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贱拿大模型试了下最近一次的 LeetCode 周赛,道心破碎了,成仙路已断,前路在何方?

229 天前
 CC11001100

四道题全部 AC 。。。

我连题目都没仔细看,就无复制粘贴题目给它,等它推理出结果就复制回提交框:

中间有提交错误的:

我把错误截图给大模型,让它继续推理,然后如此反复,除了最后一道题错了几次才推理出来,前边都是一把过,最后一道题错了两次推测出来了。

跟一个力扣刷了几千道的朋友吐槽用大模型刷题,虽然我在嘴硬,但我自己撑死了也就是三道题的水平。。。AI 算法水平至少高我一个大段位。。。。

不过还好,它用时大概半小时,比第一名耗时还长一些,碳基生物保住了一点脸面:

但想一想,从 OpenAI 发布 Chatgpt 到今天,也才几年的时间就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了,我原本以为程序员能干到 35 岁也行,到时候回老家养猪,就很抽象,感觉撑不到 35 岁就得被淘汰了。。。过年回去得提前调研下养猪方案了。。。

1288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91 条回复
kk2syc
229 天前
@mumbler 但是高考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一次机会,所以什么水平不重要,重要的是考题模型。换个说法吧,让大模型去考申论,永远都过不了。
levelworm
229 天前
@mumbler #19
给它做了点简单的数论题,还不错。
beginor
229 天前
其实大可不必,模型能刷算法,但是不会做业务
cooltechbs
229 天前
最新一期是又变容易了吗?我记得 2024 下半年力扣周赛难度陡增,第四题基本都是信竞级别,远超面试题难度,就是为了阻止大模型作弊啊。
xuanbg
229 天前
笑死,大模型能做力扣是因为人做过。没人做过的题它可做不了。
abc612008
229 天前
> 严禁使用任何代码生成工具或者外部辅助手段解题,包括但不限于将题目描述、测试用例或解题代码输入到外部辅助工具中的行为

lc 竞赛用 LLM 生成代码是禁止的。
RightHand
229 天前
有没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力扣上大部份都是经典的套路,而大模型训练的就是这些
mayli
229 天前
正常吧,https://adventofcode.com/ 的简单题大部分 claude 都可以秒解一次过。
jguo
229 天前
这是好事啊,说明用所谓的算法题考察程序员水平并不科学
WhatMelon
229 天前
@jguo 那考啥,八股也会背,算法题也会 ac
iorilu
229 天前
很正常, 很显然, 很多大模型都拿这些代码题训练得

你拿训练内容考模型, 那肯定是送分
encro
229 天前
阁下何故如此,成仙路并未断,而是变成人人可修仙了。

难道我们开发程序不是为了做产品,赚取高扇出的价值吗?现在有工具让我们能更快的出产品,那么就好好利用,赚他一笔!
GBdG6clg2Jy17ua5
229 天前
你这种想法,就像传统农民看到收割机高效率完成收割,感到崩溃一样。
实际上这些工具都是辅助你工作的,不管以后如何发展,总得有人来指挥 ai ,这就是以后程序员的工作。程序员由写代码命令向使用自然语言转变。或许以后程序员不用秃头得那么厉害了吧。
cooltechbs
229 天前
LZ 还打算用这种方式刷排名啊??小心封号。。其实你这把测试就该用过往的竞赛(力扣和 CF 一样有虚拟参赛功能),不该参加现场竞赛的。。。
wind1986
229 天前
@jukanntenn 搜索引擎应该还是有点悬的, 搜索引擎是提供思路, 你要自己组合写, AI 是能直接给你答案(针对 OP 这个 case)
gxt92
229 天前
试了两道题目,deepseek 思考时间很长一道题 360 秒,两道题全部答对,确实很强。
但是周赛比赛时不能用 AIGC 作弊
snitfk
229 天前
人脑的价值在发散性。如果要比算法比计算能力这点在 GOOGLE 的 AlphaGo 击败李世石的时候就已经明确肯定是人类输了。
InkStone
229 天前
@kk2syc 申论对大模型来说是最容易的……要拿高分可能得做下定向的调校,只是想拿普通人的分数那太简单了。
lwldcr
229 天前
这种命题作文 人肯定干不过机器啊
只要是有成熟解法的东西,AI 做(查)出来太容易了
glcolof
229 天前
有没有可能,第一名用的也是 AI ?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0719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