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持续维护一个视频账号,做做自媒体,搞个副业,想问问大家建议

142 天前
 knockkey

长文警告( dog ),不说废话。

我的频道是做干啥的?

领域 受众痛点 我的价值
手机系统评测 选择困难/功能不透明 深度/真实体验

我专注于深度测评 手机操作系统(如 HarmonyOS NEXT 、ColorOS 、OriginOS 等),帮用户看清手机系统的功能细节、隐藏功能、长期使用体验,也会对比不同手机系统的同一功能的差异,避免盲目换机。


手机系统测评的维度(我会比别人讲得更细致)

功能方面

  1. 实用性: 是否解决用户真实痛点?
  2. 创新性: 是否有独家功能?是否有功能彩蛋?
  3. 稳定性与兼容性: 在不同场景下的表现,比如小窗功能在竖屏和横屏中的表现。
  4. ...

交互方面

  1. 直觉性: 操作路径是否符合用户习惯,是否需要学习成本?
  2. 反馈机制: 操作时的视听反馈,震动反馈,动效反馈。
  3. 容错设计: 误操作后能否快速撤销?复杂操作是否引导?
  4. ...

UI 细节

  1. 信息层级: 核心功能是否优先展示?功能入口是否藏得太深?
  2. 一致性: 页面布局和各种图标样式、字体样式是否协调?
  3. 动效: 流畅度如何?是否服务于功能?
  4. ...

受众分析

我想咨询大家的问题

日常选题不清晰

虽然我自己是看数码视频的用户,而且看了很多年,但真要自己做频道,对选题会很纠结。大概会在两个选项中纠结:

  1. 别的博主不讲的功能细节。比如我一个音量条都讲了 6 分钟,播放量低。
  2. 随波逐流,讲热度高的。比如 AI 功能。

选 1 的话,播放量低 = 反馈弱,当做一个东西缺少反馈的时候,坚持是很难的事情。

我在去年做过 3 期长视频,30 分钟的深度测评手机,结果是前 2 期流量不错,十几万播放。 但因为想一期比一期做得更好,所以制作周期越来越长。 当一个人面对无反馈的创作型工作,身心都累。 分享手机系统的细节确实是我的爱好,在经历过 3 期长视频的尝试后,我明确自己对爱好的要求是能带来更多及时反馈的,不论结果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做的事情是需要能快速迭代的,不论结果是负优化还是正优化。

选 2 的话,那我和其他博主能有多大差别呢?

长期来看,我是想这个频道能带来收益的,所以需要做出差异化。我的视频既需要讲比别人更多的细节,我又有一份程序员的工作,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追热度,几乎不可能。

视频观看体验

我明确知道视频的内容是最高优先级的, 但观看体验也是需要持续优化的。我会持续优化剪辑的速度,比如用更多的插件,实现更高效的剪辑,节省出来的时间可以用来提高视频的观看体验。

如果你有空,可以去看看我最新视频(讲纯血鸿蒙的独家壁纸,不是推广哈,想看就看)

我为什么会在 V 站这种程序员论坛问这个?第一,问做视频专业人士反而会偏离观看体验,各位虽然是程序员类的职业,但是没见过猪跑还没有吃过猪肉呀,非专业人士的建议只是不能明确表达,但往往更关键。第二,我天天上 V 站摸鱼,我知道这是个能正常讨论的社区(大部分时候)。第三,在 b 站问过了,反馈太少。第四,我身边人没人是做视频的,就我在尝试,没人能和我讨论。

我要不要按系统模块慢慢出视频? 要不要加入更多的系列视频?

今年我是分了三个系列,HarmonyOS NEXT 、ColorOS 、OriginOS 以手机系统分为三个系列,按一个个模块慢慢讲,比如息屏模块,锁屏模块,壁纸模块...。

系列视频做的数量起来了,观众一进我的频道就知道我是做什么的,或许更容易得到关注?我是不是可以优先讲有趣点的模块呢,还是按照使用顺序:息屏 锁屏 壁纸 桌面 负一屏 文件夹...

要不要做长视频,30 分钟的那种?

我是不是可以分期讲各个模块再拼接成长视频?

我现在内心有点害怕直接做长视频。第一,周期太长,反馈不足。第二,不愿意再投入金钱买新手机了,现在手机都多到用不完了,也不想花时间买了又卖,卖了又买,二手交易是件麻烦且耗时长的事。

我要不要做跟其他领域相关的内容?

看数码区的用户或许对 AI 工具、提高效率的工具、有趣的网站,这种内容也挺喜欢的?我要不要偏离目前频道的领域,去尝试做这些内容。

我平常会主动收集更高效的工具,我喜欢提高效率,内容倒是有挺多可以输出的。

要不要做抖音小红书这种短视频平台?

我目前就是把长视频直接发到短视频平台上,平常都不上去看数据。 如果要在短视频平台上做 5 到 10 分钟的长视频,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我前天打算尝试把我的视频,缩小放到竖屏的比例观看, 类似 https://imgur.com/a/BNpEmrF, 套个好看的壳子,中间绿幕放视频, 但突然想起来竖屏视频是无法触发抖音的“全屏播放”,纯竖屏的话,我的视频的观看效果极差。

我去年做过一期小米手环 9 的视频,10 分钟的中长视频,放上抖音后,我就没管了。播放量竟然快 30 万了

最后,提前感谢对我视频制作的建议,这是我的频道: https://space.bilibili.com/1476856617 小弟我也是第一次运营频道,确实做得一般,但我会持续进步。

也不知道这样算不算推广,我是真诚想获得建议,所以放到了“问与答”节点。之后如果我真要推广的话,我肯定会送礼物啥的。

203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创造者
24 条回复
knockkey
141 天前
@kalos 嗯嗯 了解啦~
knockkey
141 天前
@Aviciii 嗯嗯 是的
Maipol
141 天前
非专业程序员,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赛道太小、太短
1.这不是问题,但是客观上 ①影响视频观看受众,大多数用户可能还是更关注手机品牌,不会深入到不同品牌的对应系统的差别和细分 ②因为抠的是细节,你投入的精力会较同类视频更多,如果播放量/产出不及预期会非常打击人
2.反言之,如果长期坚持,可能“专注系统评测”“抠细节”会成为你的先发区别优势*前提是真的做到*

二、以下是观看了一个视频的感受和咨询答复
1.日常选题不清晰:
我的建议是“音量条”和“AI 功能”都讲,热点要追,个性化选题也要有,为什么这么讲,AI 功能是热点自带受众,假如头部 UP 没有出对比视频,恰恰你抓住时间点出了,这是你经营账号出圈的最好时机,很容易获得三连,同时个性化选题比如“音量条”是一个你有他无的区分点,解决的就是“我和其他博主能有多大差别呢?”的问题
2.视频观看体验
总的来说没有什么问题,语速没有啥大的问题,有一点需要注意:你说话没有停顿,听时间长了可能会累,这方面可以学下科技美学钠盐的说话节奏。其他的视觉引导、音效、BGM 总的意见是从简,一样可以学科技美学,总之记住一点这些都是为了为你的内容服务的。
3.我要不要按系统模块慢慢出视频? 要不要加入更多的系列视频?
可以按系统模块,但是为啥没有 HyperOS ,现成的流量你不要嘛。
出系列视频是没问题的,但是记住先划好你的模块
4.要不要做长视频,30 分钟的那种?
在关注和受众不多的情况下(个人标准是 B 站 50w 粉以下)不建议出长视频,因为长视频是需要头部 ID 做支撑的,特别是这种偏技术、使用类的视频
5.我要不要做跟其他领域相关的内容?
不做,起码在你第 3 点模块视频没有做完的情况下不考虑
6.要不要做抖音小红书这种短视频平台?
做,各平台一定要统一 ID ,虽然某音某书可能在 V 站受众里使用并不多,但流量是真的大

三、以下是补充的建议
1.关于视频标题
①我看了“音量条”那期视频(总共就看了这一个),标题有点误导性,只牵扯两个系统 ColorOS 和 OriginOS ,我看标题以为是很多家(起码三四家主流系统,再提一嘴为啥没有 HyperOS )的横评对比,结果没想到只有两家,可以改成“ColorOS PK OriginOS 之音量条大不同”(偏技术版)或者“O 家 PK V 家之音量条有啥不同”(大众版)
②你现在 B 站上播放量考前的视频都是“机型+系统名浅谈”,这是收了新机型推出的窗口期流量,如果定位要坚持“系统测评”的话,这是不利于你的长期运营
③个人 ID 没做起来前不建议在标题里出现“我”等类似的表述
2.关于视频封面
这个非常重要,绝大部分人都是先看封面再看标题的,目前你的系列视频封面不太统一,建议多学学头部 UP
3.关于视频其他细节
还是说“音量条”那期视频,你整个视频号的定调是“系统测评”,我个人觉得可以不出现具体的手机镜头
4.个人觉得可以做的方向/选题
①系统横向评测的小选题(比如“音量条”其实是个很好的选题但是个人觉得没做好),前提是一定是多家,最好带上 HyperOS 和 iOS
②季度性/全年的单一系统更新总结,比如“2025 年度回顾 ColorOS 到底更新了些啥”

四、维护视频号有可能,搞副业可能不大
knockkey
141 天前
@Maipol 感谢长文回复!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2513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