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安康”的谣言到底怎么流传开来的?

109 天前
 takanashisakura
如题。OP 感觉从小就没有听说过只能“安康”不让“快乐”的说法。
逐渐这些年感觉统一只听到“安康”的说法了,你说“快乐”还会被一本正经纠正成“安康”。说是因为屈原投江之类的所谓“历史渊源”,端午不是能“快乐”的节日。😅
搜索引擎检索了一下,最早 2015 年好像就有辟谣“端午安康”的文章了。所以这谣言到底怎么扩散流传至今的?
659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51 条回复
anzu
109 天前
屈原一定很喜欢躺在河底看一只只龙舟从自己头顶掠过,很快乐。
所以,端午节快乐。
---
要是情人节起源于中国,可以想象会有人纠正你说「不能 Happy 」。
yankebupt
109 天前
这个帖子底下没冒出 Merry 党不正常,我来冒一下……
Happy Christmas
leegradyllljjjj
109 天前
不然怎么说 端午节节哀 端午节牛逼?
Love4Taylor
109 天前
@NoOneNoBody 这群人真就浑身 G 点啊
hammy
109 天前
这个其实有思路,用北大 ccl 语料库查询
http://ccl.pku.edu.cn:8080/ccl_corpus/

端午节快乐
端午快乐
端午安康

可以看语料的分布,基本就能溯源这个民俗怎么产生的。

可查 2010 年有主流报刊还在说“端午节快乐”,但是 2015 年有语料提到要说端午安康。
hammy
109 天前
所以基本可以推断,端午安康的广泛流行是 2015 年的自媒体文章为开端的。现在已经基本固定化了。
许多民俗其实比预想的要没得历史,但是感觉上像是自古就有。
y1y1
109 天前
放假不用上班上学肯定得快乐啊 端午节快乐
dif
109 天前
一些强装文化的自媒体罢了,我大胆的出个数字,超过 90%的中国人,认为屈原等于端午。
正常情况下,端午安康和端午快乐都是可以的。但近几年一旦有人说了端午快乐,底下都有很多人在义正言辞的纠正,不能说端午快乐。

对于端午快乐,可以参考一段文献资料:在敦煌出土的《端午相迎书》《贺端午献物状》等文献里,更是谈到人们端午相约、欢聚庆饮的生活习惯。如,S.2200 卷《端午相迎书》写道:“喜逢嘉节,端午良辰,献续同欢,传自荆楚,但惭羁泊,何可申怀,空备团粽,幸请光临。请奉状不宜。” P.2814 卷《贺端午献物状》写道:“酒伍瓮,麨叁硕。佑伏以蕤宾令节,端午良辰,辄申续寿之仪,用贺延长之庆。前件微甚少,谨充献贺之礼,尘渎威严,伏增战惧,伏乞特赐容纳,俯听处分。牒件状如前,谨牒。”

最后,祝大家端午快乐。
fancy2020
109 天前
我自己最早是从袁腾飞老师那听说这个说法,至于有没有更早的不太清楚
PoohBear
109 天前
@hammy #25 这个网站有意思
adoal
109 天前
然后公共媒体在面对下沉市场用户的时候就会采取避险策略,也就是说,自己其实并不信所谓不能说快乐的忌讳,但是当你的用户里有一定比例相信了不能说快乐,那你说快乐可能惹麻烦,而说安康是安全的。
maddot
109 天前
感觉古代的节日不会跟一个投江的文人相关
帝王也不会为一个“酸腐文人”立个节日
只会跟神啊一些传说之类的有关联
maddot
109 天前
老百姓会爱戴一个“文人”
笑死了
他们只会爱戴帝王让他们爱戴的人
帝王会让他们爱戴谁?
除了帝王之外当然只有帝王之上的“神”了
SOSdanOffical
109 天前
我记忆里是 2015/16 年左右,听同学说的
LTuser
109 天前
15 年的 QQ 空间,就有同学在我说说底下回复。
sicifus
109 天前
喜欢宣扬、标榜端午安康的,不外乎几个特征——
自以为是,没事找事,贱人就是矫情
chaleaochexist
109 天前
我来告诉你吧, 是因为中央电视台推广的, 推广大使是纪连海!
damichifan
109 天前
时间,大概七八年前;执行,官方带节奏;目的,提升民族主义氛围
NotLongNil
109 天前
这几年说“端午安康”,已经出现网友嘲讽盲目跟风。
huaweii
109 天前
端午安康也能被喷?本来就是个死人节,不过纪念屈原就免了,愚忠奴才一个。在端午节纪念关联英雄伍子胥才是正道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35590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