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c 浏览器好在哪?能用插件吗?

2024-05-01 10:06:01 +08:00
 lurui45
动不动就能看到有人推荐 Arc 浏览器,我看了一下官网,好像就是 UI 干净了点,其他还有什么特点吗?能无缝使用 Edge/chrome 的插件吗?
1564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浏览器
77 条回复
FawkesV
2024-05-02 08:48:05 +08:00
@hefish 老内核用不了商店。 最新版是新内核了
Kazetachinu
2024-05-02 11:45:26 +08:00
感觉现在 edge 就还可以了。更新、功能什么的都还不错,都懒得更换了。
heasitation
2024-05-02 11:54:14 +08:00
尝尝鲜可以 主力我依旧 Chrome
MingleZhang
2024-05-02 15:44:40 +08:00
可以全屏看网页太爽了,或者竖排。但是不能搞书签,切换页面有点麻烦。
hez2010
2024-05-02 15:52:28 +08:00
用了几天 Arc 的感受就是,想要 Arc 的原生 UI ,但是又想要 Edge 的功能性。这世界上就没有一个浏览器既有 Edge 的功能性又有 Arc 的原生 UI 吗?
BaByLonn
2024-05-02 16:51:19 +08:00
@oldfriend 确实大多数拉踩的都是 Chrome/Edge 的信徒,就没多少体验后的客观比较
jianchang512
2024-05-02 17:05:52 +08:00
window 内测也仅支持 win11

饥饿营销貌似永远不过时啊
jinwangyan
2024-05-02 17:17:17 +08:00
@uleh 无痕模式也能登录多个账号,网页并列用两个 tab 也能实现,核心优势没看出来
smallboy19991231
2024-05-02 17:57:28 +08:00
我还是用习惯 safari 吧。习惯了再用 arc
cker0857
2024-05-02 22:36:29 +08:00
win 版只能说有待优化
lz4261
2024-05-02 22:59:37 +08:00
我深度使用了超过半年,16G M1 MacBook Pro ,除了打开 YouTube 的 8K 视频,其他时候没感觉到卡。我认为那些说不好用的,大概率是简单使用一下下就做出判断的人。另外,Arc 更新并不算勤,北京时间每周五固定更新,除非有明显 Bug ,才会临时频繁更新。
Yancc
2024-05-03 16:29:00 +08:00
用了一段时间 Arc ,感觉还是太重了,现在换回 Chrome 了。
K2
2024-05-03 16:30:10 +08:00
专门拿来分类浏览 Twitter 正好,效果接近 rss 阅读。
marcosteam
2024-05-04 11:57:36 +08:00
@izyhang #4 Firefox 可以用 MaxFocus 插件就能用 Little Arc 了
edoc
2024-05-06 02:05:18 +08:00
emmmm edge&chrome 一直有创建多用户资料的功能,体验和 arc 不相上下,主要目前竖排 tab 有个问题,就是我中键新开 tab ,无论 edge 还是 arc ,在 tab 栏需要滑动条展示所有 tab 时,都不会自动聚焦到新开的 tab 位置,用着难受

opera&arc 是世界上最好看的浏览器不接受反驳
edge 是世界上最好用的浏览器 接受反驳
Lucius02
2024-07-27 19:12:18 +08:00
@flavoury 请问这个问题有什么解决方法吗,我也是用很多网页打开很慢,比如 notion ,v 站
YA6kolg9Dv0BQoUv
326 天前
这个浏览器最神的,就是支持打开的新标签页返回可以关闭

明明就是一个简单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的功能,整个 macOS 平台上所有的浏览器,就只有它和 Safari 做到了

其他一切功能其实都不重要,常浏览网页的都知道这个小功能才是对浏览体验提升最大的

Chrome 到今天新标签页还只能去点关闭或者按快捷键

Arc 可以做到查资料或者看东西,用一个触控板 or 一个鼠标完美操作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3722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