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亲密关系》后小司机教你谈恋爱

104 天前
 EngAPI

读完了《亲密关系》,来说些体会 书里有段人变得亲近的三个条件:

1.必须进行有意义的自我表露

2.必须对彼此的个人信息有兴趣和同理心

3.双方必须都认识到另一方具有应答性

我一直强调找另一半需要对方有主动性,在这里主动性是在初次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就如上述。 一个人想和你亲近,ta 会说些事情,如果你没有表示兴趣或者说了特别不得对方心的话,那么这个关系到此为止了,后续补救得花数倍功夫也不见得有效果。 ta 默认你懂这个规则,默认没有表示兴趣就是不想建立联系。 假如你不懂这个规则,今天就学到了 Image ,详情请翻阅《亲密关系》。 如果你不想遵守这个规则,没有点拿得出手的能力、天赋或成就很难。 当然进行 1 的时候得当面,因为见面三分情。约都约不出来?放弃吧。

谈恋爱不用太浪漫,为什么? 浪漫激情的爱不能持久,2 年左右耗尽,4 年是最高的离婚期,相伴之爱可以很持久。

以小司机个人经验来看,婚姻里爱情不是必须的,越追求浪漫的爱情离婚的概率越高。

最后问题来了:

当男朋友假装告知女朋友有异性追求自己,自己觉得有些动摇的时候,女朋友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当女朋友假装告知男朋友有异性追求自己,自己觉得有些动摇的时候,男朋友心里会有什么想法?

以上基于大众普遍反应,不考虑特殊情况。

原文: https://mp.weixin.qq.com/s/ZdX4AerHdVMla_q1SctMeQ

305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9 条回复
chenliangngng
104 天前
最后两个题目不就是坐地起价吗,要么小情侣闹着玩,要么骗傻子加大投入(这么做了关系马上破裂),要么直接吵架
EngAPI
104 天前
@chenliangngng 书里的答案
男性:会考虑离开,通过征服新的恋人来医治受伤的自尊。
女性:维护好现在的亲密关系,比如变得对伴侣更有吸引力。

男女思维差异很大,女性不要谎称有其他追求者来刺激男友对自己好些,只会导致男友的离开。
chenliangngng
104 天前
@EngAPI #2 你可以试试,大部分情况就是小情侣闹着玩,因为双方不是傻子,知道这么做的后果

如果明知道后果还要如此,那么双方关系就不是对等的,也就是说只有关系优势的一方能说这种话。当女优势,然后跟男方说你有竞争者,这就说明竞争者一直存在,男方竞争性不足才导致竞争者插足,男方只要不是舔狗必然会知道自己和对方的关系是脆弱的,找后路是必然的。男优势,对女说有竞争者,那么从一开始男方就是关系的主导者和决定者,不管男的说任何话,只要尝试进行关系分离的行为,弱势方必然加大投入来弥补关系

这问题和男女无关,是关系强势方对弱势方的 PUA ,因为反过来是不成立的
v3ct0r
104 天前
@EngAPI 这本书的作者不是一向反对将问题简单的归纳为男女性别差异导致的思维差异吗?
EngAPI
104 天前
@v3ct0r 是的,我引用下原文

男性和女性在对嫉妒的反应上通常也存在差异,这使得异性恋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设想这样一种场景:聚会时,你起身去再要一些饮料,把你的恋人留在了一张双人沙发上。在你离开的时候,恋人的前男友或女友碰巧经过,小坐了会。当你拿着饮料回来时,刚好看到他们轻轻一吻来问候彼此。这时你会怎么办?当研究者让参与者观看上述场景的录像带,并测量他们的行为意图,结果发现男性和女性的反应不一样( Shettel-Neuber et al.,1978 )。女性表示他们会设法改善亲密关系以应对情敌的侵扰;她们会刻意装作漠不关心,却使自己变得对伴侣更有吸引力来与情敌暗中较劲。相反,男性表示他们会努力维护自我形象;假装酒醉与情敌对峙或者威胁对方,并且还会追求别的女性。女性似乎关注于维护好现有的亲密关系,而男性则会考虑离开,通过征服新的恋人来医治受伤的自尊。
Lorneeeee
104 天前
所以你现在找到了吗?
EngAPI
104 天前
@Lorneeeee 我家孩子都上学了
jazzg62
104 天前
感谢,解决了我的一些疑惑
Gimorocun
104 天前
之前也看过这本, 得出的最佳结论就是, 找和自己各方面都非常相似的人
然后对我来说很有帮助的一句就是, “自我实现的预言, 你所期望的也许正是你所得到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3672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