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nc AfterFunc(ctx Context, f func()) (stop func() bool) {
a := &afterFuncCtx{
f: f,
}
a.cancelCtx.propagateCancel(ctx, a)
return func() bool {
stopped := false
a.once.Do(func() {
stopped = true
})
if stopped { // TODO: 这个代码我很费解, 为什么不把 a.cancel(true, Canceled, nil)操作直接放到
once.Do 中呢。
a.cancel(true, Canceled, nil)
}
return stopped
}
}
这个是 go 源码中 context 包的部分代码。我很奇怪,为什么不在匿名函数中直接调用
a.once.Do(func(){ a.cancel(true, Canceled,nil)}), 这样也能确保这个取消操作只执行一次啊, 为什么要维护一个局部的标志变量呢。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45175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