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撼发布」 分享一些个人收集的高性能全 USB-C 口充电头(欢迎补充)

135 天前
 gklll

本人酷爱 USB-C 设备,发现市面上 全 USB-C 口 的充电头和充电宝都过于稀少, 高性能 的更加稀有,故收集了一些充电头的数据,分享给大家

当然,抛砖引玉,非常希望大家能补充更多的全 C 口充电头/充电宝数据,写出 最大总输出/最大总输入/单口最大输出/三围尺寸/重量/C 口数量 这些数据就更好啦!

型号 总功率 (W) 单口最大功率 (W) 接口 尺寸 (L×W×H cm) 体积 (cm³) 重量 (g) 体积功率密度 (W/cm³) 重量功率密度 (W/g)
Anker A2679 100 100 1C 6 × 4.1 × 2.9 71.34 120 1.40 0.83
航嘉 S240 240 140 3C 8.3 × 7 × 3 174.3 315 1.38 0.76
Anker A2341 140 140 1C 6.8 × 5.9 × 3.1 124.37 232 1.13 0.60
图拉斯 小冰块 100 100 3C 5.6 × 4.6 × 3.7 95.15 120 1.05 0.83
Anker A2659 150 100 4C 7.6 × 6.3 × 3.1 148.34 280 1.01 0.54
Anker A2655 150 140 4C 7.6 × 6.3 × 3.1 148.34 306 1.01 0.49
SlimQ F1504C 150 140 4C 7.8 × 7.6 × 3 177.84 275 0.84 0.55
异泽 Zero 100 100 3C 6.3 × 6.2 × 3.3 128.9 220 0.78 0.45
588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pple
96 条回复
beijiaoff
134 天前
@FlytoSirius 可能我没表达清楚。比如说明写 2 个口同时接入时可以( 45w+18w ),这就是表明可以 20v+9v 。因为 45w 一定是 20v 及以下的,18w 一定是 9v 及以下。每个口都是可以向下输出更低电压的。
huaxing0211
134 天前
目前发现 Anker2669 ,多设备插拔时不会断流重分配。
DigitalG
134 天前
联想 thinkplus 的 100w 口红 gan 也不错,能量密度 1.3w/cc 。wo 我买了一个
shuxiao9058
134 天前
昨天刚买 Anker A2655 ,发现我的 2021 款 MacBook Pro M1Max 充电功率最高只能到 85W ,90W 都没有,有些拉垮。
gklll
134 天前
@shuxiao9058 是不是 Mac 本身电量已经很高了,你试试 15%剩余电量的时候充电呢
shuxiao9058
134 天前
@gklll 不是的,在低电量测试的,昨天用雷电 4 Pro 的线更离谱,只能协商到 57W 。
lilbgae
134 天前
好多小玩具虽然是 C 口,只能用 A-C 充电
gklll
134 天前
@lilbgae 可以用 C 转 A 转换头+A to C 线吗(虽然有点脱裤子放屁
gklll
134 天前
@shuxiao9058 这也太拉了😂按道理在苹果官网卖的头子,对 Mac 应该有最佳兼容性
shuxiao9058
134 天前
@gklll 线也有很大的关系,可能新版的 macbook pro 支持 C 线直接 140W 功率,过几年换新电脑再说吧。
gklll
134 天前
@shuxiao9058 你用 magsafe 线呢,这个肯定能跑满
shuxiao9058
133 天前
@gklll 磁吸线没问题
hzj629206717
133 天前
推荐几款单 C 口:联想 C140 ,摩托罗拉 125W ,荣耀 100W 笔记本电源,华为 90W 笔记本电源。
Kenshiro
132 天前
C 口需求太伪了,一堆 C 转 AB 的,主推那些厂商是打算人为创造一波 C 需求,再捞一笔 AB 吧
tianzi123
107 天前
能贴下 在 mac 下的支持情况和功率吗
gklll
105 天前
@tianzi123 苹果全家桶都只支持一套 PD 协议,而我列出来的这些头子全部支持 PD ,所以苹果设备端支持多大接收功率,这些头子就能给多大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30031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