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弟报了一对一的考公辅导,才发现这行业是真的赚钱啊。

146 天前
 1145148964
之前约定是没上岸 500 两小时,如果上岸了要补 500 的差价。相当于 500 一小时。
堂弟约了大概 40 小时,省考进面了,又给推荐了一个一对一的面试老师。现在是 1000 一小时。
一共花费接近五六万。按照河南公务员的薪资,基本上一年白干吧。
这世界已经有点癫狂了。不是太能理解了。保守估计这两个老师年收入都不低于 50 。
这两个老师都不公开露面,疑似是体制内的人出来兼职的。

我问堂弟觉得值吗,他说觉得醍醐灌顶,非常有用。
我现在学行测当老师还来得及吗。。。

和当年淘金热快一样了,卖牛仔裤的发财了。。。。
331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30 条回复
qoo2019
146 天前
先去考考看,自己能考多少分
yannxia
146 天前
很值得的,公务员考试有自己一套体系,你自学是挺难的,这还是只是行测培训,面试培训就更贵了,不过上岸了就很划算啊,尤其是在现在就业困难的情况下,你一年也没白干,不是还有工龄
guguji5
146 天前
体制内的人,估计容易忘吧,,这玩意不经常看,谁会记得
hefish
146 天前
没事,考不上退款的。 有的全退,有的退 80%。
xz410236056
146 天前
正好昨天想请假,发现体制内有个探亲假,一年几十天。
c1985382
146 天前
那你可能不知道搞留学更夸张。邻居家学渣孩子说想读新加坡国立,中介说 200w 签约,最后谈到 120w 。
我猜机构无非就是帮他补课和刷简历吧,没准回头还说你不配合解约?我感觉这生意真是好赚,像包生男孩一样,上不了再退款呗,已经花掉了的总不可能退你。
qq651438555
146 天前
这高什么啊,高考辅导价格也差不多这个啊.
kk2syc
146 天前
多读读历史就知道,公这个行当从古至今就是老带新,考试选拔都只是流程正义,你堂弟花的这个就叫引路钱。
tedaz
146 天前
这算正常的花费了。。。二三十万的都有 看各种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就知道了
记得 17 年左右一般只有华图 中公 粉笔 现在遍地都是
另外你不知道的 现在中高考复读也有这种模式 私立学校招复读生 交 5 万 不上一本退一半 不上二本全退
有时候看着培训机构出来的学生 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 明明都是马上毕业/刚毕业的大好时光 却在拼命卷一个体制内职位 每 50 人有一人能进体制内。。是不是一定程度上的劳动力浪费?
tog
146 天前
记得 17 年那会,it 培训班,一个人 4 个月? 就要 2w 左右吧
tedaz
146 天前
@kk2syc 大大上台之前还真是这样 但是他上台以后 也就是 2012 的 18 大以后 开始反腐 然后 gwy 的待遇有不少提升 带编的 gwy 也没办法走关系进去 跟高考一样只能拼分数 (事业单位除外) 所以公考逐渐热起来了
me1onsoda
146 天前
体制内好像不能兼职。我看之前有人问过,为什么教培老师自己不去考公考编。他们说卡年限多挣几年钱再进去
tedaz
146 天前
@me1onsoda 其实他们是进不去 才来当老师的
leoQaQ
146 天前
@xz410236056 #5 我司也有,外地的每年 30 天,但是没人能休完
kk2syc
146 天前
@tedaz 真搞笑,这都能联系起来。有没有可能是经济不行了?
coderluan
146 天前
都信息社会了,楼主还看见身边有人穿牛仔裤才知道牛仔裤赚钱。看看中公教育之类的股份起落就知道,这行业已经红海了,能赚钱的都是入行早的。你只是自学别人干嘛招你,你得自己考公考个好分数当敲门砖。
tedaz
146 天前
@kk2syc 18 年的时候经济还可以吧 P2P 还没爆 疫情也没开始 那时候考公也算热门(比 10 年热门不少) 当然你说的经济不行+毕业生剧增= 考公热 确实是当前的主要因素
HK560
146 天前
现在一看,学画画报个班一套完整课程下来几千都不算贵了。。。。想学画画了
coderlxm
146 天前
哈哈哈,关键是这个考公热基本上还能维持到人口红利结束,早期入行公考培训的这群人是最幸福的,至少在未来 20 年内都不用担心收入问题了。
make115
146 天前
@tedaz #13 #13 卖课挣得比考上挣得多,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2562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