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1:"在网上查了一下,说是如果多个线程同时修改 DOM ,可能会导致竞态条件和不可预测的结果。但是微信小程序用的就是双线程啊?"
回答:微信小程序的双线程指的是逻辑线程和渲染线程,其中逻辑线程一样也是无法直接同步修改 DOM 的,需要通过 bridge 通信的方式告诉渲染线程来操作 DOM 。其实浏览器也可以做类似的事情,就是把逻辑代码放 web worker 来执行(类似小程序的逻辑线程),现在的 js 线程只接收 web worker 传来的信息进行渲染。社区也有人探索类似的方案,比如
https://github.com/web-perf/react-worker-dom ,就是把 react 搬到 web worker 上运行。
问题 2:“所以浏览器用单线程最本质的原因是什么?”
回答:个人感觉更多是因为早期 JS 就是个脚本语言,主打就是要简单易用,如果引入了多线程会变得更加复杂,当时也没有这个需求。
问题 3:微信小程序为什么要使用双线程?
回答:上面说的 react-worker-dom 虽然类似小程序采用了双线程,但是咋没有流行呢?主要还是因为浏览器的性能瓶颈在 DOM 的渲染上。如果要在浏览器上做一个类似原生应用或微信小程序的页面切换,很容易出现页面切换时卡顿的问题。如果有尝试用过 ionic 来开发 hybrid app ,你会发现页面的切换始终会有存在掉帧的问题,特别是页面 DOM 数量多了。而微信小程序直接每个页面就是新的一个 webview ,交给原生来切换。
另外,客户端那边操作 UI 也必须是在主线程上的,不允许在其他线程直接操作 UI ,客户端为什么更流畅,主要还是因为 JS 本身性能有差距,还有就是 DOM 的渲染性能比原生差很多。记得早起还有人尝试过放弃 DOM ,自己用 canvas 来做一套渲染引擎来优化渲染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