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温度 40 度,我们小区停电了,谈谈夏季用电与新能源车集中充电的影响。如何保障用电安全?

107 天前
 qxmqh
坐标山东,我们小区 2016 年开始入住的。记忆中几乎没有停电过。
但是昨天停电了,而且不光是我们小区,周边小区都停电了。
40 度的高温,突然停电停水,而且电梯也停了,地下停车场也是一片漆黑。

我们楼下邻居就被困在电梯里面了。热的差点中暑。
电网的,119 的都来我们小区救援了,十几部电梯。

后来物业在群里说是因为夏季用电太多,负荷太大 造成主供电线路异常了。

由此我想说,现在新能源车占有率还不算太高,如果以后真的说能占到 70%以上。
晚上大家都在小区集中充电,完了又是夏天 集中用电高峰期。

用电安全如何保障?

我看了一些文章说是电网也在努力 云云。但是我总感觉这绝对是一个大隐患。

充电 发热 自燃 爆炸 。

艹 想想就可怕。
572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83 条回复
iClass
107 天前
去村里租个小院 光能 风能 水能 都可发电
rogwan
107 天前
上个月晚上睡到一般被热醒,发现空调停了,也是跳闸
峰谷电、储能、限流这些手段都得用上,大热天空调才是救命星
sun4912
107 天前
没看懂,哪里说了夏季用电是电车导致的?再说家用充电桩的功耗能有多大,7kw 抵 3 台空调而已,又不是家家在冲、充一晚上
czwstc
107 天前
一般国际上几个通行做法:
1.峰谷电价按照每小时波动,比如夜间高峰价格变成几块钱一度电,然后半夜变成负电价,引导居民实现避免同一高峰。
2.使用储能站,比如 TSLA 在上海建了一个大号的储能站。利用锂电池实现去峰谷
qazwsxkevin
107 天前
如果真如网言,A 股里股票描述,东大的能源布局,电能在来着很长一段时间,城市用电不缺,除去工业,剩余很多还能卖,停电是区域基础设施问题。
qxmqh
107 天前
@sun4912 我都懒得回复你。
evan1
107 天前
分开几个线路,分别独立供电。
datocp
107 天前
正常工厂因为这个问题,都只能限制产能,公司为此搞了好几个户头,扩容进户线路。不然办公室空调都得全部停了让路生产。
yolee599
107 天前
没事,到时候夏天电车收双倍或者三倍养路费就行,这样夏天的时候充电的电车就少了
NewYear
107 天前
太阳能+电池搞定,省钱,空调随便用。

能够“随便用”真的很给力。
iixy
107 天前
没有什么是涨价不能解决的
Tianao
107 天前
配网崩溃之前应该切负荷的,楼主这个看起来是单纯的事故,和新能源没关系。
fredcc
107 天前
物业也就一说,是小区自己的配电设备故障还是国家电网的故障也没说清楚。没必要想那么多。国网给装电表,就要保证扛得住负荷。
q3213092
107 天前
电价上涨倒逼国网改革
sampeng
107 天前
你听物业扯犊子呢…1.现在新的小区能装充电桩都是因为有单独的新的线接进来。2 ,老小区也不是你想装就装,负载扛不扛的是国家电网说了算的。国家电网说你小区装不了负载不够你只能想办法申请小区扩容。

你这大概率是小区配电故障,和负载没啥关系,每家每户的配电都是算好了的…你的意思是负载太大国家电网把你小区电给关了?用电再紧张也是优先保障居民用电,你太小看地表第一的动态电网调度能力了。
Polaris11123
107 天前
调整一下谷电到凌晨一点开始就行的事儿,楼主在这里发神经
julyclyde
107 天前
云计算竞价实例
电梯、摄像头(安全类)
空调(民生类)
应该优先于汽车充电这种业务
Autonomous
107 天前
@yolee599 支持!
LandCruiser
107 天前
市场会调节的,电车蹦跶不了几年了。
ajyz
107 天前
偶发事件有啥好说的,你还备发电装置不成。像前两年四川等地高温天气还定时限电,那倒是可以考虑安装储能装置(对大多人也是得不偿失的)。同意楼上某些观点,可能是小区配电故障,也可能区域偶发事故。像我家光猫直接放通信井里的,按理通信井跟楼道内电源是一路,也就是有备用电源的,哪怕正常停电也不会断电,但今年已经有 2 次应急电源断电,导致光猫也没电断网,每次都是断一整天,以前几乎是从没有过的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4318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