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了两年的 4060ti 觉得 av1 编码器很值

190 天前
 heimoshuiyu

原本是冲着 16G 显存买的,想着能玩玩 AI 绘画。用了两年发现最值的是它的 av1 硬件编码器。

我有一个 DJI action 平时和女朋友出去玩没事就爱挂载胸前全程记录,拍的 2k 60 帧,一天能拍差不多 100G 的视频。用显卡的 nvenc_av1 硬件编码器把视频全部转成 av1 编码,再存到 nas 上。编码前后肉眼基本看不出画质区别,但是体积是原来的 10% 左右。

以下是 ffmpeg 编码用的参数

ffmpeg -noautorotate -y -vsync 0 -hwaccel cuda -hwaccel_output_format cuda -i "{}" -c:a copy -c:v av1_nvenc -aq-strength 15 -temporal_aq 15 -preset p6 -cq:v 39 "/data/record/DJI_001_av1/{}

最后用 exiftool 处理一下免得丢失视频元数据

exiftool -tagsFromFile "{}" -overwrite_original "/data/record/DJI_001_av1/{}"

最终视频码率大约在 3-5M ,可以放在 jellyfin 之类的服务上直接远程无损播放

264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24 条回复
wxf666
165 天前
减少 90% 体积会不会损失太大了。。

av1 适合中低码率压缩,中高码率时,保留细节的能力不如 h265 ,更何况还是 GPU 压缩。。

更好方式是,FFMetrics 算下每一帧质量分数,挑最差几帧出来,用 video-compare 与原视频对比,看自己能否接受画质损失。。

比如,我前几天( /t/1101836 #reply56 )用 x265 veryslow 测试压 4K 80 Mbps 黑神话宣传片,压到 20 Mbps 时(即减少 75% 体积),最差十几帧才基本能接受。。





heimoshuiyu
165 天前
@wxf666 你说得很对,但是你忘了视频录制设备的算力有限,录制出来的视频本身就码率偏高。即使是 原视频 hevc -> CPU 编码 hevc 转一次,肉眼基本看不出区别的情况下,体积也能小很多。

我没用 FFMetrics, 但是我挑了一些非常动态的场景,基本看不出区别,我是很满意的(
wxf666
165 天前
@heimoshuiyu #22

录制码率确实虚高,但 av1 减少 90% 体积,只怕细节损失会很大。。

我用 x265 veryslow 软压都才敢减少 75 ~ 80%,80% 时最差十几帧对比原视频,很多细节纹路都消失了。。

回忆很珍贵,我是愿意少节省 10% 体积,来让日后回看时能更清晰,不这么朦胧。。


当然,我是用游戏视频这种,颗粒细节满天飞的精细画质,来做测试的。

现实可能没那么多线条分明的细节纹路,或许像你这样减少 80 ~ 90% 也可行。。
shuaishuaide
96 天前
牛逼!我用 ChatGPT 、豆包、deepseek 生成的转码命令全都码率爆炸,用这里的命令竟然把码率压住了。我还以为是我的笔记本显卡不行了,心想 40 系就支持的功能怎么在 5070Ti 上还这么垃。。。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2536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