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现在是在大学科研岗位,以前是坚定的大屏 Pro 党,从 2015 年 15 寸到 2019 年 16 寸再到 2023 年至今用的是 MacBook Pro 16 寸 M3max 64GB+2TB ,说实话我并不喜欢最新的外观,最喜欢的还是 19 年 16 寸的。实际上我的工作根本用不到目前这台电脑这么强的性能和这么大的硬盘,只是单纯的追求配置而买,而且我平时也是外接两块 4K 屏幕,所以其实也没有体验到 Pro 的好屏幕。平时去外地开会背着这么大一台电脑是很沉重,但也就几天,能忍。
换电脑的转机出现在 2024 年 12 月份,我去广州出差了半个月,最后几天带着老婆孩子出去,这台电脑背着是在太沉,让我彻底萌生了换电脑的想法。最近国补加教育优惠是在太诱人,所以就想着将手上的电脑置换成 Mac mini + Macbook air 的组合,mini 准备选择 m4pro 48 GB + 512 GB 版本(还是摆脱不了配置党的风格,虽然用不上但是想要),MacBook air 就是 13 寸丐版专用于出差。
昨天冲动下单在闲鱼上 5999 元买了学生党的 13 寸 MacBook air 丐版银色,今天刚收到。本来想着再找人买 Mac mini ,但是深思熟虑一下感觉又不太认可之前想的置换的方案,觉得一台 13 寸 MacBook air 的 32GB+512GB 就完全可以满足我的需求了。但是我还是有几点不太确定,想请假一下:
> 2.与 1 可能是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Mac mini + Macbook air 的组合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 air 只用于平时出差开会,而且每次出去还得同步数据感觉太麻烦,并且这种方式我感觉太浪费了,所以其实是否有必要?
这种多设备同步问题我现在是,mac mini 永远不要关机,然后搭一个 ssh server ,在外面发现什么东西忘了发到 air 的话,还能现场 sftp 取一下。mac mini 上的项目也能用 vsc ssh 来继续做。或者用什么远程桌面软件应该也可以。 当然我确实不觉得再买一个 mini 是一个好策略,我觉得能一台机器解决的事情还是尽量不要用多台。
Librola
169 天前
air 的话,我觉得性能方面感受不出来太多,除非需要跑大模型之类的? 我觉得最需要担心的是 air 的无风扇设计,不能长时间高负载(尤其是 gpu )。我现在跑 stable diffusion 绘画或者 ollama 跑 llm ,都要特地把电源断掉来限制性能,不然我总感觉我的 air 下一秒就要冒烟了()
gigishy
169 天前
@marvinwilliam 这个问题我是这么回答的:m1 芯片 16g 内存金色 mba ,使用 datagrip2024 不卡顿,不觉得发热😂
@Librola 嗯的确也是个考虑的点,我在 M1 Pro 上运行大模型的时候风扇总算是转起来了,之前的使用几乎没转过,也不知道 Air 的散热行不行。对,分开两个机的应用场景我只能想到 Mini 主工作用,或者隔离项目之类,其他自己的项目和兴趣爱好使用放在 Air 上,或者是反过来,不然两边保持同步挺麻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