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上保持安全车距也会被称为龟速车么...

212 天前
 xubingok

过完年开高速,依然是各种牛鬼蛇神,有左右穿插的,有走应急车道的,有紧跟前车屁股对刹车信心爆棚的.

与之不同的是这次副驾坐了个'老司机',一路辩论下来不吐不快.

先说我的开车风格:

  1. 前面没车时,最左侧保持上限+5%行驶.
  2. 车流量一般时,最左侧保持前车车距 30-50m.速度视前车而定.
  3. 车流量大时,中间车道(3 车道)或者右车道(2 车道)行驶,保持车距 30m.速度视前车而定.

就这样,我被各种插队.有时候插队车辆实在太过极限,忍不住骂几句.然后老司机说:活该,谁叫你开这么慢.

大哥,不是我开车慢,是 tm 前面有车啊,安全车距是吃 S 的?

说白了,路上很多车跟那么近,大概 10m 左右?前车一旦急刹,是 100%追尾的.100-0 刹车距离 40m 以内都是相当优秀了的车了.你跟个 10m,这是对自己反应速度和刹车有多自信?

说白了,我是真不想出事故,结合我的工作情况,我觉得我的时间很值钱. 另外我是真怕死.

所以我要为那些被骂成龟速车的说句话,大部分情况下真不是不想开快,是前面有车啊...

ps:前面一眼望不到车,还开不到上限的,这种换我遇到我也骂!

ps2:高速 200m 车距说实话非常不现实,但是 30m 都做不到的,早晚得出事.
2076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汽车
324 条回复
laommmm
212 天前
老司机都是在车上骂骂咧咧的,懒得找人抱怨吐槽了。
PerFectTime
212 天前
那当然,老司机眼里没有摄像头就要干 240 ,低于这个速度都是乌龟
donnylai
212 天前
让老司机签个协议,如果发生一切事故他来赔偿,看他还有没有什么意见
meihuanyu88x
212 天前
路上都是超你的 大概率是你开慢了
Tink
212 天前
我一般 120 ,车距大概 60m

100 大概 40m

80 以下 20m
ynxh
212 天前
那是老子留的安全车距,不是狗洞
huang86041
212 天前
我一般跟车都会近一点,不然老是有人插你也很麻烦. 至于安全距离,我一般都是看前车的再前面一辆车.他刹车一般我也基本脚放刹车上了.
whathappen
212 天前
为什么前面有车? 就是因为你这种长期占用最左车道的人。

如果我在最左车道,只要后面有车靠近就会尽量提速或者变线让开。
ERvISTyP
212 天前
最左侧车道一般是超车道,你不超车占着超车道干啥?
yannxia
212 天前
无解,安全车距是一个需要全员遵守的合理设计,但是因为龟车导致的超车道(虽然被取消了)被占用,大家不得来回横跳,这个本协定的前提被打破了,没必要对插队车指点什么,因为破坏规则的人还在前面……
dhb233
212 天前
如果前车很慢,还是超车吧,一直被超车,也有安全隐患,不要跟在慢车后面
ERvISTyP
212 天前
你巡航就去行车道巡航啊
Dorathea
212 天前
如果安全车距保持太远导致后车超车至你和前车中间, 此时还要保持和原后车的安全车距么?
proletariat00
212 天前
并排在一起的慢车我是真的想骂人
Biggoldfish
212 天前
"前车一旦急刹,是 100%追尾的.100-0 刹车距离 40m 以内都是相当优秀了的车了.你跟个 10m,这是对自己反应速度和刹车有多自信?"

40m 和 10m 有什么可比性,前车也不是瞬间刹到 0 的,你需要留出的是反应距离

+1 慢车请待在右道
xubingok
212 天前
@meihuanyu88x #4 这个真不是...你留一点空出来都有人插队.他插队就算了,插进来还踩脚刹车.真是日了狗.
xubingok
212 天前
@whathappen #8 你前面有车,提个锤子速啊.撞上去?
Matthewdev
212 天前
限速 120 ,前车 80 ,然后你跟着前车保持 80 ,还在左车道,那不是乌龟车是啥啊...
xubingok
212 天前
@Dorathea #13 我还是选择保持安全车距.
nuomi196500
212 天前
虽然导致车速慢的根因不是你,但你没有催促前车加速或变道超车,这种情况对后面所有的车包括你自己都会形成安全隐患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0894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