键盘风暴+AI:一个 idea 制造机 2

84 天前
 qkyufw

上一篇文章不知道为什么格式出错了,这里调整一下图片重新发布一下

键盘风暴+AI:一个 idea 制造机

可能还有人对我之前发布的🔗键盘风暴有一些印象,最近我在某位大佬的建议下,加上了 AI 功能,又拼拼凑凑改了一个 MVP 版本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我加上了三个功能,分别是:扩展思路,整理精简,导出草稿,名字取得比较随意,后面可能还会修改

功能介绍

扩展思路

如果您读过我的🔗键盘风暴这篇文章,那么您应该也了解,这个项目主要是为了头脑风暴进行的一些开发,我们之所以进行头脑风暴,就是为了得到尽可能多的 idea ,尽可能丰富,乃至天马行空,从而得到一个最佳的 idea ,来解决我们需要的问题。

我们进行头脑风暴可能总会缺少一些灵感💡,但是在 AI 时代,idea 非常廉价!我们可以通过这里的扩展思路功能,让 AI 由已有的想法(即使只有一个主题)产生无数的 idea 。

产生的 idea 不满意?删除即可,我们还能让 AI 给我们更多的灵感!

idea 数量还不够?让 AI 继续根据已有的新内容继续生成即可,换换提示词也不错。

这样,我们可以得到无限的灵感

整理精简

这个功能很简单,点击后,AI 将会读取已有的卡片数据,自动将其整理归纳。不管是团队头脑风暴过程中的想法,还是 AI 发散出来的 idea 们,一键整理归纳精简。

另外还有一个 逻辑整理 功能,会将线数据也一并进行整理归纳,但是还不太稳定。

导出草稿

原本的键盘风暴的一种保存形式是导出为 markdown 文件,我也考虑到,既然我们能将 idea 整理归纳好,何不直接再导出一份草稿呢?

原本与大语言模型对话,给它一个标题和一些残缺的想法,它可能不会给我们一个满意的文章,但是这个方案将基于我们选择好的,整理好的 idea 去生成一份草稿使用。

之所以选择生成得到的是草稿,是因为我觉得当前 AI 不可能给我们一份完美满足我们要求的文章,绝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需要改正它给我们的内容,我想要强调这个观点,因此这样写了这个功能。我们是要利用好 AI ,而不是被它奴役。

另外,这个功能也加上了逻辑草稿的功能,也会考虑线数据进行草稿生成,同样也还不算特别稳定。

场景

假如您是一位视频博主,想要做一期关于小米汽车的内容

您可以这样简单的只写上这样的一个主题

然后填上您想要的描述,设置好您想要的温度,点击发散

您就可以得到不少有意思的 idea 了,您可以选择删除绝大部分你不喜欢的观点,再让 AI 往某个你感兴趣的方向,继续拓展,从广度往深度拓展,这样,你可能能从导师给的一个题目,得到一篇完整的,思路方向明确的论文,或者一份策划?或者 anything ?🧠脑子有点不够用了。

这里感觉大部分观点都很有意思,我删除了一两张卡片,再选择让 AI 整理精简一下

这个整理的过程温度一般建议低一点

然后我们就能看到 AI 帮我们分好类,总结好了

再点击导出草稿,温度随意,满意即可

这样就得到一篇有意思的文章了,或者我们也可以改改任务描述,让 AI 重新生成,得到下面这样的草稿

在调整好之后,后续我们只需要导出 markdown ,下载进行修改即可

(郑重声明!文章 AI 生成,只为了演示功能,内容图一乐!)

体验地址

🔗键盘风暴

需要补充的内容

  1. AI 功能需要大家自己填入自己的 API ,因为这只是一个 MVP 工具,我这里只测试了硅基流动的 API 可以正常使用,其他的 API 没有测试过
  2. 🔗更新说明
  3. 它生成的内容是基于屏幕所能看到的内容进行的,如果你有不想要 AI 加入生成的卡片,您只需要把它移动到屏幕区域外即可
  4. 绝大部分内容依旧由 AI 完成,不少细节需要修改完善
  5. AI 发散的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的相关度或者天马行空的程度调整温度,整理精简的过程建议温度低一些
  6. 确保你要处理的内容在可视区域,你不处理的东西已删除或在可视区域外
  7. 生成的内容如果不满意可以撤销重试,或者删除继续生成
  8. 有不少思维导图工具都有相关的 AI 能力,而键盘风暴主要还是服务于头脑风暴,灵感迸发,像内容创作,或者论文写作等我想象不到的场景,应该都是有效的。个人玩的中感觉非常的长脑子🧠。
  9. 其他暂时还没有想到的内容
  10. 感谢您的 star 🌹
  11. 雷布斯抢先马斯克!小米 Marsu7 《火星探索版》开启星际出行时代

雷布斯抢先马斯克!小米 Marsu7 《火星探索版》开启星际出行时代

当马斯克还在为 SpaceX 的火星移民计划筹集资金时,雷军已通过小米汽车"火星探索版"让消费者提前体验火星生活。这款名为 Marsu7 的概念车型,将航天科技与汽车工业完美融合,重新定义了"跨界"的宇宙级含义。

来自火星的设计语言

小米 Marsu7 《火星探索版》的设计灵感直接源自 NASA 火星探测车,其外观呈现出强烈的未来科技感与硬派全地形特征:

沉浸式火星科技体验

Marsu7 不仅是一辆交通工具,更是一个移动的火星科普平台:

智能交互系统

重力模拟驾驶

天文观测功能

航天级营销生态

小米为 Marsu7 打造了完整的星际体验闭环:

  1. "红移计划"同步发售
    新车上市时间精确匹配中国火星探测器发射窗口

  2. AR 虚拟发布会
    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在全球七大沙漠同步展示火星表面行驶测试

  3. 外星主题充电网络

    • 火星基地风格快充站设计
    • 充电时全息投影火星地表景观
    • 充电完成提示音采用 NASA 真实火星风声录音
  4. 宇航员联名套装
    包含应急供氧系统、辐射监测仪等专业车载安全装备,满足极端环境出行需求

这款概念车的推出,标志着小米在智能出行领域实现了从"移动终端"到"星际终端"的跨越。当其他车企还在研究自动驾驶时,小米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星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能驾驶着量产版 Marsu7 ,在火星的红色大地上留下第一道车辙。

希望你喜欢!

145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创造
7 条回复
qkyufw
84 天前
qkyufw
83 天前
如果有人测过其他的 api ,希望评论区能留一下言🌹
Peiiii
83 天前
1. 应该帖子开头放出 demo 链接。一眼扫过去看到的链接还是另一个帖子的,到最后评论区才放了一个 github 链接,但依然没有直通 demo 链接。

2.最好能直接上手体验,毕竟你这个只是个 demo ,至少留一部分额度出来给初始的体验者,先看下反馈如何,后面如果嫌花钱多可以再取消免费体验。
itbunan
83 天前
很不错,只是我自己部署在开始遇到了 依赖冲突问题
sayno
82 天前
挺有意思的,但是我在扩展出来的一个便签上继续扩展,出来的 idea 便签就会盖住前面一层,很乱
qkyufw
82 天前
@Peiiii https://qkyufw.github.io/kb-storm/ 这个是体验地址,在文章中也有,可能写的不明显,上手体验这个确实没想过🤔
qkyufw
82 天前
@sayno 因为是 demo ,所以没考虑太多了,这个东西是基于屏幕上能看到的内容继续生成,所以可以把基于的内容移动到新的空白区域,看着可能会好些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4357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