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轮的 UI 变革,都是争议的热点。没忍住升级了,简单用了一下,谈一下个人感受。
先说个人结论:大方向没有问题,细节值得推敲,相信是未来几年的 UI 趋势。
新 UI 的方向:
更大元素,更圆的 R 角,更大的行高,更亮的颜色,更沉浸体验。整体更年轻,更轻盈。
好评:
- 动效。一如既往的舒服。比如 Tab 栏的按钮动态,悬浮菜单动画,两个相临按钮点击的互动等等。
- 液态玻璃特效。所有的官方 APP 都适配新的 UI 后,Tab 栏变得轻盈动感,菜单也变得通透,宽大,易点击,非常舒服。
- 自动隐藏底部控制条。手势已经好多年了,是该去掉了。
- 沉浸感增强。iOS 应用弱化了顶部系统栏,macOS 的系统栏变透明,配合底部新的 Tab 变成可变化的导航条,特别是像 Safari/音乐/播客 等这样的自带 APP ,带来类似全屏的使用体验,感觉非常不错。
中评(希望优化的):
- 图标样式,为了体现空间感,所有图标都加了浮雕感的光影,导致有些图标显得不够精致,细小的弯曲添加高光或阴影时带来的毛边不可避免,比如照片/设置,还有很多第三方图标;
- 用力过猛的动效。主要体现在桌面图标的光影特效。这部分如果不是在深色模式,可能都感受不到这种动效。不光是图标边缘光效,甚至图标内部小元素的光效都是随陀螺仪实时变化,真的没有必要,花费这么大的算力,收益却微乎其微。这部分只用在像空间照片、Apple Card 那种玄机的地方就够了。
差评(必须得改的):
- macOS 里的启动台砍掉是最不可思议的,想找个记不住名字的应用还得进 Finder ,也是没谁了,必定骂到回归;
- iOS 里的控制中心,大家都在骂,想必不改难以收场;
- macOS 里变态的大阴影工具栏,实在无力吐槽,其实这些地方保留原来的扁平,弱化区域感就很好,现在三三两两的按钮加上诺大的阴影,像极了刚学 PS 那会儿喜欢万物都有阴影的样子;
- 其它一些细节,感觉设计师自己也会发现,就不提了,期待后边慢慢完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