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tocp
194 天前
工厂里有种叫持续改善的活动。目前的自动生产线用机器代替人,机器它具有稳定的生产周期。每节约 1 秒,一年可能就是上百万的利润。以前大量人工装配的动作,反而从 1 个人变成 2 个人。这 2 个人成了类似检验员角色用人眼观察初加工产品外观缺陷。其实有些产线早就实现影像识别,能用机器就没有人存在的必要。一些好听的说法叫解放了人,摆脱沉重的劳动,可以干更轻松的活赚更多的钱,毕竟这是专供世界 500 强的年供货 60 万只的产线,产品更值钱。
从精益生产的角度,恨不得手脚并用。看了一下人家工厂的 CT 管理,大家都在佩服工人的各种神速动作。人不像机器人他终归会疲劳会有工伤形成职业病。天上是不会掉下来钱的。企业家完成社会责任,像稻盛那种可以想,能不能做到是另外一回事。
能同样时间提高效率生产出更多产品。哈哈,想起当年计时制推广过程。每天时间是固定的,每秒单价是固定的,原则上并不会因为生产数量增多而变得更有收益。对于工厂来说通过 CT 发现生产问题提升效率减少人工支出,也许哪天老板更有钱能了提高每秒的工价。
能摆脱的只有自己钱包又大又鼓不再需要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