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fox 真惨,可能是谷歌反垄断最大的受害者

142 天前
 chiaf

Mozilla exec warns DOJ remedies in Google monopoly trial could crush Firefox

Firefox 85% 的收入来自谷歌的捐赠,如果拆分了 Chrome ,谷歌的捐赠大概率停止,Firefox 离死亡不远了。😢

Mozilla makes most of its revenue from Firefox — approximately 90%, according to Muhlheim — and about 85% of that revenue comes from the company’s default agreement with Google.

771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Firefox
59 条回复
ZztGqk
142 天前
怪不得感觉 mdn 的广告越来越多了
Yadomin
142 天前
Mozila 赚麻了也不肯分 firefox 半点,早点死吧
smlcgx
142 天前
@gentrydeng 我有 2 个问题🙋
1 ,好东西的标准是什么?
2 ,哪些公司能称为好东西?

我对 mozilla 和 fx 没有很强烈的感情,只是普通用户,随时可以换,只是单纯想问一下
thatlazyman
142 天前
@chiaf FireFox 要是没了,那 Chrome 不就形成浏览器市场垄断吗? 与 Chrome 的母公司是谁没关系吧
thatlazyman
142 天前
@Rinndy 和英特尔给 AMD 捐赠一样, 不过现在这两家局势反转了。
billlee
142 天前
> 它不允许任何人**使用**Firefox 进行任何违法行为(比如盗版和翻墙)

@LaTero 别编了,自己看看 https://www.mozilla.org/zh-CN/about/legal/terms/firefox/https://www.mozilla.org/en-US/MPL/2.0/, 根本没有这个条款

@sodayo 完全就是 fake news
sodayo
142 天前
@billlee 谢谢!我也觉得上面说的太离谱,难以置信
LaTero
142 天前
@billlee https://www.mozilla.org/en-US/about/legal/acceptable-use/
这在外网当时都被喷爆了,我有什么可骗你的?后面被喷得太厉害,出来“澄清”一下,但是条款没改。
中文版: https://www.mozilla.org/zh-CN/about/legal/acceptable-use/
chiaf
142 天前
@thatlazyman #24 反垄断起诉的是 Google 呀,所得是 Google 垄断,拆分 Google 的业务,不止 Chrome ,谷歌的广告业务可能也要拆分。


Chrome 不过是众多 chromium 浏览器之一。Chrome 怎么垄断市场? Windows 自带 edge ,macOS 自带 Safari ,其他的 Brave ,Vivaldi ,Opera 等,选择还是很多的。只是 Firefox 可能就死了😆


Google 和 Mozilla 之间有协议,Google 赞助 Mozilla 。如果拆分了 Chrome ,那谷歌就可以终止协议,停止赞助。Mozilla CEO 可能觉得如果停止赞助,他们公司收入减少了。收入减少就会砍不赚钱的业务,很显然 Firefox 大概率属于不赚钱的业务。
billlee
142 天前
@LaTero 这是 mozilla 服务的使用条款,是在用 mozilla 网站、Mozilla VPN, Firefox Relay, Mozilla Monitor 这些在线服务的时候才适用的。用 Firefox 浏览其他网站不在这个条款的适用范围内。
pingdog
142 天前
google 给 Mozilla 的钱并不是捐赠,而是推广/广告分成
Mozilla Corp.每年的财报有 80-90%的收入都来源于 Firefox 默认使用 Google 搜索引擎的推广/广告分成
Google 剥离了 Chrome ,还是要在 Firefox 推广搜索引擎,不给钱就转投其它的搜索引擎,Firefox 很早也推广过 yahoo ,后面又签回 Google
thatlazyman
142 天前
@chiaf https://imgur.com/a/kLv9pu2 我在 reddit 找到 Mozilla 的员工评论,推广搜索引擎是 firefox 带来的收益,不管结局怎样,最赚钱的应该还是 Firefox
SmithJohn
142 天前
在 debian 和 tor project 放弃 Firefox 之前,我不相信任何像楼上一样的言论。
我是一个中国人,相关知识我是有所欠缺的。我也暂时没有能力致力于 Free Software 的开发,所以我也没有兴趣花力气辨别楼上那些可能错误的“有害知识”。所以我选择省下辨别的力气,相信真正专业的 Free Software 开发者们。
LaTero
142 天前
@billlee 首先,不能从拓展商店下拓展,和被封号不能同步,难道就不可怕了吗?而且,一切解释权均归 Mozilla 所有。它想要的话完全可以把这个“服务”解释成包括 Firefox 。重点不在于他“在不在”做,而是“能不能”做。你想象一下,一匹狼跑来说要修改法律允许吃羊,然后还和羊说,虽然修改后法律允许,但是我不会真的吃哦,trust me bro ,你信吗?

关于这个东西的讨论,可以搜索“Firefox AUP”。你也可以去用 Gemini 和 Grok 的搜索和深度研究功能,前者可以搜 YouTube 和 Reddit ,后者可以搜 X ,你可以看看国外 Geek 对此的解释和看法。暂且不说 Lunduke Journal ,毕竟他因为认为世界上只有两个性别已经被打成了“Far right”,你可以去看看 Brodie Robertson 关于火狐的视频,搜“Brodie Robertson Firefox”即可。他是比较著名的自由软件相关 YouTuber ,一直都是偏左的,之前也很推崇 Firefox ,但他都看不下去了,认为这个条款完全可以被恶意解释。

后面被喷得太惨,Mozilla 出来发了一篇所谓的“澄清”( https://blog.mozilla.org/en/firefox/update-on-terms-of-use/ ),不过这个“澄清”主要是和那个卖数据的条款相关,没有提到太多 Acceptable Use Policy ,反而删除了 ToS 里对 AUP 的提及(???)。而且这个“澄清”并没有解决问题(改回条款),而是声称自己是不得已这样改的(虽然其他浏览器并没有这么做),并且自己不会真正行使卖你数据的权力。不管你信不信,反正它是信了。
c9wB702Sy09OqLkC
142 天前
AI 分析说部分夸张, 基本属实. 有些条款被删除了.

看看下面的一部分 AI 分析:

服务条款( TOS ):Mozilla 的 TOS ( https://www.mozilla.org/en-US/about/legal/terms/firefox/)要求用户不得使用 Firefox 从事非法活动(如盗版、翻墙)或访问“淫秽、色情、暴力或不雅”内容。条款还禁止“违反任何法律或道德规范”的行为,范围模糊,可能涵盖 Steam 上的暴力游戏或某些成人内容。

这些条款在法律上属常见“免责声明”,旨在保护公司免受法律风险,但措辞宽泛,理论上可被滥用(如封禁用户)。实际执行中,Mozilla 未见因此大规模封禁用户的案例,条款更多是形式化要求,而非主动监控用户行为。
beiji2027
142 天前
sagaxu
142 天前
谷歌不是捐赠,是买断默认搜索引擎入口,谷歌不买就没人买了吗?我看未必。

firefox 日活还有几千万,流量价值超过 1 亿美金/年,而维持正常开发运营,成本还不到 2000 万美金/年,显然这是有利可图的事情,mozilla 不干有的是人抢着干。
Preposterous
142 天前
macos 和 windows 我都用 firefox 啊
fbcskpebfr
142 天前
@sagaxu
>谷歌不买就没人买了吗?
是,谷歌不买就没人买了

Without the agreements with Google, Muhlheim said Mozilla would be unable to find as good a deal with Microsoft to make Bing its default search engine, in part because Bing doesn’t monetize traffic as efficiently as Google.
sagaxu
142 天前
@ruimz 注意逻辑,没人出一样高的价 跟 没人买,是两个不同的命题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2948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