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产品提了个有意思的需求,但我却做不出来了

355 天前
 dagger2

事情是这样的, 有一天产品看到我们的运营群里用户发了一张 app 的截图,然后运营人员对客户进行了一系列提问,然后问题解决了。事情到这里本应就结束了,可是产品觉得体验很差,说能不能用户发过来截图,我们直接识别图片就能知道这些信息(主要就是一些设置状态,app 版本之类的),而不是一个一个的去问用户,我听完后顿时想到之前很多大厂通过截图查到员工信息的方案,应该是在图片中加入肉眼不可见的盲水印(频域水印),于是集成 opencv 后试了一下,水印是能加上的,但是用户的图片大多是微信发送,都是非原图,微信压缩之后水印已经模糊不清了,想问下各位大佬有做过类似的需求吗,有什么其他解决方案或者针对微信的优化方向吗?

556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37 条回复
err1y
354 天前
gorvey
354 天前
难道不是 app 里集成日志埋点吗,你知道这个用户是谁了,再去查接口调用,查日志
cooltechbs
354 天前
很好,这楼里大家都在挖掘真实需求。
回到楼主的想法,显然真正的盲水印(不是颜色很淡,而是楼主说的频域水印)在有损压缩后不可能存活。因为有损压缩,无论图片还是音视频,都是根据人类的感知设计的,也就是丢掉人看不到听不到的信息。
所以要么色差水印,要么加个下巴,总之肯定是人能看到的东西,才能在发了非原图之后仍然可识别。
ryanlid
354 天前
把用户标识等信息生成二维码附在图片上,参考淘宝商品页截图
proxytoworld
354 天前
行外人,觉得可以配合截图时间和截图时日志确定是哪个位置截的图
xylophone21
354 天前
如果用户都分享给你截图了,而且你也能控制这个截图的内容了,你就明着把用户 Id 或者反馈 Id(不用手机这些敏感信息)带在图上不行吗?
Anivial
354 天前
加水印还不如生成信息压缩的二维码,如果不能全图识别也可以固定位置截取然后识别
sth2018
354 天前
监听设备截图事件,获取相册最新一张照片,弹出弹窗询问用户是否意见反馈。
点击确认跳转到 意见反馈页面,自动回填图片,上传接口带上用户信息
必要时还可以接入智能客服 sdk 。


得和产品确认一下到底是想解决通过截图达到用户信息的需求,还是想解决用户意见反馈的流程问题
FuryMe
354 天前
简单方案:
1. 截图的时候往图上加个二维码,里面是一个 ID 标识 X
2. 用户截图的时候把相关信息以 X 为 ID 立即进行上报:比如用户信息、所在界面,app 的版本信息,系统型号等等……
3. 用户发送截图,通过识别图片二维码拿到 X ,通过 X 查出这些信息(用户信息,app 版本,系统型号,所在页面等等) ,然后立即展示这些信息(如果运营群是企微群的话全自动很容易实现)
leegradyllljjjj
354 天前
直接开放一个 bug 平台吧,验证后每个 bug 赏金 0.01 元,满 20 元可提现,邀请好友可获得双倍奖赏
teddy2725
354 天前
搞个 ocr 把文字提取出来: https://huggingface.co/stepfun-ai/GOT-OCR2_0 弄个 llm 的接口直接解析出来版本啥的
Hozoy
354 天前
阿里云-智能媒体管理-图片盲水印:图片盲水印可抵抗一定程度的攻击,可抵抗的攻击手段包括截屏、裁剪、JPEG 压缩、缩放、换色、饱和度变换、色调变换、亮度变换、少量涂鸦。

可能你用的技术没有那么领先?
Admstor
353 天前
我记得盲水印只有屏摄(而且是那种比较低质量的)才能破,怎么到你这一个微信压缩就没了?
mach4101
353 天前
鲁棒隐写的解决方案其实科研那边已经很成熟了,但是落地感觉要落地还是挺麻烦的
linhongjun
353 天前
app 直接检测到截图操作然后提示是否上传反馈?
realpg
352 天前
你这个需求没必要做盲的水印, 跟我一样只做低可见的水印就可以了
就是跟背景色相近 肉眼不容易看出来就行 只包含必要信息避免泄露
wxf666
351 天前
水印有这么差吗?

不是说,电影院里,像素贼差的偷摄,都能知道哪家电影院、场次、座位泄露的吗?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07686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