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场景,最近考虑在减肥,所以综合一些资料计划了一份自己的食谱。结果昨天遇到了一些情况:
事情是这样的,昨天的会议排得相当满,导致下午 4 点预定的加餐没来得及吃,拖到 5 点才匆忙冲了一杯蛋白粉。大约 5 点半,在即将下班之际,大脑的迟钝感(发懵)变得非常明显,紧接着左侧胸口开始出现隐约的疼痛不适,手环心率(静息)估计也攀升到了 90+。
从公司到地铁站的路上,症状也没有缓解。当时,我回顾了下昨天的经历,最大的变量是午餐的调整:金枪鱼沙拉替换了麦片和混合蔬菜,午餐总共只摄入了约 34.5 g 碳水。缺少了麦片这个关键碳水,对于支撑从中午到傍晚的能量消耗来说,可能确实不足。虽然 5 点过补充了蛋白粉,但蛋白质对血糖的提升远不如碳水立竿见影。现在想想,如果我早些时间吃了办公室里的那一小袋饼干,状况可能会缓解不少。
于是乎,我决定先在地铁站把晚餐解决了,一来观察下在补充些碳水能量后能否缓解症状,二来也咨询下当前状态是否有必要去趟医院。果然,吃下东西后,脑袋发懵的情况很快就得到了缓解,这让我更确信低血糖是诱因之一。但另一方面,左胸口的隐隐不适感仍然在持续,这是一种有些隐痛的感觉,远没有到“剧烈的压迫性疼痛”的程度,按压或活动也未加剧,但这种模糊的不确定性触动了我内心的“疑病焦虑”,于是最后还是去了医院。
急诊的基本检查包括了:血压,体温,心电图,血常规和血清肌钙蛋白,血清肌钙蛋白是类似心肌酶,是一种用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肌细胞损伤的指标。当然,结果除了我在到医院的路上因为紧张和运动,飙到了 140+的心率以外,其他都是一切正常。
所以,这次事件的结论是什么?因为最主要的心电图和血清肌钙蛋白指标正常,所以心脏大概率是不存在器质性病变的,医生的建议也是休息与观察。从我的角度出发,回顾昨天的变量,最大的可能还是因为午餐较少的碳水,以及较长的进食间隙,诱发了低血糖,低血糖的一系列反应,可能会导致心慌和不适,然后又在个人的心理因素(疑病焦虑情绪)作用下,放大了身体的反应,最终导致了这次事件。
个人在一开始计划的时候,是觉得生酮对普通人操作难度有点高,所以转换成了低碳水的饮食,但是没注意两餐间的长时间间隔,也容易促发低血糖反应。仅以此为戒,大伙如果有节食减肥计划,也不要一下子拿掉太多碳水,可以每餐加入些低升糖指数的碳水,维持一个较为平稳的血糖水平。
祝各位 V 友都能身体健康,拥有自己理想的身材。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