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什么时候把一个城市认作自己的家的?

2024-07-24 17:12:40 +08:00
 2code

毕业之后去到一个大城市,对于老家在农村或者小县城的人来说,好像是理所当然。 但是 10 多年以后,我忽然意识到,城市里的一个水泥盒子好像并不能定义为“家”。

可能是因为我自由职业多年了,我的生计是通过网络远程实现的,所以没有和这个城市深度绑定。 今年决定在老家的宅基地给父母盖房子,回去也呆了一段时间,越发觉得家乡的好了。

所以越来越迷茫。 想问问大家,特别是毕业后去到别的地方定居了的人,是什么让你把一个新的城市定义为“家”的呢?

818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96 条回复
asLw0P981N0M0TCC
2024-07-25 10:22:28 +08:00
@2code 这种有好有坏吧 但是还是靠近城市的农村的自建房舒服
vipfts
2024-07-25 10:25:11 +08:00
这个小盒子才是你永远的家啊
windirt
2024-07-25 10:28:27 +08:00
买房落户生小孩,你就绑定了这个城市
www5070504
2024-07-25 10:33:26 +08:00
从毕业之后 提到类似的问题我都是说"住的地方",

大概只有度过有意义的一段时间的地方 才能叫家 打工显然不在此列

但是如果在此之间有一些其他有意义的事情发生, 那水泥盒子也可以升格变成家
wangzi1993
2024-07-25 10:36:56 +08:00
老婆孩子在哪,哪就是家,跟房子在哪没关系
clifftts
2024-07-25 10:39:38 +08:00
安全感只有账户上的数字
NineD
2024-07-25 10:41:10 +08:00
日久他乡即故乡
Andrew1996
2024-07-25 10:41:50 +08:00
父母从十几年前去外省打工,我一个人在老家从初三到大学,再到毕业去一线城市打工,而且我也会刻意地说“住处”,而不是“家”,不过现在连老家都没有那种家的感觉了,可能家真的只在童年的回忆里了,不过我对这些持中立看法,非褒非贬,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活在当下就好
slowman
2024-07-25 10:49:52 +08:00
@onll42y #52 哈哈哈哈😆
bluehtt
2024-07-25 11:08:44 +08:00
我说:我在哪,那就是我家。
苏轼说:此心安处是吾乡。
horizon
2024-07-25 11:10:36 +08:00
加州是我的故乡
2code
2024-07-25 11:14:16 +08:00
感谢大家的回复,稍微总结一下:

- 房子、户口、账户上的数字
- 老婆、孩子、信任的朋友、生活圈
- 心安处
xz410236056
2024-07-25 11:16:23 +08:00
从未,我爸妈在哪,我家在哪
yujieyu7
2024-07-25 11:18:02 +08:00
@1423 #7 政治露阴癖?
ichigo
2024-07-25 11:28:18 +08:00
我出生在大连,我父母也出生在大连,我姥姥姥爷奶奶也出生在大连。
我永远都是大连人,大连是我永远的家。北京上海深圳再好,也都不会成为我的家。
zkqiang
2024-07-25 11:34:22 +08:00
首先你要先成家,自己独自流浪哪来的家
panlatent
2024-07-25 11:51:31 +08:00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于我而言,有乡愁才有家,想回不常回的才是家。有故土可踏,有回忆可想,有亲人可思。可以是自己的家乡,亦可以是媳妇的老家。

所以在这个城市缺乏归属感,稳定却在漂泊,只能往前赶。
liu731
2024-07-25 11:53:55 +08:00
家不是避风港,现金流才是
lc5900
2024-07-25 11:55:26 +08:00
只有身边人都和我说一样的方言,才是我的家,出来工作的城市只能算是个住的地方
tre009
2024-07-25 12:14:34 +08:00
不论家乡,还是待的城市,都不是自己的家,在自己的家可以抹除掉家里的任何一个东西。做不到就不是自己家,那就是父母的家,夫妻的家.....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5977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