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论:未来谷歌这种通用搜索引擎会越来越没落

2024-05-31 10:05:19 +08:00
 keepRun

从历史发展角度看,互联网初期,大家是以搭建网站的形式发表内容的,这时候谷歌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大众发表内容转向社交媒体,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侧重 app ,这时候世界主要的内容发表渠道越来越集中于社交媒体。

对大众来说,搭建网站还是太繁琐了,未来要想搜索优质信息,往往还得在多个 app 内部进行搜索。通用搜索引擎的弊端在于难以合理评分一个内容的排名,因为搜索引擎能拿到的数据没有社交媒体本身多。

深度体验各个社交媒体的搜索功能后,会发现各大社交媒体的搜索功能越来越个性化,功能越来越大,类似谷歌这种通用搜索其提供的功能还是不够丰富。

说下我目前是怎么尽可能多搜索以获取信息:我自己写了个 chrome 插件,针对特定关键字,自动打开一大堆社交媒体、云笔记、论坛、行业网站搜索。用了许久后,越发感到谷歌等通用搜索的局限性。

很讨厌的是 app 无法进行一键多重搜索,我还是希望各种内容平台都做个网页版。

1736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27 条回复
phrack
2024-05-31 18:57:49 +08:00
确实是暴论,首先是信息孤岛的问题,这个在中文社区应该是尤为严重,但是即使是在中文社区,我相信也不会有多少人会在信息孤岛上写足够有深度的东西,反而是有自己的博客。

英文互联网到目前为止信息孤岛我没觉得有太严重,趋势也不明显。

我做网络安全和机器学习的,至今绝大部分内容来自各种博客,我不相信微信,小红书这种社交平台能替代,或者容纳进那几千个博客。
phrack
2024-05-31 18:58:22 +08:00
v 站这编辑框真的是,有 bug ,还没打完,算了
sorsens
2024-05-31 19:01:08 +08:00
@tool2dx #31 如果你开过个人网站,就知道为什么了,网站备案,找麻烦的狗太多了
kkwa56188
2024-05-31 19:42:27 +08:00
叠甲也没用, 自己标题 都说是暴论了. 这次我放下助人情节, 你这就是暴论
ArianX
2024-05-31 21:04:03 +08:00
国外的生态要开放一些,而且 saas 行业很繁荣,一个小店/小品牌就有自己的网页,而不是像国内全部在美团之类的。中文生态确实全部封闭在大平台了。。
cktsun
2024-05-31 21:41:42 +08:00
如果資訊平台搞封鎖, Google, 各種 AI 合聚合平台就廢了
你覺得 Google 搜不到你的簡中信息, 是因為簡中, 是不是 Google
外網高質量訊息都在 Google, YouTube 上面 你跟我說沒落?請問你是不是百度深度用戶?

只要互聯網存在, 通用搜索引擎永遠不會沒落, 現在 AI 工具都是靠 Google, Bing API
jamosLi
2024-05-31 22:44:55 +08:00
不是暴论这是现实。

实际上国内互联网算是 2.5 代,国外最多也就 1.75 。我们已走完或者即将走完的路他们才刚开始而已。
那些所谓百度垃圾的,只能说是真的搞笑。谷歌要是这样被针对性的往死了优化,他也是垃圾。
并且那些一口一个自由世界的人,70-14 亿的市场就拿了个谷歌出来,不觉得有问题,不觉得搞笑吗?

大部分非专领域,打开抖音,打开小红书搜可比你啪啪一顿搜来的方便。而且最重要的,拍个视频出来的绝对比一顿嘴炮出来的质量高得多。

那些所谓搜索引擎的答案,哪个不是人家平台的答案?不让你搜索引擎白嫖怎么也不见得是错误。

那些一口一个 AI 的就更搞笑了,AI 的答案都是天上来的?
jamosLi
2024-05-31 23:04:57 +08:00
@phrack 你看到大佬个人页都是某个时代慢慢积累起来的,现在国内不也一堆做公众号,知识私域的。你可以说他们技术菜,内容水,但是在某个领域内,大家的模式都差不多。

信息孤岛就有点不知所云了,个人站才是典型的个人自嗨圈或者说个人的人性在抵制把自己觉得得意的东西放在平台上。没有大平台的交流能够搞个引领行业的独立站,我有点无法理解这是什么天纵奇才。

换句话说,你口中的信息孤岛跟所谓监管一毛钱关系没有,我们的生活方式决定了,即便不是 996 已经榨干了一切,大家也更愿意把精力放在搞副业上,大佬没有那么多精力去搞独立站。

你愿意搞个独立站,并保持不间断的更新吗?
Admin8012
2024-05-31 23:44:20 +08:00
茧中互联网有个大问题是高质量讨论从天涯时代的公共 BBS 缩到了各种围墙花园内
cnt2ex
2024-06-01 00:07:58 +08:00
@jamosLi #107
真不知道你怎么好意思说国内走在国外前面的。

国外的网站,我看到的趋势是去中心化,用长毛象代替推特,用 matrix/session 作为实时通信软件。比如电子邮件这种开放但是被少数大公司垄断的协议,我也看到的是国外在推动制定更加开放的标准。

国内的趋势反而是各种公司疯狂的搞垄断,搞信息孤岛,搞什么东西都要给你管起来。

说起来这简直就像是历史重演,中国历史走向是皇权从一开始受到相权牵制,到后面废除宰相,在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结果就是除了皇帝其他人都是奴才。而西方的历史却是封建君主权力受到贵族教会牵制,到后面权力还不断下放逐渐走向民主。会有人自豪地说中国皇帝走在了西方的前面?
netabare
2024-06-01 00:32:41 +08:00
等你在私域里发点啥东西都会被屏蔽删帖,想找点啥只能找到广告和赞助贴,到处都是「交朋友一起编程」之类的玩意的时候就会念搜索引擎和 archive 的好了。

你的那个推荐列表里一半的网站都在我的浏览器黑名单里。
haiku
2024-06-01 02:50:34 +08:00
@jamosLi 坐井观天了
搜索引擎谷歌份额最大有什么问题,自由竞争的结果,
不想用 Google 也可以选 bing ,perplexity ,duckduckgo ,yandex ,日本雅虎嘛

之前微软和苹果谈 Safari 默认搜索引擎,出钱苹果都不愿意换,你猜猜为什么

短视频比文字高效?怕不是只看抖音才会说出这种话了,几十秒短视频有个毛线信息


还孤岛和监管没关系,笑掉大牙了,你猜哪个国家的垃圾官方媒体编造儿子与母亲不正当关系的假新闻;哪几个奇葩国家建墙搞备案,对了,国区 Appstore 已经被假 poe ,假 GPT 应用占领了,就因为墙国连自由开发的 App 都搞备案
haiku
2024-06-01 03:16:33 +08:00
@cnt2ex
还有 RSS, github, cloudflare pages 等,而国内的 gitee 连个 pages 都吓得下线了
就连 Bitcoin 这种挑战传统央行铸币权的项目,也是英文互联网世界诞生的
LLM 这么中心化的产品,社区的开源 LLM 项目也层出不穷,huggingface/meta/mistral 等企业都积极贡献开源 AI

未来欧盟互联网可能会继续集中化,但要是说像中国一样的孤岛,那就是异想天开了,巨头和监管部门互相博弈,欧盟和美国也会较劲,Spotify 联合欧盟让苹果大出血开放应用商店侧载就是一个例子
haiku
2024-06-01 03:17:17 +08:00
@haiku 修正:未来欧美互联网可能会继续集中化
5966
2024-06-01 06:54:01 +08:00
期待楼主的插件
lunafreya
2024-06-01 07:01:34 +08:00
想到以后的互联网可能就是一个又一个孤岛,甚至可能互联网也不再是一个,还是有点赛博朋克的
Pteromyini
2024-06-01 10:01:03 +08:00
@Jiashu121 #77 chatgpt 刚出的时候就有这种插件了
asuzi
2024-06-01 16:59:30 +08:00
你说的很对,但其实国外的个人站也在搜索引擎里,这一点很好,相当于你可以聚合着搜索,也可以单一着搜索,比如 medium 就成为了不错的博客站点,YouTube ,Spotify 就成了播客的站点,这些过去依靠网页的去中心化站点后来会形成群聚效应,比如长毛象,杰克多西的新项目 bluesky 。但其实从 Facebook ,领英到推特,都是保持用户去中心化的中心化站点,这样对个人 IP 的塑造更有利,一个人的职业内容就在领英,视频内容就在 YouTube ,推文就在推特。
sunnysab
2024-06-01 18:04:58 +08:00
@yb2313 谷歌也罢快照全部删除了,怎样理解
feikaras
2024-06-01 20:13:52 +08:00
@jamosLi 基本上你说的一切都是国内落后国外一个版本的体现。弄到最后迅雷们就是会半死不活。没有 ai 的传统搜索引擎一定是被取代的。AI 拿任何东西喂都是可以的。人家的“私域流量”是可以被检索的,而且也是放在自己网站/品牌之下的。
私域需要担心么?不用管他。就跟我不担心迅雷,迅雷就总有今天。马上就是另一个私域或者另一片世界。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4560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