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相信天下有讲不明白的道理!

38 天前
 nizhong044
请看懂的朋友支持一下,感激不尽了!
如图所示,方块从静止状态即将开始运动,分析方块的受力方向。



(墙壁竖直粗糙,方块表面粗糙。刚性绳,但与墙壁和方块连接处可自由转动。绳子延长线过方块质心,方块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



首先,方块受到重力 F1 。F1 在绳子方向上的分力为 F2 ,F2 作用在绳体上,使绳子产生与 F2 相反但相等的力 F4 。F1 在垂直于绳子方向上的分力为 F3 。

所以,方块受到左向下的垂直于绳子的力 F3 ,即将开始以绳子与墙壁的连接点为圆心的单摆运动。这个时候我们将绳子去掉,同时在方块左侧贴上一面粗糙竖直的墙面可以得到下图所示:


我们对 F3 做分解如下图所示:


F3 在垂直于墙面方向上的分力为 F4 ,F4 作用于墙面。墙面产生与 F4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F6 。F3 在平行与墙面方向上的分力为 F5 。F5 由墙面与方块间的摩擦力 F7 平衡抵消掉。

然后我们再回到最开始的这道题,物体与墙面有摩擦力,摩擦力向上!(方块处于静止状态)


我这个人,就是犟!我认准的东西,一定求个明白!我不接受那些对我无端的指责、侮辱和不尊重!如果没人为我说句公道话,那我自己为自己说:这道题,错的不是我,是你们!






墙壁的支持力不是由拉力引起的,是由重力引起的,所以受力分析这么画是错的!


您工具用的挺好,但您确实让我很难评!


朋友,现在看看,是我们谁的物理不及格!
257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分享发现
40 条回复
allplay
37 天前
“墙壁的支持力不是由拉力引起的,是由重力引起的,所以受力分析这么画是错的!”
-
别在这回帖了,你以为争论的真理,其实 op 主正在屏幕前偷笑。
nizhong044
37 天前
@allplay 你不会以为这两个图中的 F2 力是相同的吧!
nizhong044
37 天前
@miaotaizi 你不会也觉得这两个图的 F2 力是相同的吧!
LaGeNanRen
37 天前
感谢这 3 个帖子,让我新增了很多 block 名单,民科请左转去自己的贴吧当清醒哥🙏
killva4624
37 天前
前面一个帖子我也看了,原题目其实是不够清晰的,或者说需要加入某个前提下才有解。

让你推导出摩擦力向上的其实有个推断是有问题的,你好好想想:
“首先,方块受到重力 F1 。F1 在绳子方向上的分力为 F2 ,F2 作用在绳体上,使绳子产生与 F2 相反但相等的力 F4 。F1 在垂直于绳子方向上的分力为 F3 。”
---
F2 的力为什么一定会等于 F4 ? 如果 F2 不等于 F4 ,会产生什么现象,会导致物体有向哪里运动的趋势?
我觉得楼主钻牛角尖出不来了,建议你去找当地的物理高中老师咨询下,不要在网上浪费时间了。
nizhong044
37 天前
@killva4624 绳子的拉力就是我用多少力沿绳子方向拉它,它就会有多少力啊。我用 F2 的力拉它,它自然会提供与 F2 相反但相等的力 F4 啊。
Jerry02
37 天前
首先你就没看懂大佬给的解法的帖子的结论,结论是你这个题目并非唯一解,没有摩擦力的解是合法的。

其次,很遗憾我居然被挂了,一开始认真回答的话被 OP 用 AI 原文敷衍,后面逐渐破防的语言却被截图挂出,OP 的新闻学实在是厉害,我为我的不成熟行为道歉。同时我也提醒 OP ,直接用 AI 回复是会被 ban 的。

最后,希望以后 OP 能成为物理大家,造福人类。
nizhong044
37 天前
@Jerry02 我这里也只是在讨论中部分引用啊,而且我觉得 Ai 对这个问题解答的很好啊,你为什么觉得是敷衍?只是为了想往我身上泼脏水?你为什么不解释下自己一开始说重力不能分解,然后看了 Ai 的说法后,又说重力可以分解呢?你为什么前后如此反复呢?
nizhong044
37 天前
@Jerry02 你所谓的大佬,上来受力分析就画错了啊,我确实无法看懂。你不会以为这两种情况下 F2 的大小都是相等的吧?如果不等,请问下面的 F2 怎么算?
Jerry02
37 天前
@nizhong044 #28 我已经给出过解释了,如果阁下的只选择性记忆的话我也没办法,你是对的,我也不想浪费铜币了,就这样吧
nizhong044
37 天前
@Jerry02 我给墙一个 10N 作用力,墙给我一个 10N 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同时发生的,但这不代表两者没有因果关系啊!你觉得谁为因,谁为果呢?
难道会因为我身后站了另一个人,墙壁就可以给我一个 12N 的反作用力,然后多出来的 2N 力由我身后站着的人承担么?
你到现在还没有察觉到这种思维方式的荒诞之处么?
Chicagoake
37 天前
v2 神贴,以后传出去以为上 v2 的人没上过初中呢。
Jerry02
37 天前
@nizhong044 #31 你既然拿球举例了,那你把你图中的方块换成球,我问你绳子的拉力和球的重力哪个更大
allplay
37 天前
怀旧,舰船神贴:宇宙飞船坠落时宇航员在里面跳起来就不会死。
nizhong044
37 天前
@Jerry02 球的受力分析图我们物理老师第一节课就和我们强调过:考试如果考的话就按照“你们画的”那种画,可是老师特意交代说实际这样是不对的,但我们不用管,不是我们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考试只是考我们墙壁支持力的方向和受力分析图怎么画。
OnceUponATime
37 天前
先叠个甲,我物理不好,150 分只能拿 90 分的水平。不过感觉挺有意思的,所以大言不惭地说下俺的判断。
我感觉楼主草图中的分析对重力的分析有问题。重力在绳子方向上的分力并不必然等于绳子拉力。因为,墙壁对物块的支持力和摩擦力(假定摩擦力存在)在绳子方向上也会有分力,而你直接忽略掉了这两个分力。(如果一个物体受 N 个力而静止,那么这 N 个力在任意某方向上的分力的合力应该为 0 ,嗯, 我是这样想的)。而且受力应该分解到哪个方向,我印象中是根据怎样求解更方便来决定的吧。
nizhong044
37 天前
@OnceUponATime 这就是为什么我要沿绳子方向分解重力的原因,这样得到的另一个分力是垂直于绳子的,不可由绳子再分担的力。可以纯粹作用在墙体上,引起墙面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力。
nizhong044
37 天前
@Chicagoake 没学透的人以为错的离谱,学透的人知道这是对的!
OnceUponATime
37 天前
@nizhong044 你沿绳子方向分解重力,但是无法知道重力在该方向的分力是否等于绳子拉力。假如不等,那么绳子方向的合力 P 就不为零。如果将 P 分解为垂直方向的 Py, 这个 Py 可能会和你图中的 F5 抵消,因此确实可能不产生摩擦力。
nizhong044
37 天前
@OnceUponATime 朋友,首先感谢你的认真回复,我解释两天了,急得我扁桃体都发炎了。我决定再说最后一遍,就不再回复任何人在这两个帖子下的评论了。
其实,只要从墙壁的角度看,看方块给墙壁的力是否垂直于墙面即可。无论方块上面连了多少根线,最终与墙壁接触的都只是方块而已。我们算出方块给墙壁的力的大小即可。
无论方块作用在墙体上的力方向大小如何,墙壁都必须要给出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来抵消,否则这个系统就无法保持平衡,这一点能理解么?
那么我们要如何计算方块作用于墙体上的力呢?首先,我们就要从方块入手,看看它除了与墙壁接触,还与哪些存在接触。
除了墙壁外,方块还与绳子接触,然后它还受到重力的作用。如何没有重力的存在,那么绳子上也就不会有拉力的存在,这个因果关系能理解么?
那么现在我们的思路就明朗了,只要把重力分解成拉力与方块作用于墙面上的力的合力即可。就知道我们要求的方块作用于墙体上的力是不是与墙面垂直了。
那么,这个图要怎么画呢?好像怎么画都行,平行四边形嘛,重力与拉力夹角不变,拉力好像怎么调整都可以。那么方块作用于墙面上的力要如何确定呢?
其实,朋友,无论怎么画,我们最终得到的都是一个长方形。即,方块对墙壁的作用力与绳子的夹角为九十度。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夹角如果不是九十度,那方块作用于墙面上的力就可以再沿绳子方向分解,增大或者减小绳子上的拉力。分解之后的力就会垂直于绳子无法再分解到绳子上了。那么,这个时候,我们就得到了一个纯粹的方块作用于墙面上的力,它与墙壁的夹角为 90 度减去θ,大小为重力乘上 sinθ。
因为它不与墙面垂直,所以,墙面给方块的反作用力也不与墙面垂直。也就是说,也就是说,是一定会有摩擦力的。(绳子的延长线过方块质心的情况下)
我知道大家上学的时候,都是画拉力 支持力 和重力三力平衡,支持力也必须垂直于墙面。才会导致大家很难听明白我在讲什么。说我初中物理不及格,说我发帖骗铜币,说我不懂装懂。这也是我为什么执着于一定要讲明白这个的原因。
因为 V2 这个程序员社区啊,一定是拥抱创新思维,打破陈旧看法的地方!我想作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谁一路成长过来,不是无数次打破曾经的自己呢?我理解那些对我言语偏激的朋友,你们是真的认为我是来捣乱的,哈哈。没关系,我没有真的生你们的气。
晚安,可爱的 V 友们!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4911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