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吃出异物,如何去鉴别并维权

259 天前
 rrubick

昨天晚上,孩子吃某三鲜速冻水饺的时候吃出来的,我看了下像木头一类的。

京东自营购买的,先找了店铺说向上反馈,又找了京东客服。

刚才京东客服回电。

我: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食品中吃出异物可以向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按照一千元进行赔偿

客服:如果未拆封发现异物,可以按法律法规申请。您这种无法确定异物来源。

我:我有全程视频,异物也有留存

客服:退款+补偿 50 元

我没同意。准备投诉 12315 以及工商局。

现在有疑问,我怎么去鉴别这种是不是属于配料表里的东西?店铺客服说是虾皮啥的。 孩子吃出东西我虽然愤慨,但是也不想去冤枉人,所以不知道能去哪里鉴定下。

想起外面吃饭吃出过好几次的钢丝球,有次是直接让给免了费用; 还有火腿肠里吃出骨头渣,看来真的是肉做的😂

132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6 条回复
SuperDaniel313
259 天前
这个问题我之前还真想过:
1. 谁主张谁举证;
2. 取证在这个场景下基本上不现实,证据都没有,说维权只能靠拉横幅了;
3. 只有未开封或者真空包装里能看到的情况最适合存证;
4. 只能用脚投票,不再购买这个品牌,并影响周边的朋友;

讲实话,如果不是品牌顾及自己的形象,凭空来一个人说吃你东西吃坏了,也没啥根据。人家也只是本着维护消费者心中良好的品牌形象来一起帮忙解决。

只能说食品类的问题,出问题的话大概率是群体事件,那品牌也跑不掉。想避免小概率事件到自己头上,尽可能选择大品牌,因为盯他们的人多,从概率上讲,翻车几率小。
zpxshl
259 天前
在家吃水饺吃出异物,还能有全程视频吗。。
4UyQY0ETgHMs77X8
259 天前
没办法,除非你家有监控全程录像,京东自打这个女总裁上来以后越来越完犊子,先是请”阳历“然后各种产品质量问题不断涌现,前段时间全球购买的鱼油,是很便宜,但看着京东全球购没问题,说是进口的买完以后好奇扫了一下防伪码,那网站劣质的跟屎一样,为了装成国际化还能切换中英文呢,再在谷歌搜牌子全是国内信息,然后就看到了 B 站 23 年出售这个牌子商标的视频。可笑的是香港直发没有海关数据,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是海外产品,最后告诉我商标是海外的没问题,我????后续说给我退款商品会下架,时至今日商品也没下架。ORMIOR 现在还有,以前看见京东闭眼买,现在算了,屎!!!
InDom
259 天前
请同学吃饭, 萝卜牛腩吃出钢丝球, 起先死活不承认, 说我们厨房没有钢丝球, 怎么可能吃得到,

后面店长来了说确认了下可能是清洗的时候扎进去的, 这个菜给我免了, 我问依法怎么处理啊, 店长马上明白了说出来打工不容易,今天的菜给打对折行不行, 我说已经点的打折吧,后面加菜加酒不用打折...

十几个同学吃顿饭, 最后一共不到五百...

====

超市买的成品水饺, 吃出异物, 直接给超市打电话, 让我把图发过去, 说会协调联系厂家确认后给我答复.

两天后说愿意赔偿 500 块钱, 需要到超市现场来, 提供二维码, 厂家直接转账, 完结...

我都准备撕逼的, 结果一点火都不给你发, 去了超市找不到人, 店长也忙着在外面给外卖捡货, 都不容易.

===

还有更早一次快餐店吃蘑菇吃出报纸, 跟店员反馈, 店员不搭理, 也不联系店长, 还反问我想怎么样, 最后投诉到工商局要求依法处理, 最后求情老板是残疾人, 赔了 500 块钱.... 最后全捐韩红了.

===
另外吐槽那年,我吃出异物太多次了...

请同学吃饭, 萝卜牛腩吃出钢丝球...
自己吃快餐, 蘑菇里吃出报纸...
商场吃石锅拌饭, 吃掉“半个碗”...
吃个速冻水饺, 吃出来一个碎石子...
rrubick
259 天前
@SuperDaniel313 #1
@zpxshl #2
客厅有摄像头。


@q1102389095 #3
@InDom #4
不知道是不是 12315 投诉的单子派下来了,京东客服再次给我致电,说一千赔不了,我说那就 800 吧。客服说只能 200 ,挂机。
4UyQY0ETgHMs77X8
259 天前
@magic3584 对,现在京东就这么强硬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0490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