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大部分人会觉得 24 节气是农历专有

56 天前
 moudy
b 站刷了个视频讲农历计算方法,解释为什么大家会觉得农历乱乱的。

很多 id 回复言辞确凿地说农历不乱啊,有规则的,上面的 24 节气可准了,对指导农业生产极为重要。完全没意识到 24 节气其实是由公历决定的,春秋分夏冬至在公历上一直都是 3/6/9/12 月的 20-22 号。反倒是在农历上东一个西一个。

似乎小学地理课从来就没给学生讲过这个基本常识。
9200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199 条回复
skyrocketing
56 天前
差评君的视频吗?我也忘了是弹幕还是视频里面提到了农历是阴阳合历,所以有些节气是固定日期,闰月规则也不固定。
awah
56 天前
有没有可能公历是阳历,农历是阴阳合历,夏至二十四节气也是阳历的,都是一个东西,初一十五才是是阴历
wy315700
56 天前
农历是阴阳合历

阴历是月亮历
阳历是太阳历

农历不等于阴历
shiny
56 天前
西方传教士在明末清初的时候带来了天文学知识,修正了农历。二十四节气的日期确定就是此产物。过去也有节气的名字,但不准
dxk611
56 天前
因为 24 节气本来就是农历专有。先搞清楚概念,再讨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对应 24 节气立春立秋立夏立冬,但阳历中确实没有完全对应 24 节气的概念。至于 24 节气是由阳历决定的,更是概念混淆,24 节气是由太阳运行规律决定的,阳历是果不是因。只能说农历有它的局限性,阴阳合历也是因为纯阴历局限而改良的
awah
56 天前
@shiny 其实不太准确,二十四节气汉武帝的太初历就有了,当时误差也就一百多年差一天
moudy
56 天前
农历说是阴阳合历,农历真正好用的是看月相和潮汐,闰月和节气对普通人来说完全没有操作性。实际上就是在阴历上狂打补丁,搞出来的缝合怪。

观感上与混用英制公制单位差不多,能用么?也不是不能用。好用么?呵呵。
shiny
56 天前
@luguhu 最大的影响是时宪历平气法改定气法,差距的可不是一百多年差一天
si
56 天前
农历并不是单纯的阴历或阳历,是阴历和阳历混合的阴阳历。
阴历部分按照月亮的周期来计时,阳历部分使用二十四节气来决定农业生产。
二十四节气是观测地球公转的周期决定的,并不是由公历决定的。
公历是根据地球公转的天数定下的一年长度,两者都是参考地球的公转周期,所以公历的某些固定的日期和二十四节气接近,但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类似于古代人发现了月亮的周期是 30 天左右,制定了一个每月 30 天的历法,外国人研究发现月亮的周期是 30.4 天,虽然两者的天数差不多,但古代人制定一个月 30 天不是因为外国人发现月亮周期是 30.4 天。
wy315700
56 天前
@moudy

因为宇宙规律里,一年并不是 12 个月。

月份依据月相盈亏(朔望月)制定。朔望月平均值为 29.53059 日。每个月的 15 是月亮最亮的时候。潮汐和农业息息相关。
年份依据太阳周期(回归年)制定,回归年平均值为 365.2422 日,一年是 12.368 个月,每年立春之后就可以播种了,农历通过置闰月方式调和与月份的冲突。
benjen000
56 天前
农历包括太阳历和月亮历。
24 节气是农历的太阳历来计算的,公历也是太阳历,所以这二者重合了。并不是说 24 节气是公历计算的。农历只是比较复杂,不是混乱。
newtype0092
56 天前
难道不是因为从小看的日历上节气就标在农历上么???
Dislocator
56 天前
实际上欧洲并不需要 24 节气,24 节气是给雨热同期的东亚定制提醒器,常年温暖湿润的欧洲要来也没用

传教士带来的只是更精确的天文测量技术,也没有比当时的中国先进很多,就多准确十来分钟
webcape233
56 天前
你看了似乎又没看……
ferock
56 天前
1. 农历是阴阳历
2. 24 节气确定用的是,平气法,也不是来自西方的,秦汉时期就有。依据来自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A%82%E6%B0%94
3. 综上,24 节气并不是由公立决定的,而是恰巧和公历重合,因为现行公历是 1582 年 10 月颁布,传入是明末清初,通过耶稣会传教士的引介。

所以,24 节气并不是外来物,还是本地自研的。
moudy
56 天前
@ferock 自研肯定是自研,重合则不是恰巧,而是节气的本质属性。如同中外独立各自搞的十二时辰和 24 小时,本质都是地球自转以及年和月的比例塑造的。如果要说节气里的二十四个词只有农历里有,那必须。如果说真的农业生产要用二十四个分段点,那老老实实看公历 15 天一段最简单。
dxk611
56 天前
看不懂想表达什么,主题说廿四节气不是农历专属,廿四节气由公历决定,被否定后,又转向农历好不好用?好用不好用是当下的视角,用今人的生活习惯套用到古代,显然是缘木求鱼了。古代历朝都有专门的天文历法机构,司天监,钦天监等,历法一直是统治者的工具。如果主要论点是取消农历,官方从建国初期就施行了,论点都不成立。民间习惯性用农历是传承习惯,普通民间借贷利率:分厘毫,很多人搞不清,但不妨碍民间一直在用
XCFOX
56 天前
我反而认为西历(格里高利历)更乱,体现在不尊重天象上。

农历完全尊重天体运行:
以地球公转周期确定“年”,看影子长短知节气,从节气可以算出月份;
以月球公转周期确定“月”,看月相知日期;
为了弥补地月公转周期的余数,加入闰月;

反观西历:
西历的年的起点 1 月 1 日是人为强行规定的;而农历的正月初一可以从天象中算出;
月份长短是人为强行规定的,与实际月球运转周期完全不同;
置闰规则有偏差,现行的西历大概每三千年会有一天的偏差;

另外对楼主一些观点的回复:

> 完全没意识到 24 节气其实是由公历决定的,春秋分夏冬至在公历上一直都是 3/6/9/12 月的 20-22 号。
当然,因为 24 节气和西历都是按地球公转来决定的。

> 闰月和节气对普通人来说完全没有操作性。
身处西历的环境中,农历当然没有实操性。但对于下地干活的农民来说,反而是西历没有实操性。说到底这是因为近代以来,西方工业化较早,西方文化传入中国的结果。假如孙中山没有确立西历的地位,从官方到民间现在用的就仍然是农历。完全使用农历,我们甚至可以使用七十二候取代星期的概念,做三休二。
moudy
56 天前
@dxk611 你应该问为什么底下一个个回答都是农历是阴阳合历等等。我开的主题就是想问为什么很多人觉得只有用农历才能知道 24 节气是什么时候。从命名和文化节日传统上,那确实非农历不可,要是探讨 24 节气的本质,拿来指导农业生产,那现行公历明显更合适。
moudy
56 天前
@XCFOX 公历的月实在是没法说,有很多评论说公历就是一个简单记天数的玩意,我完全同意。这也是为啥现代工商业都爱用 calendar week 来计数。

后面说的操作性指的是使用的简便,不查日历就能说出下周是不是某个节气。或者换个说法,25 年前的春分是哪天?你不查表能不能立刻说出来。用农历,怕是连 2000 年有没有闰月都得想想才能回答。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4801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