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解是路线上的区别.
cursor 默认索引本地全库, copilot 官方推荐的是索引云端库, 只有推送到 github 上之后可以索引全库, 如果要创建本地索引, 有 2500 个文件的限制, 此规模较小, 并且在排除文件能力上几乎 0 智能. thirdparty/node_modules/go_module 等都算在内, 如果不手动修改设置排除文件夹, 其本地索引基本残废.
copilot 官方说他们的模型是基于 gpt4/gpt4.1 以及 3w 个公共开源库训练而来, 并且着重强调, github copilot 只适合代码相关工作, 不适合干任何其它工作. 按我个人理解, 就是蒸馏微调加量化了, 如同 deepseek R1 671B 和 qwen deepseek R1 32B 的区别. 这是个人猜测, 如果确实存在这些降本措施, 就可以解释在很久以前就有人抱怨的 copilot 变蠢问题. 此外 copilot 中 5 月份的 gpt4.1 已经完全不再是 4 月刚出的 gpt4.1, 其蠢法与前任 gpt4omini 如出一辙, 亲身经历一个新出模型在数周内即降智, 加强了我的猜测.
cursor 把用户本地代码当做知识库, 而 copilot 把 3w 个开源库以及云端索引当知识库, 这是为什么他们的 tab 能力如此悬殊的原因, 二者都用的人能明显感受它们在使用方法上的差异.
copilot 维持它刚出时的推荐使用技巧, 写注释回车到下一行, 或写一半函数或变量名, tab 接收.
而 cursor, 很多时候, 只需要无脑 tab.
在各类模型的使用经验中, 我感觉没有偏才, 只有通才. 当一个模型描述它适合做什么时, 我的极为有限的体会是, 这意味着它干什么都不行, 只有某一方面行一点, 但绝不意味着这一方面会领先全能型模型. 也就是模型特化似乎是会变蠢, 而不是成为某一行业的专家.
纯个人体会, 有想法可以讨论.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