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成为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

106 天前
 line

不要成为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

刷到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古人与一个词的机缘的, 早期怎么遇到的,以后期又重新遇到的感受。大概只有生活在古代的人才会有机会对一个词有这种体会吧。 现在的 AI 动不动就可以给你生成几千字的回答,在多数人的心智下,文字已经退化成了信息。

古代人(文人)没有那么多眼花缭乱高信息密度输入,时间比信息富于, 也就有机会品味岁月,有时间思考他们遇到的每一个字,每个词,每个句子的含义。 这也塑造了他们的世界观: 细腻,敏感,超然物外。

我们有太长的有记录历史,文化,艺术作品,都是在反映这种哲学。 历史是有惯性的,只要我们还在继承,我们就会受其影响。

这种世界观在古代没什么问题, 现在也不能说有啥错, 作为一种哲学观点没什么问题。 我想表达的是, 如果把古代的条件受限的发展出来的世界观,在当前的时代实践起来,必然会到处碰壁。

在信息极大丰富时代就应该有对应这个时代的世界观。 我相信在这样的时代我们同样可以找到属于我们的价值与美好。 在信息爆炸时代如此,在 AI 时代也是一样,不要成为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

592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47 条回复
renmu
106 天前
那你觉得现代的价值和美好是什么呢?总不能是刷短视频吧
NewMoorj
106 天前
古代举人以上才能有这种生活水平
yidinghe
106 天前
line
106 天前
@yidinghe AI 解读的很好。
line
106 天前
@renmu 答不上来了, 可能要从人类的本质最求上找吧, 比如:自由,效率,爱,理解,真理 ...
june4
106 天前
最核心的智力和寿命和古人一样,其它的和古代有钱人没太大不同
Cbdy
106 天前
你的思考很有深度!古代文人的细腻源于稀缺的信息环境,而现代人需要在高密度信息中提炼新智慧。AI 时代不是要抛弃传统,而是找到与科技共生的新平衡点。
davidjqq19
106 天前
信息匮乏的古代:一本书反复品读,读到倒背如流,可能受益终生。
信息爆炸的现代:一天刷 10 个小时的短视频,天文地理无所不包。转头什么也不记得,看过又好像没看。
renmu
106 天前
@line 那我觉得可能和二千年前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我觉得亚里士多德的探索远远大于现代的我
levelworm
106 天前
@renmu #29
我觉得也是,查了半天没搞懂地心说的天体数学模型。至于后面的第谷、开普勒这帮人,就更加搞不懂了。我一直希望有现代的物理课程带着我走一遍古人的心路。
fatigue
106 天前
这又何尝不是一种非黑即白,用了两天 AI ,就又有自己的世界观了
xuezhao
106 天前
1. 对“古代”的想象过于片面和浪漫化
楼主所描绘的“古代人”,实际上是非常狭隘的“古代文人/士大夫”。极少数精英阶层的生活状态放大为整个“古代”的缩影,本身就是一种认知偏差。
所谓的“古代世界观”,也并非铁板一块。诸子百家的争鸣,儒、释、道思想的冲突与融合,都说明古代思想本身就是多元且充满内部张力的,不存在一个统一的、田园诗般的“古代世界观”。
2. “古代世界观”与“现代生活”并非截然对立
“如果把古代的条件受限的发展出来的世界观,在当前时代实践起来,必然会到处碰壁”,这是一个错误的二元对立。
古代哲学和文学所探讨的,往往是超越时代的根本性问题:我们该如何面对生死?什么是正义?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如何寻求内心的安宁?这些问题在今天不仅没有过时,反而因为现代社会的复杂性而变得更加迫切。
没人主张要全盘照搬“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智慧的做法不是在“古代”和“现代”之间做非黑即白的选择,而是要构建一个更丰富、更具韧性的内心世界。
3.真正的“碰壁”,不是因为我们学习古代的智慧,而是因为我们用僵化、教条的方式去学习。
无论是古代的知识还是现代的信息,如果不加思考地全盘接受,都会成为思想的牢笼。
我们不应“成为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更不应成为一个“割裂于历史的现代人”。一个理想的现代人,应当是能够驾驭信息,而非被信息吞噬;是能够与古人对话,而非将其浪漫化或弃之如敝履;是能够在飞速变化的世界中,找到那些不变的、能够赋予生命以深度和意义的核心价值。
hi543
106 天前
你提到的"不要成为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我觉得可以理解为要保持时代适应性吧。

既不必完全抛弃传统的细腻,也要学会用现代的方式思考和表达。
line
106 天前
@xuezhao 对的, 这个很 critical-think 👍
line
106 天前
@hi543 可以这么理解。
我们可以发展出来适合自己适合这个时代的处事观念, 而且还不会比古人差, 不要太在意古人作品中描述的美好, 不要怀念这些价值观,我们也可以有我们的美好。
xuanbg
106 天前
OP 你大可以继续分享你的体悟。别人我不知道,但我对你的想法很感兴趣。
line
105 天前
@xuanbg 也不是什么新颖的观点, 本质上就是思想观念要与时俱进.
尤其是像我们这种有着漫长有记录历史的文明, 不经意的看到过去, 就很容易陷在古人描绘的世界中, 从而忽视自己在当前时代可能有的创造力.
ruidoBlanco
105 天前
自甘肤浅尚且振振有词的味道。
willsams
105 天前
我学生时代对于古代诗词,盲目背诵总觉无益,也很苦恼。但是经历变多后,感受环境与情绪的能力有所增强。 比如雨中划船慢游西湖、傍晚闻着桂花在湖边散步、烈日下站在满池的荷塘前,突然想起来曾背诵过的诗词,“山色空蒙雨亦奇。”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此情此景何等贴切。 有种与古人共享同一个美景时空的奇妙体验。

我们当前没有同感没有关系,看个人喜好,不用强制。 我比较介意的是现在的儿童教育形式,没有变化,还是硬背,是不是可以用新的 AIGC 去做的更好?
ahdw
105 天前
@x4gz AI 中译中来啦!

我倒是觉得 OP 恰恰是因为缺乏某种「古代」(我猜他想说过时)的文字能力,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模糊不清。
小视频刷多了?现代有新的美学和文字、图片、视频能力,都没问题,你愿意的话再加上代码能力、使用 AI 的能力,但是 OP 你有吗?

> 没看懂,帮我翻译一下。
>
> 这个人在标题里面不是在鄙视某种过时的想法吗?怎么正文看着又像是自相矛盾呢?

以下是 ChatGPT 的「中译中」:

你读得没错,这段话的确给人一种略显拧巴、甚至有些“自我打架”的感觉。我们来拆解一下它的结构和意思,看看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像是自相矛盾”。



一、标题:《不要成为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

**表面看:**像是在批判一种“过时的思想”或“与时代脱节的生活方式”。



二、正文逻辑梳理(逐段):
1. “刷到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古人与一个词的机缘”
• 开场讲了一个“古人与词语”的故事,引出了古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 关键词:“大概只有生活在古代的人才会有机会对一个词有这种体会吧。”
⟶ 在肯定古人“对文字的细腻感受”。
2. “现在的 AI 动不动就给你生成几千字…文字已经退化成了信息”
• 批评当代语境下的“信息泛滥”,指出文字不再是感受和体会的载体,而是变成工具和数据。
⟶ 带有一点对现实的惋惜或批评。
3. “古代人时间比信息富于…有时间思考每一个字”
• 继续赞美古人生活节奏慢、能沉淀思考、世界观更细腻超然。
⟶ 强化古人之“美”。
4. “这种世界观在古代没问题,现在也不能说有啥错…但实践起来会到处碰壁”
• **转折出现:**这才是作者的主要观点:
虽然古人的世界观有美感、有哲思,但在现代这个节奏快、信息密度高的社会中不适用,会“碰壁”。
⟶ 类似“你不能拿诗经的节奏去卷今日互联网”。
5. “信息爆炸时代也可以有属于我们的价值与美好”
• 作者提出:我们也能在当代找到适应这个时代的哲学与美感,不必执迷于古典气质。



三、看似“矛盾”的根源在哪里?

其实是语气和立场的摇摆:
• 前面几段在“怀旧”古代人那种细腻敏感的世界观;
• 后面却说“那一套在今天不适用了”。

这种结构就好像:

“我真羡慕你每天都能在山林间读诗喝茶,太美了。”
“不过你要是还想靠这个吃饭,可能会饿死。”

所以不是自相矛盾,而是夹杂着一种“理解与告别”的情绪张力:

我理解你、羡慕你、但我必须走出你。



四、总结翻译(简洁版)

古人因为信息少、时间多,得以细品每一个字,从而发展出一种细腻、敏感、超然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也构成了我们文化的底色。

但我们今天处于信息极度丰沛的时代,如果仍然用古人的方式去感知世界,会寸步难行。

所以我们应该在当代条件下,发展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美感和哲学,不要活成“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37022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