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t 告诉我,目前 CPU 芯片技术 3nm 基本上已经到头了, 1nm 制造成本巨大,很难普及,而 1nm 以下由于硅原子大小限制,物理上基本不可能。

2024-06-11 09:24:54 +08:00
 tool2dx

也就是芯片科技的发展快到头了?

未来 100 年用到的最新芯片,也就是类似我现在手机里的芯片?

有一种突然站在科技顶峰的感觉。

676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43 条回复
testcaoy7
2024-06-11 11:05:13 +08:00
“1nm 制造成本巨大”
是不假,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都在搞 Chiplets 的原因

以 AMD 的 CPU 为例,计算单元和 IO 单元的制程不一样

以后基本上是这样的:1nm 给肌肉核,3nm 给常规核,5nm 给能效核,7nm 给超小能效核,10nm 给 IO ,14nm 给其他玩意(如果有)

各司其职呗,只要芯片有人买就行了,毕竟不是所有客户都是普通消费者,高贵的 Epyc 、Xeon 从来不缺买家
joeyv2
2024-06-11 11:14:21 +08:00
硅基芯片的极限是 28nm ,很久以前就到头了,再小下去就要开启 3D 模式了,多层 28nm 堆叠在一起,如果是提升 2 倍性能就是等效 14nm.
GeruzoniAnsasu
2024-06-11 11:21:51 +08:00
芯片离演化成球形的还早呢,你担心这个
HomeZane
2024-06-11 11:26:10 +08:00
可物理上的 3nm 和芯片行业的 3nm 应该不是一个 3nm 吧
chenqh
2024-06-11 11:29:02 +08:00
现在火的不是 GPU 吗?CPU 这东西不是早就不行了吗?cpu 的提升需求在哪里?又不像 gpu,英伟达市值都多少了.
Greendays
2024-06-11 11:29:06 +08:00
好像我上初中的时候就已经有人在研究什么碳基芯片了,也不知道靠不靠谱
particlec
2024-06-11 11:46:40 +08:00
gpt 懂个锤子,他是根据已知信息推断的,之前问他日本有没有排核废水,gpt 死活说没有(之前数据没有更新),我给他发了当时新闻,它还是说没有
iOCZS
2024-06-11 12:10:06 +08:00
100 年前你能想到有计算机这回事?所以说 100 年后的计算机不可想象,但应该不是这种印刷电路了。
ruidoBlanco
2024-06-11 12:40:09 +08:00
10nm 的时候我已经觉得很惊人了。

以前做纳米方面的研究的,10nm 以下,牛顿力学已经不那么灵光了。「上帝掷骰子的领域」,那时候我是这样觉得的。

现在已经做到 5nm ,3nm 了,每次想起就觉得太不可思议。

再想想 chatgpt 乃至 AGI ,5 年前可曾有人敢想?
SawyerGuo
2024-06-11 13:25:36 +08:00
技术永远在不停地进步,这种观点就是不科学的。
只是我们生活的这个时代给了我们错觉而已。
tool2dx
2024-06-11 13:40:13 +08:00
@SawyerGuo 房价永远涨,那才是时代错觉。物理肯定有极限,我们已经很接近了。

前几天有个帖子,预测手机会越来越大,接下来就要开始拉功耗比散热了。
Lykos
2024-06-11 13:56:28 +08:00
@ruidoBlanco 都是等效 XX nm 的,实际没有那么小
ladypxy
2024-06-11 14:01:44 +08:00
@particlec 然而日本确实没排核废水啊,人家排的是核处理水……CHatGPT 这点没错
KOMA1NIUJUNSHENG
2024-06-11 14:06:46 +08:00
其实还是等材料学的突破了,所以更新换代都是基于现有材料来的。
banmuyutian
2024-06-11 14:10:13 +08:00
现在说的都是等效,7nm 并不是真的是物理上的 7nm
Tengdw
2024-06-11 14:10:26 +08:00
工艺卷到头了就卷规模卷专用处理器,以后出一堆硬币大的核心甚至巴掌大的核心
cht
2024-06-11 14:24:56 +08:00
最开始制程的定义是沟道长度 max(gateLength, gateWidth),后来好像变成了 min(gateLength, gateWidth),再后来好像变成了 min(allGateDimensions)🤔
syubo2810
2024-06-11 14:32:03 +08:00
平面卷不了那就卷高度,参考固态硬盘堆叠技术,这是中国强项了
diivL
2024-06-11 14:37:00 +08:00
对着 AI 生成的结论讨论这么久,真是服了.
johnnyNg
2024-06-11 14:50:38 +08:00
谢谢大家,学到新知识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4839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