手部识别或者调整识别阈值(使不标准的操作动作更难误触发),对于苹果这么一个大公司来说我不认为是很难做到的事情。
场景上很难规避的,日常使用场景中充斥着这种误识别的问题,比如洗手、拿着餐具吃饭、空手吃零食等等,都是很典型的容易误识别的场景,用户就是希望一边做这些事一边看东西,总不能不用吧?

“首先纠正一点, 内屏的对比度和录出来的对比度我觉得至少是差了 50%以上的。内屏的 HDR 能够极大的提升光照的真实感, 录出来首先是 sdr 然后分辨率是 720p 。”
我前面也没说画质问题啊,我说的是细节问题导致真实感被破坏。画质方面只要堆料就能得到,其实不是一个值得说的事情。

如果苹果愿意砍掉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佩戴体验是能提升很多的,现在这个头显部分没电池都比 Meta 的 Quest 3 还重一百多克,真的就离谱...只能说希望苹果早点拿出个只在核心硬件上堆料的实用型高端产品吧,Meta 估计是不太敢在现在做高端产品的,其他家也不太行,想买个知名大厂的高端产品都买不到。
locoz
2024-02-09 12:31:37 +08:00
@PandaIsGood #18 硬件上堆料能在短期拉开差距,但只要有市场,其他家也早晚都会出同样的堆料产品,没什么好说的。

“你说的问题对我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低光下定位抠图不准这些都完全可以忍受。我最大的问题仍然是重,头疼,然后 fov 比其他的小”
因为你现在注意力会被更高的配置和这些更严重的问题吸引,所以你才不怎么会注意到那些细节...用久了或者这些问题被解决了/适应了之后,你还是会觉得那些细节问题很出戏的,人就是这样。
locoz
2024-02-09 12:43:51 +08:00
@jedicxl #20 我前面就已经说过了,你要说深度感知、空间音频,那完全可以有各种独立的、低成本的、连接手机实现的解决方案,为什么要买 Vision Pro ?为什么要把钱花到完全不用的屏幕、透镜甚至是苹果税上?

更何况很多残疾人家庭其实经济方面都是不富裕的,即使是深圳这边的本地残疾人也没有说能随便就买个一两万的东西的。能随便买个 Vision Pro 的家庭不会纠结是要导盲犬还是 Vision Pro ,都有它不香吗?买不起、不舍得买的该怎么样还是会怎么样,就算买设备也只会去买专门做这块的厂商的产品。说白了,这是个落地问题,吹得再牛逼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落地的,落不了地屁用没有。
locoz
2024-02-09 12:53:17 +08:00
@jhdxr #32 只要有市场、有利益,一年就可以有厂商掏出个产品在核心硬件配置上对标苹果,并且一定是在价格上爆杀苹果的,现有的其他产品线的情况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但问题是,MR 头显这部分市场目前还没那么明确,堆料也暂时没有看到堆出特别明显的优势,所以短期内其他厂商必然不会直接跟进做同规格产品,最多只是调高部分硬件,比如屏幕和芯片部分。苹果有钱可以随便烧,其他厂商可没那么多钱。
jiaslbang
2024-02-09 13:55:53 +08:00
钟给自己的定位很清楚,可以理解为王者荣耀的张大仙,目标是覆盖最广的受众,属于合家欢型主播(全家老小坐一起看也不尴尬,另一个大主播吕德华就不能这样观看),内容定位就是快速的用户视角正能量体验,适合大多数普通玩家,少数极客玩家会嗤之以鼻,自然在 v2 这种极客社区天然不待见
xavierskip
2024-02-09 14:27:26 +08:00
不是,那些说钟文泽不说缺点的,这期视频里也提了很多不足之处的,举例,边看电影边吃薯片会误操作。

看待产品视角不同吧。
forgetlight
2024-02-09 16:38:25 +08:00
@locoz
“Vision Pro 堆料都堆满了,甚至连头显下方都塞了摄像头和红外补光,这种基本的事情做不到才奇怪...没什么好说的,你可以对比一下 Quest Pro 的拆解结构图和 Vision Pro 的拆解结构图,硬件上就没法比。”
嗯,VP 的料确实堆得很足, 但是我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单纯堆料就能解决的事情。。我本身是做 SLAM 算法和传感器融合方面的, 料堆上去的同时要求的计算力也是几何增长的, 苹果的方案大概率还是以计算量很大的传统的 VSLAM 加上各种硬件级别的加速来达到 12ms 的延迟,这对整个感知+计算的管线的软硬优化要求非常高。就和 applie silicone 一样,很多人说 max ,ultra 无非就是胶水核心, 但是胶水本身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场景上很难规避的,日常使用场景中充斥着这种误识别的问题,比如洗手、拿着餐具吃饭、空手吃零食等等,都是很典型的容易误识别的场景,用户就是希望一边做这些事一边看东西,总不能不用吧?”
我单纯从算法的角度来讲, 这种泛化性极高的模型在工程上是非常难以落地的。 比如不同国家可能有不同餐具, 不同的习惯, 不同场景的最后形成的笛卡儿积的大小太大了。 我估计苹果目前想做的还是提供一个基础的生态, 比如准确的把手给抠出来, 具体对不同场景进行识别不在产品设计内, 把这个市场交给开发者去做。

“我前面也没说画质问题啊,我说的是细节问题导致真实感被破坏。画质方面只要堆料就能得到,其实不是一个值得说的事情。”
如我第一点说的,quest 的彩透的分辨率如果我没记错只有 400 万,这个主要还是受限于算力。但是这个不是一个只要堆料就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在保证延迟的条件下软硬件优化到极致的体现。

"如果苹果愿意砍掉一些不那么重要的东西,佩戴体验是能提升很多的,现在这个头显部分没电池都比 Meta 的 Quest 3 还重一百多克"
作为消费者, 我是能理解这个看法的。 但是从 apple 本身的定位来说, 他需要一个“特殊的”感觉让人感觉到质感或者通俗点说“逼格”。 无论承认与否, “逼格”这个东西, 在商业社会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他必须要牺牲一定的实用性来让自己“特殊". 从 iphone 直接取消耳机孔到 airpods , 到位了颜值牺牲散热的 mac pro 垃圾桶, 再到 touchbar 的滑铁卢 等等等等。其中有失败有成功, 但是苹果既然越做越大, 那就证明这个苹果的市场嗅觉的期望值往往是正确的。如果 vision pro 做了个和 quest 3 一样颜值的头戴, 那么这两天根本不会有这么多人自发的带着走上大街去帮苹果营销。
当然真正成功与否, 还是要看未来 1 年 apple 要怎么走这步。
forgetlight
2024-02-09 16:42:44 +08:00
@wedo
我觉得如果”连续“使用超过 20 分钟确实是会累的。 但是在实际使用中,一般不会说你需要连续高频的用眼动去操纵, 目前来说更多的时候还是一个 content consumption 的设备。 我目前能用到的高频交互, 主要也就是和人视频会议 然后开白板直接用手画图, 其实也不需要眼睛一直聚焦移动光标。 大多数时候手也是只拖动, 捏合, 所以觉得还好。 不过这也看个人的习惯, 我平时也是已经习惯 2 块屏幕或者超宽屏,4 ,5 个窗口 来回切换。
locoz
2024-02-09 22:10:32 +08:00
@forgetlight #46
产品堆料的前提就是厂商有钱,能承受即使销量差也不至于损失惨重的后果。而在厂商有钱的情况下,技术问题都不是问题,你觉得不容易、难点多是因为你在以一个技术人员的角度去看这个事情;但对于厂商来说,这些无非就是钱的问题而已,人不够就招人、人不行就招更牛逼的人、东西不行就定制,只要还在人类科技水平内就不存在解决不了的事。说白了,会往产品上堆料的厂商自然有能力解决软件问题。芯片也是同理,其他同级别的比如 Intel 显然不可能做不出一样设计的东西,只是人家没有选择这个路线去做而已。

对于日常使用中会用到的功能来说,通常都是系统本身提供的能力去识别手部动作了,很难放给开发者去解决,开发者是否有能力解决也是个问题。

透视画面也是一样,加钱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试水的玩意想怎么搞怎么搞,但如果后续实际点的产品还这样,那只能呵呵了。当然,即使苹果一直走这个路线,要逼格不要舒适度,也依然会有粉丝(而不是消费者)去自适应,对于苹果来说倒是无所谓。
locoz
2024-02-09 22:12:16 +08:00
@locoz #48
“能承受即使销量差也不至于损失惨重的后果” ->  “能承受销量差的后果,即使销量差也不至于损失惨重”
quake0day
2024-02-09 23:30:04 +08:00
回复下这个:““vision pro 的手势能做到人体本身在快速移动而且手也快速移动的情况下完全追踪住,我甚至可以捏着一个地图快速跑动(室内)也不会掉”
Vision Pro 堆料都堆满了,甚至连头显下方都塞了摄像头和红外补光,这种基本的事情做不到才奇怪...没什么好说的,你可以对比一下 Quest Pro 的拆解结构图和 Vision Pro 的拆解结构图,硬件上就没法比。”

--------------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 VisionPro 和 Quest3 是定位完全不同的两个产品。Quest3 只能算是一个玩具,及其低下的实用性(如果躺着看看网页算做实用的话那么我也没话说),游戏生态又比不过 Valve Index ,后面暴死是必然的。而 Vision Pro 已经是生产力工具了,我对它的定位是 iPad 一样的产品。其实就和手机一样,iPhone 刚推出的时候能够成功并不是因为它有自己的芯片和所谓的风格,而是它的多点触摸和不可更换电池以及无键盘设计。你必须承认从 iPhone 之前,所有智能手机的设计思路都和诺基亚的非智能机是一脉相承的。而从 iPhone 之后,所有旗舰 Android 手机的设计全都变成 iPhone 的这个设计思路了。可以预测,后面 MR 设备必定全面抛弃手柄及有线。
Bijiabo
2024-02-10 01:51:55 +08:00
钟文泽...你就是给他个💩他也能吹一集
67373net
2024-02-10 02:21:05 +08:00
钟文泽的口条特别好,上次去美国体验 vision pro 的几个中国博主,只有他的视频爆了,看完了确实特别期待产品。
不过这次的详细评测倒觉得没有之前的好了,看完了感觉这东西用起来很累。。
xfrgux
2024-02-10 03:18:49 +08:00
@quake0day 苹果最强的还是生态,比如全景照片,iPhone 就可以拍,生产内容; iCloud 同步下直接在 vision 上面消费内容,在自家生态里就是点一下那么简单。以及电影、音乐等业务,就不是 Meta 这种做社交公司能打的。国内估计也就华为以后可以比比
neilxu
2024-02-10 10:45:15 +08:00
同意楼主,快男 VP 的评测说到了一些其他人没有说的点,我还挺惊喜的。
locoz
2024-02-10 14:26:33 +08:00
@quake0day #50 其实电容式触摸屏、多点触摸交互和屏幕键盘早在 iPhone 之前就有人做的了,只是大多数厂商存在路径依赖、倾向于追求更高的利益,所以没有将当时综合成本还较高的东西搬到手机上而已。即使没有苹果,也一样会有梨子、香蕉去做这个尝试,最后慢慢发展成当下的形态,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头显也是同理,眼动追踪+手部识别的控制方式早就有人做了,用高端硬件实现的尝试也早就有了,这并不是苹果独创的东西,以后头显设备抛弃手柄和有线也同样只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而已。

手柄的存在意义本身就是为了提供足够精准的操作指向和足够强的操作反馈。如果眼动追踪和手部识别随着时代发展变成了能用极高集成度的硬件做到精准识别,使大多数只需要弱反馈的使用场景都能正常使用,那手柄的操作指向这个意义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就都不大了;如果轻薄的力反馈手套、衣物,甚至是直接影响神经信号、使大脑直接产生感受的技术成熟,手柄那小马达带来的震动反馈也将变得不值一提、毫无意义。

还是那句话,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

---

是否是生产力工具也跟产品没太大关系,更多是取决于使用者自己。有的人拿平板电脑只是看视频、玩游戏,而有的人则是用来给线下客户展示/交互信息、在频繁移动的场景做便捷的管理操作等。对于前者来说,平板电脑只是一个玩具,但对于后者来说,平板电脑就是生产力工具。

你之所以会觉得 Quest 3 只是一个玩具,是因为你只是拿它来玩游戏、做一些看网页之类很轻量的使用操作;但对于那些早就在用头显做虚拟办公、做 3D 绘画、做建模预览等的人来说,它就是生产力工具,并且还是一个远比 Vision Pro 实际得多的生产力工具。举例来说,它的成本低到可以随便给一整个团队都配上,它的生态丰富和开放到可以完全不需要研究怎么样才能变相满足需求,它的屏幕、摄像头、手势操控效果虽然并不顶尖但也完全够用,在没有更合适、更针对需求特化的产品的情况下,Quest 3 对于需要的人而言就是一个很好的生产力工具。
katoyu
2024-02-10 19:53:04 +08:00
数码界的胡锡进,什么盘都可以叼。还说有什么东西?给点钱,屎都可以吹的漫天香。你看他说过那件产品不好的吗?有不好的都是小骂大帮忙的模式。也难怪有一群人会被忽悠。中文数码界最垃圾的一个,没有之一。不过也不怪他,腾讯出来的嘛,能有什么好货色。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1508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