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需要一个临时记事本的时候是像我一样按 Win+R 拿运行窗口的输入框当记事本用

2024-03-20 13:44:10 +08:00
 drymonfidelia
懒得自己写一个
node-ipc 事件后独立开发者的程序我都要完整审计一遍代码才敢在有重要数据的电脑上运行,更麻烦
1010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98 条回复
metalvest
2024-03-21 03:45:31 +08:00
zhumengyang
2024-03-21 08:45:28 +08:00
微信传输助手
summerLast
2024-03-21 09:21:15 +08:00
浏览器输入框 data:text/html, <html contenteditable>
cherryas
2024-03-21 09:23:25 +08:00
直接 notepad 呗 ,不是 notepad++
weeei
2024-03-21 09:32:26 +08:00
@monkeyk Mac 上推荐使用 tot ,有点是常驻状态栏和内容是存储在 iCloud
jorneyr
2024-03-21 09:59:47 +08:00
Mac 下我经常使用这个功能,用的是 Raycast 的 Floating Notes Window
Peachl
2024-03-21 10:06:21 +08:00
alt+v 这个居然没看到楼上一个人提过 只有我一个人用 windows 自带的剪贴板么
snailya
2024-03-21 10:08:15 +08:00
新的 windows 记事本已经可以自动保存了
wOuv7i4e7XxsSOR1
2024-03-21 10:09:07 +08:00
只有你
enternicky
2024-03-21 10:37:26 +08:00
vscode ,随时 command + N 开个新页面,随便写啥,不用保存,关机也不丢失
knightdf
2024-03-21 10:38:38 +08:00
mac stickies ,嘎嘎好用
lingeo
2024-03-21 10:43:46 +08:00
如果你有使用 listary ,你其实可以直接用快捷键打开记事本或者其他文本软件,listary 真的强推,操作优雅又好用。
BadFox
2024-03-21 10:45:32 +08:00
win+R
notepad
Ethkuil
2024-03-21 11:09:48 +08:00
我把纯文本编辑器( EmEditor ) pin 在任务栏第 4 格,使用时按 Win+4 就可以打开了。类似的,Win+1 是浏览器,Win+2 是笔记软件,Win+3 是终端。
gdfsjunjun
2024-03-21 11:12:41 +08:00
我用 HBuilder ,因为按住 Alt 可以按列选文字,超级方便。VS Code 其他编辑器之类的都没有这功能。
zy5a59
2024-03-21 11:15:37 +08:00
这时候就不得不推荐一下我写的这个工具了,让 Chrome New Tab 成为一个编辑器,支持 Markdown 语法。
直接 Ctrl+T 就能用,有 Chrome 就能用,不管什么系统。
反正我自己用着挺爽的
https://chromewebstore.google.com/detail/newtab-editor/ffilklcelobcboidfinknighfknimkin
amon
2024-03-21 11:18:23 +08:00
Sublime +1 好多年了。
有几个好处:
1. 可以多开 tab ,记录不同的内容
2. 无需保存到文件,内容会自动保存本地 session ,哪怕重启电脑内容也还在
2. 内容可长可短,原生支持各种代码
3. 页面简单,没有杂七杂八和要安装配置的

常驻后台,当一个增强版 notepad 使用,贼爽。
Wh1t3zZ
2024-03-21 11:24:36 +08:00
sublime +1 ,作为大脑的 L2 cache
RockShake
2024-03-21 11:58:43 +08:00
Sublime 常驻 +1
Scare
2024-03-21 12:19:19 +08:00
有时候用的 Typora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2538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