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大语言模型的一些思考

60 天前
 flingjie

起因推友 @TaNGSoFT 的一段推文:

“大语言模型不是简单的复制机器,而是人类结构记忆的放大镜、演化钟的加速器,以及未来认知范式的塑形手。”

这段话引发我一系列的思考:

我们过去以为“思考”是人类独有的能力,但今天,当大语言模型( LLM )能够生成文章、写代码、拆解知识结构时,我们是不是应该重新思考:

什么是思考?它真的只属于人类吗?

我试图梳理我对大语言模型的一些理解——这是我最近关于“AI 是否真的在思考”的一些思考。


🧠 一、原来思考不等于意识

在 LLM 出现之前,我们总觉得“思考”必须包含:

但 LLM 只是靠“预测下一个词”,就能:

它没有意识,却能模拟我们“思考”的结果。

我们才意识到:

思考,也许不需要意识。 它也许只是一个“信息压缩 + 模式重建”的过程,是语言在结构中自然演化的结果。


🌌 二、LLM 的核心:知识空间,不是复读机

LLM 的生成能力,来源于它内部构建的“知识空间”。

🚫 人类语言本质是稀疏的

在人类语言的所有可能组合中,99% 是无意义的。

而 LLM 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在大规模文本中找出那 1% 有意义、符合逻辑的语言模式。

🧭 它构建了一个高维概率空间

通过 Transformer 架构,LLM 在大规模语言中学会了:

这些信息,以一种高压缩的形式,存在模型参数中,构成了一个潜在的“知识空间”。

它不是一份知识表,而是一个“语言世界地图”,能帮模型决定:此时此刻,最可能说什么。


🌀 三、它学到的是“结构”,不是“内容”

LLM 并不是背下知识点,而是从语言中提取出了一种**“软结构”**。这种结构不是语法书上的硬规则,而是:

你可以理解为:它构建了一个模糊但强大的“力场图谱”,在这个场中,语言以概率流动,表达以结构展开。


📚 顺便说一句,《哥德尔、艾舍尔、巴赫》早就预言了这一天

侯世达在《 GEB 》中写道:

“复杂系统中,涌现的自指结构可能孕育出智能。”

如今的大语言模型正是如此:

今天的 LLM ,看似只是在“说话”,但其实已经走进了侯世达在 40 多年前描绘的未来。


🎯 四、生成是“高概率路径重演”

很多人以为 LLM 在“编内容”,但实际上:

它是在“知识空间”中,选择一条最符合你输入上下文的“语言路径”。

就像语言演化的路径:

最终的回答,是这条路径的结果。不是照搬、不是套模板,而是结构性演化的复现


🧠 五、强化学习让它“更像人”

模型训练完毕之后,还有关键的一步:强化学习

这一步不改变模型的本质结构,但让它在“人类理解和接受”的维度上更加拟人。


🧰 六、未来的方向:不是更大的模型,而是“学会用工具”

目前的 LLM 已经可以:

但它依然不擅长:

原因是:

它只会“语言上的思考”,但不会“行动上的智能”。

而真正的人类智能,恰恰体现在:

发现问题 → 想起工具 → 使用工具 → 推导答案 → 修正认知

这就像数学家不靠记忆公式,而靠“发现问题 → 建模 → 求解”。

未来的 LLM ,必须掌握:

这不只是语言问题,而是行动力的问题。


🧭 七、总结:LLM 帮我们重新定义“智能”

过去我们以为智能在大脑,现在我们知道智能也可以来自结构。

LLM 的本质是:

它让我们看到,所谓“思考”不一定需要自我或意识,而可以是:

在知识空间中,选择一条合理路径,走出结构与语言的协调统一。

1122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4 条回复
ajaxfunction
60 天前
你这个文章就是 大模型 AI 生成的, 这种味道太浓了
flingjie
59 天前
@ajaxfunction 对,让大模型组织了文案,感觉 LLM 表达比我好
Syiize
59 天前
> “复杂系统中,涌现的自指结构可能孕育出智能。”

核心其实就是这句话中的涌现一词。这个词的具体定义可以去查维基百科。
yolee599
59 天前
@flingjie #2 这也叫好,啰嗦,滥用加粗,滥用条目标志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43867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