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的假 5g 问题

2024-07-17 10:59:45 +08:00
 xusp
人在北京,手里有一个联通 5g 一个移动 5g 。 用测速网 https://www.speedtest.cn/测速,联通下载只有 6mbps ,而移动可以达到 200mbps+。
投诉了运营商和工信部,未果。

垃圾联通,准备最低套餐保号了。
378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24 条回复
sisteryu100
2024-07-17 11:09:32 +08:00
可以進去工程模式看看是真 5G 還是假 5G ,其實假 5G 也是按照標準顯示而已。https://fiber.ofweek.com/2023-09/ART-210021-8440-30610818.html

evan9527
2024-07-17 11:16:28 +08:00
中国联通的 5G ,联通 app—我的—左上角头像,能看到你的速率。300 测速能跑 150
dingdangnao
2024-07-17 11:32:19 +08:00
我记得联通 5G 套餐是会按速度分档的。。
JensenQian
2024-07-17 12:06:46 +08:00
你这不是没信号吗
我联通 4G 都有七八十 Mbps
1KTN90lKW9gVJ9vX
2024-07-17 12:20:02 +08:00
你这是自己所在城信号问题吧,正常情况联通 4g 都不能低到 6mbps 的,我也用联通 4g ,以前米粉卡不限流量时经常下载几百 G 小电影最清楚了。
lushifu
2024-07-17 12:48:44 +08:00
如 1# 所说,显示 5G 并不代表真的 5G
虽然这个有点违反常识(明明没有连上 5G 但是手机显示 5G ),但是很遗憾,联通这样干符合国际标准,且并非联通一家这样干,全球很多运营商都是这样干的😂
oneisall8955
2024-07-17 12:50:06 +08:00
看看频段,还有模式是 sa 还是 nsa
zwzwzwzwzxt
2024-07-17 13:06:14 +08:00
离谱啊,同北京联通。4G 下行速率在 100Mbps 左右,5G 在 600Mbps 左右。
ZE3kr
2024-07-17 13:07:31 +08:00
我 4G 都能有 200Mbps
hefish
2024-07-17 13:16:53 +08:00
大家别解释了,其实 op 是要为保号找个理由。 家里 wifi 测速,还得换几个地方测那。op 这种只是为了找个理由。
duanxianze
2024-07-17 13:17:57 +08:00
虽然不赞同你的论据,但支持你的选择
A4l1CteRQHlG1Bs8
2024-07-17 16:06:40 +08:00
移动 5G 确实好一些。 不过情况可能是套餐限速? 就是所谓的低速套餐
wanwaneryide
2024-07-17 16:41:35 +08:00
@dingdangnao 最低的套餐也有 300M
xusp
2024-07-17 16:43:09 +08:00
@hefish 我在所有地方 包括北三环的室外空旷地测速一样拉跨。 使用体验很差。
hefish
2024-07-17 23:16:51 +08:00
@xusp 嗯,肯定的。坚决退网!
benwjrumd
2024-07-18 05:33:06 +08:00
奇怪了 我和你一样 就这一两年的问题
而且最神奇的是上外网速度比大陆网站快…..
dna1982
2024-07-18 10:34:19 +08:00
联通确实不咋地
上班坐地铁 别人的移动和电信都能看视频 我的联通连云闪付都打不开
alect
2024-07-18 11:33:30 +08:00
首先你这个测速网站很多情况下测速点都不太准的。。不如用中科大测速网站或者东北大学测速点
zhengrt
2024-07-19 09:47:44 +08:00
你可能是连接到了 4g nsa 锚点站了,这个正常
xusp
2024-07-22 09:56:29 +08:00
已经携号转网了。周末骂了两天的联通客服。 解决不了。 转到移动。作为一个资深 linux 研发兼运维,是不是联通问题还是可以判断的。阴阳怪气的老哥可以让让了。 拉跨的运营商。 坚决不再适用联通。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5794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