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丁克,高龄人士提供一些看法

259 天前
 luoyou1014

先说一个社会学的观点,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人并不仅仅是自身,需要将父母,兄弟姐妹,老师同学朋友等纳入其中。

年轻人往往处于社会关系富裕的年代,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产生新的社会关系,好玩,有趣,快乐这些绝大部分都是社会关系带来的,年轻人处于社会关系富裕的年代,往往认为这些体验是纯粹的人生体验,和社会关系无关。

例如我们在大学的时候,打游戏都玩的非常开心,但工作后,就提不起兴趣玩游戏,并不是工作多累,而是无兄弟,不游戏,没有一起玩游戏的人了。

年轻人总是认为是游戏带来的快乐,而忽略了这份快乐实际来自于他的社会关系,实际上世界上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

一旦人生进入后半阶段,就开始了社会关系凋零的时代。失去了社会关系,做任何东西都感觉不到的快乐,再好看的电影无人诉说,再好的旅游无人分享。

我有一个表哥,他们夫妻因为无法生育,一直到 45 岁才领养到孩子(生育率下降后,领养孩子很困难,老外为啥跑中国领养孩子,估计也是因为自己国家很难领养到),有了孩子之后,对整个家庭的改变是非常大的,从毫无希望到生机勃勃的感觉,这是一段新的,对个人而言也是最重要的社会关系,就像生命的二次绽放一样。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我们希望有父母,有爱人,有朋友,这三点在社会上都没有争议,但当有孩子这一项加入其中,却有了巨大的争议,应该就是年轻人不知道快乐来自于社会关系,也体会不到社会关系凋零带来的不快乐,只觉得孩子出生后耽误了自己人生享乐。

丁克,就相当于放弃了人生中一半的社会关系,相当于比别人少了一半的人生。单身的话,相当于放弃了 75%的社会关系。

这样看来,最好能保证丁克成功的方法就是事业的不断前进,事业的持续前进,会带来大量的社会关系,缓解人生的不快乐,同样也就比别人多出很多人生。 或者把爱好当作事业来做,这样才能带来社会关系,不然爱好会很快随着社会关系的凋零而凋零。

希望大家能实现自己想过的人生。

1221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方式
190 条回复
lesterchen
259 天前
你的观点前提条件就是有误的.并不是一定要有他人参与你才能感到快乐.在人格特质里面.有一项是"外向性",对于外向型低的人而言.独处对他而言就能享受人生恢复能量.并不需要从别人那里汲取能量
apuslilie
259 天前
@murmur

一天总共就 24 小时,8 小时毛比例都有 1/3 。
另外按照你的算法,另外 16 小时属于沉默成本,反正都一样,按自己可以控制的时间看,比例约等于于 100%。。
spadger
259 天前
@JiafuYuan 你还可以继续举例,孩子不争气,甚至不尊重父母,父母一把年纪了还得给成年子女操心。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但是我身边的案例,无论是长辈还是朋友,父母和孩子都是最亲密的关系,父母生病,孩子都是尽心尽力。年轻人都比老年人身体好。可能我们环境不一样吧。
spadger
259 天前
@leega0 对,养老院老人,没有子女或者年轻亲属就是最差待遇。很多人根本没经历过社会的毒打,全凭想象。
wintersun
259 天前
@mlhorizon
我一直以来的观点:
支持所有丁克,他们不生,你将来的孩子没那么卷。
支持所有生娃的,他们多生,你将来的养老金有保障。

@luoyou1014
这样的思考方式可以作为解决网上解决争论的方式,却不能作为个人人生遇到问题的时的思考方式,人生中真正遇到这些问题的时候,还是要有一套类似于唯物主义的方法论来思考,不然会陷入思维的迷宫反复绕来绕去

==>

这让我想到“经济学家”与“企业家”的区别——
前者是考虑整个社会经济体系,资源配置优化的问题;
后者,更关注自身,着重自己在市场中生存、发展、乃至最终居于垄断地位,社会责任是要承担的,但并非主要目的。

所以,作为普通人,你不是政治家,只能像企业家那样,更多关注自己的人生目标和规划,要不要孩子,卷或不卷,是否靠养老金生活,多听听他人的意见,参考别国已经发生的事情,自己可以提早计划,早做准备,包括去往不卷、高福利的国家。
ErikaGao
259 天前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以前非常反感这句话,因为社交能力差,无法很好地处理与人的摩擦。人到中年,孑然一身,感觉很孤单。看了大家的评论,是否我美化了另一条未走的路,可能社会关系很丰富对于我来说也没那么好。
JiafuYuan
259 天前
@spadger #143 孩子不争气?父母付出了多少,父母自己争气了?社会环境变了,生孩子的意义是什么,难道是给自己带来快乐?那就太自私了.您大概生活条件还可以,父母也健康,只有经常去医院(不知道能不能看懂)的子女才知道其中心酸.筋疲力尽的滋味.这大概就是父母要的养儿防老.
szguan
259 天前
@luoyou1014 OP 的孩子应该还小,小孩子一般都很可爱,等十年后你中年危机时,观点很可能会变化
JiafuYuan
259 天前
@ErikaGao 所有的人际关系都是利益,包括和父母,子女,只是阈值高低问题.有钱有时间,有精力,满足了对方各种需求,关系自然就好了.否则父母子女都会嫌弃自己.
spadger
259 天前
@JiafuYuan 我是独生子,我办过父亲的葬礼,经历过母亲重病住院。前前后后一个人跑,半夜在医院病房守着。很多事情,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能明白。
JiafuYuan
259 天前
@spadger #150 您太优秀了,对我来说这些都压力巨大,都很难.
spadger
259 天前
@ErikaGao 年轻的时候有学校同学,工作以后有单位同事。但是能感觉到同事关系明显不如同学关系。随着年龄增加,关系是越来越淡的,只有亲情是从出生到死亡一直存在的,自己年轻的时候亲情主要来自于父母,而年纪大了甚至父母不在以后,亲情会慢慢切换到孩子,自己变成父母的角色。丁克是主动选择结束后面这段关系,这个不好评价,毕竟还有人选择终结自己生命呢。
follower
259 天前
认为快乐来自外界说明还没开悟,这种快乐是痛苦和快乐轮流交替中的一部分,有得到的时候就一定有失去的时候
ChefIsAwesome
259 天前
全世界范围出生率都下降,是因为全世界人突然都想丁克了吗?就算在富裕的国家,老公一个人上班,能供一套房子,养活老婆加三个孩子,都已经是过去式了。
在中国,老公在外地 996 ,老婆孩子在老家,逢年过节才能见一面,这种生活太普遍了。可悲的是,即使是你接受这些,做牛做马,工作也不稳定,35 岁就能让你退休。随时可能失业,35 岁之后可能就再也找不到工作了,这种状态怎么娶妻生子?
已经结婚生子,觉得日子过得不错的人,问问自己:如果回到你二十多的岁数,以你的学历跟现在的年轻人竞争岗位,赢得过他们吗?不靠你父母的积蓄,你买的起现在的房子吗?
大洋彼岸,马斯克已经在美国政府里头搞大裁员,推动 ai 取代公务员了。这风潮要是来到中国,公务员也没得考了,年轻人还有希望吗?
年轻人没希望,出生率就会接着下降。
lonccc
259 天前
@q1102389095 #32 说个题外问题,你这段文字对比 op 的文字,显得非常拥挤,让人没有阅读的欲望。我支持 op 的观点,观点本身是一部分原因,文字表达也是一部分原因。
cmdOptionKana
259 天前
@ErikaGao 「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严格来说这句话没错,因为它不涉及评价。

比如我可以说「普通物体是原子的总和」,这不意味着原子数量多就是好,一公斤黄金与一吨厨余垃圾对比,垃圾的原子数量总和更大,但不意味着垃圾更好。

同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我的总和是很少人,就比那些社会关系复杂的人更差吗?不涉及这个判断。
lonccc
259 天前
@DigitaIOcean #54 为什么你认为这是说教呢,因为与你的观点向左?在我看来这是一段很好的思维分享,文字表达也很好。我不觉得 op 在劝人生孩,反而不管自己的观点如何,都可以有所启发。
leonshaw
259 天前
继承了祖辈的资源,却不用承担传承的责任,可以毫无压力地在自己身上败光。
KillPaul
259 天前
活得有尊严有自由有钱,没几个人会不想找另一半,会不想要自己的孩子的。你说的是有道理,但是对现状没啥用啊。
kechx
259 天前
op 提供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有些人的反驳不值一哂,拿些极个别的例子去反驳,不在一个思考高度上。

人需要社会关系的链接的,需要从这些链接中去相互给予一些情感需求,这也是马斯洛需求层次中很明确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1148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