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 2025 年了,你根本不需要 mesh 组网

51 天前
 BinCats

每次我逛论坛或者讨论家庭网络相关问题时,总能听到一个词:MESH。仿佛只要你家稍微大一点,信号稍微差一点,不上一套三件套起步的 MESH 系统,你家的 Wi-Fi 就活该卡成 PPT 。

今天趁着这个机会,我想告诉大家一个反常识的事实: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MESH 组网不仅不是必需品,甚至可能是一个贵又不自由的坑。


一、MESH 的“品牌税”,你为“生态”付了多少冤枉钱?

这是 MESH 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厂商最喜欢闭口不谈的地方:品牌锁定

想组 MESH ?行,你买了 小米 的 设备,那恭喜你,你全家都得是 小米。想加个节点?买 小米。哪个坏了?换 小米。你看隔壁华硕新出的路由器功能很香,性能很猛,价格还便宜?对不起,它融入不了你的 小米 MESH 网络。

这就像苹果的生态系统,一旦入坑,你就被套牢了。你的选择权被极大地限制了,这对于我们折腾佬来说,是不能容忍的。

现在,我们来看看“万能组网”方式(有线中继为例)有多自由:

看到了吗? 在这个组网方案里,你可以用任何品牌、任何价位的设备,只要它支持最基础的 AP ( Access Point ,接入点)模式就行。 你的主路由可以是 A 品牌,AP1 是 B 品牌,AP2 是 C 品牌。哪个便宜买哪个,哪个性能好用哪个,哪个长得顺眼就摆哪个。

省钱是实实在在的。 “主路由 + AP”的组合,你甚至可以用旧设备零成本实现,或者花几百块就搞定,性能还一点不差。更重要的是自由度

我家 160 平,三台设备总共花了不到 300 块, 实测全屋无死角,信号满格、千兆带宽随便跑满。


二、信号切换?手机才是爹,MESH 只是营销出来的“爹”

“MESH 最大的优势是无缝漫游啊!走到哪里信号都是满格,自动切换,游戏不掉线!”

每次听到这种说法,我都有点蚌埠住了。这绝对是 MESH 市场营销最成功的一个“神话”。

我们来拆解下所谓的“无缝漫游”。Wi-Fi 信号切换这个动作,**决策者和执行者,主要是你的客户端设备(手机、笔记本电脑),而不是路由器!

无线信号的流畅切换,靠的是 802.11k 和 802.11v 协议:

重点来了: 这两个协议,根本不是 MESH 的专利!现在市面上 [但凡是个正经路由器] ,都支持 802.11k 和 802.11v 。

所以关键点就一个:只要你把所有 AP 的 Wi-Fi 名和密码设成一样,并确保它们都支持 k/v 协议,漫游这事你的手机自己就搞定了,根本轮不到 MESH 来‘智能’。 且大多数情况下,手机会切换得好,而且是更好

当你从客厅走到卧室,手机发现当前 AP 信号低于某个阈值(比如 -70dBm ),它就会自己根据 802.11k 提供的“信号地图”和 802.11v 的“漫游导航”,主动切换到信号更好的 AP 上。整个过程几十毫秒,你打着王者荣耀,顶多就是 Ping 值跳一下,甚至完全无感。

我在家试过,一个主路由加两个 AP ,从厨房走到阳台再到楼上,手机自动切换信号,刷 B 站愣是没卡一下。所谓的 MESH“黑科技”,在漫游这件事上,和你用有线 AP 方式实现的效果,几乎没有本质区别


省钱又自由,万能组网完胜 mesh

2025 年的 Wi-Fi 6 甚至 Wi-Fi 7 路由器,覆盖能力和性能已经很夸张了。普通百平房子,一个主路由加一两个 AP ,就能干掉所有信号死角。非要上 mesh ,图啥?图它贵,还是图它把你锁死在单一品牌?

省下来的钱干点啥不好。。。

两条路摆面前,你选哪条?

方案 MESH 组网 万能组网 (有线 AP)
优点 开箱即用,纯小白省心 省钱,品牌/设备选择自由度极高,可以充分利用任何设备,性能强大且可控。
缺点 品牌锁死、扩展成本高、性价比低,不自由 要动手设置几分钟——这也能叫缺点?

一句话:mesh 是把你几分钟能搞定的活,包装成高价且不可更换品牌的服务卖给你。俗称,花钱买罪受


4526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宽带症候群
39 条回复
datocp
51 天前
你说的很有道理

当年为什么测试 batman adv mesh ,它是世界公认的具备一定漫游能力的 mesh 。早先测试的是统一 bssid adhoc 结构。后来测试的是基于 802.11s 结构的还是 batman adv mesh 。在之前用的 12 个 uap ac lr/mesh m 刷 openwrt ,遇到的问题是 12 个 ap 要输入 12 遍密码。。。
它的漫游速度从我的测试结果是比华为 wifi6 更快的,不过说起漫游这事情就复杂了,硬件/软件/驱动/系统,还有什么???当然这个系统就 batman adv mesh 在 802.11s 基础上+弱信号踢除脚本+basic_rate 就这么点东西,根本不需要什么 802.11kvr 。
它是网状的,当有线断开时,它自己就能建立无线 mesh 。不像商用 mesh 什么子母概念,每个 mp 都是统一模板,直接可以桥接于交换机端口上。系统自带一套漫游调度系统,解决的是当终端从 ap1 漫游到 ap2 时,数据快速从 ap1 重定向到 ap2 。没错想当然以为局域网就该有的功能,却是人家研究什么叫具备一定漫游能力。关于这种同一 mac 在不同接口导致数据不通的问题,我自己架设的实验环境都会遇到问题。统一模板,不像无线中继需要根据上级 ap 设置 bssid ,想怎么放就怎么放。

从 openwrt 的观点来看,mesh 就只是套软件,用 uap ac 你可以刷成 ap 也能刷成 mp ,至少比 ap 模式多了网状路由特性。人家 mesh 是跨洋越海成千上万 ap 组网,哪是家里这种环境。
至于各家的 mesh 做成不兼容,玩 openwrt 没这么烦恼,就是个 meshid 的事情。
Tink
51 天前
mesh 主要解决的是没物理链路的情况吧
billccn
51 天前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是 WiFi 本来可以覆盖 100 米半径,绝大多数家庭应该是一个路由器就够了,但是很多人追求参数,购买什么超高功率、穿墙王,导致电磁环境越来越差。我在我家(高层公寓楼)甚至收到过两条大街以外的大学的 WiFi ,除此之外还有数不清的其他热点。

WiFi 6 以前 AP 还不能主动避开同频干扰,如果两个不同的 WiFi 网络恰好在同时传输,那这整个时隙就浪费了,两个都得重传。

所以大家互害到现在,开始一家装 N 个 AP ,不管你是 Mesh 还是有线组网,这信号最终还是会越变越差。
bytesfold
51 天前
理论看上去像专家,测试方法看上去像小白
xpn282
51 天前
我补充一点,就是百来平米的商品房,一个路由器就够了,我在这里 120 平米,就一个路由器,全死角 5G Wi-Fi 并且可以随意拖动 nas 的原盘电影。

经常看到这点面积的搞 2 个或以上的路由器组 mesh ,有那么大的需求?
RanKaede
51 天前
反正我家一个就够用,最慢的主卧无线也能跑到 700m ,没那么大需求
5261
51 天前
我考虑用 Mesh 主要还是 主路由放在弱电箱里面,所以信号差,没必要只能客厅再搞个节点组成 Mesh 网
idlerlestat
51 天前
我家使用面积 140 多,原来用一套 linksys 的 mesh ,2000+,四年后不行了,想省钱,400 块整了两个中兴的小方糖和一个晴天,没搞 mesh ,感觉用起来也挺好
Cheons
51 天前
mesh 加钱是为了省事,不用布线了

实际体验肯定还是 AC+AP 模式更稳。
另外多数路由器是支持“无线接入点”的,直接可以无线接入主路由器。
BeFun
51 天前
我如果有网线,我为什么要用 mesh 组网。肯定是只有入户线,才需要组网啊
lancelock
51 天前
便宜倒是算不上吧,我买的低端货 100 来块钱也可以 mesh 也很稳定,绑定品牌倒是真的
SakuraYuki
51 天前
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家里之前装修没考虑不方便重新布线
hjj0529
51 天前
mesh 主要是便宜,简单啊,家用完全足够。 专业人士肯定建议上 ac+ap 。
iamqk
51 天前
问问 AI mesh 和 ap 自动切换方案的具体差别是什么
我还是挺 mesh
1 mesh 也同时支持有线
2 mesh 不依赖客户端
3 mesh 漫游平滑度可能更高/没测试过
FakerLeung
51 天前
刷 B 站不卡是因为你缓存了
我试过将 WiFi 名和密码都设置一样,小米 AX3000+华为 AX3 ,晚上打游戏经常 460 ,原因就是一直在不断的断/连 WiFi
Felldeadbird
51 天前
怎么感觉一股 AI 修饰过的味道。

在乎 MESH 肯定是要追求无缝切换,其次就是懒得每个路由器都设置一次。 我试过中继+同样 SSID 。 在信号边缘位置,会短暂掉线。换 MESH 就不存在这个问题,而且不用每次都设置路由器。

反正各有各好,选择合适自己的就好了。
czyhd
51 天前
道理都懂,也考虑过这个方案。但是没有访客网络啊!
magewu1223ll
51 天前
@Felldeadbird #16 似乎在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rsyjjsn
51 天前
最开始我就是客厅买个一百多的主路由,然后我是 PDD 买的几十块的二手路由,刚开始用的挺好,你猜后来怎么着?卧室的居然断网,我一摸路由器,发烫,我就那个风扇吹降温,还是永久了就断网,于是我又花一百多买了个同款客厅的路由器,现在再也没有断过网了,这就是现实
laikick
51 天前
就大部分中国人的居住面积 我觉得确实不需要.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4914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