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真的是空吗?

197 天前
 aweim
如题,
最近又刷到光的波粒二象性。记不起来的伙伴,我在复述一下。光在没有观测者通过双缝隙,投射后面,有明暗的干涉条纹。当加入观察者,干涉纹消失了。
实验除了证明光的波和离子特效。对现实世界的解释也有颠覆性。也就是不观察这个世界,这个世界是空,当你观察这个世界,这个世界就存在。科学家继续实验,颠覆了因果关系,我们普遍认为现有因后有郭,但是实验表明,可能果要早与因。让我想到
心经最经典的语录: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你们怎么看这个世界。
1108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100 条回复
cabing
197 天前
这个问题太高深了,是个永恒的话题,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需要你自己去探寻。
grayon
197 天前
宇宙的本质是计算,时间、空间、物质都是计算过程中产生的概念
hefish
197 天前
兄台,你想多了。 你是说的德布罗意公式的那个波粒二象性吧。
既是波,又是粒。
其实这种东西在自然界广泛存在那。。。
既是植物,也是动物。。。
既是男人,也是女人。。。
既是天才,也是白痴。。。
既是英雄,也是狗熊。。。
Tyrant1984
197 天前
多想想是好事儿。
但想太多就把自己陷进去了,不要试图强行理解自己认知之外的东西,容易懂得太少想得太多。
不如先去读一读量子力学入门,扩展一下自己的认知,可能会对世界真实有一点更清晰的认识。
波粒二象性其实还好理解,但双缝实验不是为了证明这个的。
而且双缝实验其实也不算非常难以理解,只不过普通人没条件复现这个实验罢了。
可以想想一些更易观察更浅显的现象,比如光线穿过不同介质时的折射现象。
fengye0509
197 天前
难道不看月亮,月亮就不存在吗?光是特殊的
cmos
197 天前
@yidinghe 31#
终于看到一个明白人了,怎么这么多人没法理解“观测者”也是实验的一部分,又不是什么难以描述的概念。
littleG
197 天前
我不敢苟同他的观点,我个人认为这个意大利面就应该拌 42 号混凝土,因为这个螺丝钉的长度,它很容易会直接影响到挖掘机的扭矩,你知道吧?你往里砸的时候,一瞬间它就会产生大量的高能蛋白,俗称 UFO ,会严重影响经济的发展,甚至对这个太平洋以及充电器都会造成一定的核污染。
Tink
197 天前
双缝干涉是个玄学
Chicagoake
197 天前
刚好前段时间看了《色即是空》,00 后所以小时候还没听说过这部电影,蛮好看的。
cocong
197 天前
首先,这个世界不是你我创造的,那会是什么样我一点也不惊讶。就像 A 股,庄家控盘,想涨就涨想跌就跌,你根本控制不了,只能被动接收。所以对于创造者,他想怎样就怎样,我一点也不奇怪。
Promtheus
197 天前
最近在看《超弦论》没看完 但是感觉很神奇。这宇宙的真正的面目人类到现在其实也只是窥探了很小的一部分 还不一定是对的。我不认为以我们的能力可以透彻的理解。
endershadow
197 天前
佛法可以从量子力学中找到解释,而量子力学说的可能就是佛法
jimrok
197 天前
玻色子和费米子其实是一类货,只是自旋倍数上的差异,说明这个世界的构成基本上没有差别,而且在夸克之下,在无法分割了,可能我们理解的物质只是一种能量的震动表现,这说明世界不是可以无限细分的,但我们的数学又告诉我们,任何两个数之间都可以无限细分,看起来我们确实是在一个虚拟世界里,空确实是存在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cenbiq
197 天前
我感觉双缝干涉应该是被误传了,还有那个薛定谔的猫,人家原本想表达的重点是量子叠加态的宏观矛盾体现,现在传来传去已经是“未知状态”的代名词了
shenyiyouge
197 天前
我认为世界上没有因果。因果是建立在时间的基础之上的,在时间线上先发生的就是因,后发生的是果,但是如果宇宙间没有时间的概念,时间不存在,所有时间尺度如同空间一般共同存在,从大爆炸开始,宇宙间就储存了到这个宇宙灭迹的所有信息,那时间还有什么意义呢?因果还有什么意义呢?果只不过是在时间的尺度上多走了一步。回到双缝干涉,时间尺度上观测是因,波粒是果,如果没有时间概念,为何不能互为因果?
PeterKim
197 天前
这层楼看着有一股小潮团队做的那两期讨论哲学和宇宙视频的味道
xzylzz
197 天前
色即使空里的空也不是字面上空的意思吧
75S3CWXNN0VQ84mg
197 天前
探测器是否必须“主动记录”?
实验表明,即使探测器仅具备路径信息的获取能力(即使不人为读取数据),干涉条纹也会消失。这说明退相干源于量子系统与探测器可能的信息交换,而非主观观测行为。

其实是仪器对光线施加了物理影响,导致了干涉条纹消失。有点像冰箱只要加入了活性炭臭味就消失。
75S3CWXNN0VQ84mg
197 天前
如果探测器测量光子具体通过哪条缝,就会 获取路径信息,从而 破坏叠加态,使光子坍缩到确定路径(粒子性)。
探测器必须与光子发生某种相互作用(如光子被吸收、散射或改变偏振态),才能获取路径信息。
这种相互作用会 破坏光子的相位关系(干涉所需的波峰波谷对齐),导致干涉条纹消失。
即使不“记录”数据,干涉也会消失
实验表明,只要探测器 有能力 获取路径信息(即使无人查看数据),干涉就会消失。
这说明 “观测”的本质是物理相互作用,而非主观意识。
75S3CWXNN0VQ84mg
197 天前
我之前觉得这个实验很神奇,后来了解一些解释之后感觉就很符合直觉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2362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