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引入带有端口号的 git 服务下的包问题

175 天前
 lixikei

大神们 小公司把 git 域名弄了个 git.code.com:185 这样的访问域名,我该如何优雅的使用 go 公共包的引用啊? 我目前用 gitproxy.code.com 这个域名反代了一下 git.code.com:185 的服务, 我自己使用的 ubuntu 顺利通过了,可以直接 go get gitproxy.code.com/module 下的模块了

但是在 windows 同事的电脑上,go get 的时候就卡在认证失败。

还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吗? 无法直接将 git.code.com 切换到到 80 端口上来(奇葩原因)

224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Go 编程语言
22 条回复
FrankAdler
175 天前
认证失败应该是反代没设置好
hwdq0012
175 天前
如果是 ssh ,git clone ssh://域名:端口/组织/仓库.git
fffq
175 天前
感觉是 git clone 没带端口号问题
kneo
175 天前
认证失败的错误是啥? https 证书错误?
lixikei
175 天前
@FrankAdler 可是我 ubuntu 下可以正常认证通过

@fffq clone 确实没有端口号的问题,但是在 go 代码里引入这个包的时候,链接中不能带端口号
lixikei
175 天前
@kneo remote: HTTP Basic: Access denied. The provided password or token is incorrect or your account has 2FA enabled and you must use a personal access token instead of a password. 我看了下账户没有开启 2FA
dyexlzc
175 天前
gomod 里 replace 掉试试 replace xxx:185 => ../xxx
lixikei
175 天前
@dyexlzc 就是不想用这种方式 才搞的 gitproxy,他们之前就用的 replace 到本地一个路径
lixikei
175 天前
目前我是 ubuntu 系统,已经正常使用了,他们 windows 的还不行
liuidetmks
175 天前
ssh ?
cyrivlclth
175 天前
我记得我之前是在 git 的 config 里面配置的,具体忘了,感兴趣的话,可以搜一下
cyrivlclth
174 天前
@cyrivlclth 哦,我配的是 ssh 替换 https ,用的 insteadOf ,那里面能加端口号
lixikei
174 天前
git config --global url."gitproxy.code.com".insteadOf git.code.com:185

这样我让他们试试
xuecan
174 天前
你都自己部署了 干嘛要暴露带端口号的
klusfq
174 天前
Erroad
174 天前
就是 goproxy 解决吧,其他的事情在 goproxy 里实现
harlen
174 天前
@lixikei HTTPS 协议和 ssh 协议端口不一样,go 默认用的 ssh 协议,以前公司的做法, 是将 ssh 协议改成 HTTPS 类似 ,替换的时候指定了协议,将 git 协议的资源描述符,替换成 HTTPS 的资源描述符, 如 git#gitproxy.code.com.insteadof https#git.code.com:185 具体是啥还要看日志访问的是啥地址
leedef703777
174 天前
可以在 ~/.ssh/config 配置里加上
Host gitlab.xxx.cn
Port 1234
FarmerChillax
174 天前
我也遇到过同样的问题,之前研究过这个问题,核心是因为拉包的时候会判断 Meta 标签中的信息。这个无法绕过,因此解决方法:
1. 修改代码仓库的端口为标准端口
2. 在代码仓库前面添加反向代理兼容之前的端口
buffzty
174 天前
最好的解决方案 把端口改成 22 的,不然你以后有的烦了,来一个新人就问你一遍
治标还是治本自己选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2140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