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开源了一款名为 BongoCat 的项目,它是一款跨平台的桌面宠物。今天我打开 GitHub Trending Developers,居然看到自己排在了第一名,那一刻,真的有点难以置信。
BongoCat 的开发过程充满了挑战,但也很有趣。去年我和朋友聊过这个项目,当时我们也尝试做了一下,但没有成功,也就草草了事。上个月我又起了兴致,想着再试试。我注意到原版软件里有模型文件,就开始到各个 AI 平台去询问,得知这是一个 Live2D 模型。听到 Live2D 这个词我还有点印象,记得以前在一些网站上看到过 Web 版的 Live2D 模型。
那一刻我感觉这次有戏了。我找了一个在线的 Live2D Viewer ,把小猫的模型导进去预览,结果发现,小猫虽然能显示,但并不会跟着我的键盘和鼠标一起动。于是我又去查了一些资料,找到了Live2D Cubism这款软件,想着要不自己动手试试看。
下载好 Live2D Cubism 后,发现它自带了一个 Live2D Viewer 。导入模型后,我发现模型里提供了超多参数,可以直接用软件调节查看效果。当时心里一阵激动,于是我开始疯狂寻找前端或 Rust 能加载 Live2D 模型的库。
最后确定使用了pixi-live2d-display。虽然这个库最后一次更新停留在两年前,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比起其他库,它没有遇到什么 bug ,非常稳定。
我使用rdev来实现键盘和鼠标的监听功能。这个库能够轻松捕获全局键盘敲击、鼠标点击及移动事件,让我可以精准记录用户的真实操作,成为交互体验中最核心的一环。
BongoCat 发布后,我积极投入到推广和与开发者社区的互动中。得益于项目本身的独特创意,吸引了越来越多用户的关注,不少博主也纷纷倾情推荐。随着 Star 数不断攀升,我的名字也慢慢出现在 GitHub Trending 的榜单上。当我看到自己登上第一名的那一刻,内心的成就感,真的是难以用言语形容。
修复社区反馈的已知问题,增强系统稳定性和兼容性。
采用 WebSocket 替换 Tauri 的 IPC 通信,将设备状态实时推送至前端。
支持自定义快捷键,触发模型内置的表情与动作。
支持导入自定义模型,打造独一无二的专属桌宠。
提供 Web 版本,通过 OBS 浏览器源直接展示猫咪。
适配 Linux Wayland 环境,提升跨平台体验。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