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入手的 switch2 有发现什么问题吗?

91 天前
 admin666
网上发的那些问题都是真的吗?想买,犹豫中.
530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Nintendo Switch
55 条回复
Hygger
91 天前
@jiangliou520 不是哦,貌似 switch 出来的时候,这两好像不是护航,至少不是马上就发,后面才发的
jjtang11
91 天前
虽然兼容 ns1 游戏,但是掌机模式下还是以 ns1 的掌机分辨率显示,虽然帧数稳了,但是更糊了,如果能以 ns1 底座模式展开,那将是绝杀
Chihaya0824
91 天前
烂中烂之以前的游戏还是只能用 ns1 的掌机模式的配置模版,导致画面毫无必要的糊
但是,有些做的不怎么好的小厂游戏没锁 fps 反而是放开了跑,体验极佳,总之就是目前软件没跟上
还有 sd express 根本买不到大的
lazywen
91 天前
天猫超市买的,害没发货呢,早知道多添两百买 pdd 的🐶
zczy999
91 天前
@yuuluu 这是正常的 因为拿手上肯定得温度低点 所以取下来时风扇会猛转一会把温度控下来 现在很多自媒体为了博眼球瞎黑的
terrysnake
91 天前
借地方问一下网络的问题:
我平时在两个地方住,分别是电信和移动运营商。
电信的话,能连上网,速度慢,我改了 open dns ,下载速度稍微正常了一点,下个 20g 的游戏(王泪),大概 5-6 个小时吧。
移动,怎么都连不上网,改 DNS 也连不上,就是一直停留在 WiFi 连上,网络连不上的状态。
最后,我把机器拿到了公司,公司网络很强大,7 个 g 的游戏一下就下好了。

大家有什么好的,针对移动网络的办法吗?不求速度快,至少得能连上吧。
qianchuan11
91 天前
@terrysnake 既然能上 v 站了,可以电脑做旁路由给 switch2 当代理啊
terrysnake
91 天前
@qianchuan11 太费 VPN 了,switch 迁移到 switch2 ,直接把我 60g 的 VPN 干欠费了
kurobatouichi
91 天前
弱弱问一下有什么交流的地方不,拉我一个
kurobatouichi
91 天前
@terrysnake 不是有加速器吗
ScepterZ
91 天前
我很喜欢大屏掌机,感觉之前的都太小了,1 代屏凑合,分辨率太低了
but 我一点都不爱玩任天堂游戏,要是有一台类似的 steamdeck 就好了
leiletter
91 天前
@the1812 #12 1. Pro 手柄 ABXY 按钮表面有一些看着像裂痕的东西,不过要对着光才能看见。我咋记得印象中这一条还是鉴别 pro 手柄真假的一个依据呢,旧款似乎也是这样
xfn
91 天前
感觉背光不太均匀,可能是我在车里开箱环境比较暗的原因,四角的亮度要低一些,可能是 lcd 的通病吧
kwater
91 天前
塞尔达可以收个尾 ,两代地图都没吃完 。解决帧数后我已经挑不出毛病了。
朱紫免费提升很惊喜
有点大了累手要靠一下

掌机模式要连续玩一个下午可能有点吃力,要充电供着
terence4444
91 天前
除非要玩马车世界,或者要塞尔达帧数稳点(加钱上高分辨率和高帧数),否则没有太大意义。
三方非独占游戏 NS 表现就只比 SteamDeck 好一点,但不仅硬件,软件也都比其他平台贵。
howeroc
91 天前
@loryyang 卖了赚钱,香港很多现货
EgbertW
91 天前
感觉现在的游戏阵容没什么买的必要,之前的机器也都还在吃灰。准备过两年游戏多起来之后买 Switch 2 的改进款
yuuluu
91 天前
@zczy999 hmmm, 这个理由不能说服我. 要用户上手温度低点, 更好的方案应该是底座模式风扇开大点, 减少积热, 而不是底座积热, 拔出来后再降温. 即使任天堂就是这么设计的, 感觉他也需要更新调度策略了.
godmiracle
91 天前
现在还没买说明你没啥需求,可以等下半年游戏阵容多一点,按照预期明年游戏才会多点。
目前首发就一个马车护航。
fionasit007
91 天前
个人本来不看好 2 的,觉得 1 的蓝海用户偏多,2 的价格和游戏(蓝海用户玩的游戏一般对性能画质没啥要求),但是我看不可靠消息 24 小时销售破 300w ,然后又是发售就破发,搞不懂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3752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