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特上刷到一条推文,说武汉一 up 主几年前买了 200 万的房子,现在 100 万都卖不出去。我好奇,高德上搜了一下,在江岸区,离市区很远,顺着市区的方向看过去,看到了一些熟悉的地名,点进去看了看。
10 年了,没什么变化
是在三阳路那边,大学刚毕业时跟女朋友在那里租过一年,房子很老,一室一厅,11 楼没电梯,房东刚装修完,本来说是给我们把油烟机和灶都装好,但是我们合同签得很痛快,房东看房子已经租出去了,最后也没给我们装,那一年用一个电磁炉我们做了很多好吃的。
还遇上了难缠的邻居,房东跟这个邻居有过矛盾,刚住进去的时候这邻居针对我们,把东西放在我们门口,妨碍我们开门。有一次是一把椅子,我直接把椅子放回她门口,结果椅背刚好卡住门把手,她从里面打不开,笑死。后来家里人不放心我们,劝我们服个软。但是我们那个门,一年都没正常全打开过。
坐 402 路,可以直接从学校到这边,搬家时我用一个巨大的红色的行李箱,搬了好几趟才搬完,这行李箱大到可以装下一个人,是室友留给我的,公交车上经常有小朋友盯着我看,因为这个行李箱真的太大太大了。
刚进去时没什么家具,窗帘是房东后来给装的,一个桌子是我们去宜家买了让房东给报销的,还有一个旧旧的五斗橱和廉价的衣柜,从三阳路这里去宜家坐一号线要坐好久好久,还在宜家买过一个便宜的锅,49 块钱,结果是铝的,电磁炉上用不了,还有一些厨具餐具,是去汉正街买的。
楼比较高,11 楼是顶楼,楼下是一个小学,无遮无挡,风景很不错,现在想起来脑海里浮现出来的第一印象是夏天雨后的傍晚,在阳台上望出去,碧空如洗,凉风和晚霞,真的惬意。
楼下是京汉大道,这条路可以一直通到江汉路那边,我真的曾经步行走到那边去,现在想来,那就是 city walk 了吧。京汉大道很有意思,虽然顶着一个“大道”的名头,但其实一点也不“大”,很多地方都窄窄,只有两车道宽,两侧很多小巷子,更是小得不行,两侧很多被围墙围起来的待拆的破房子,就在这些小巷里,有很多商贩坐着小小的生意,卖菜卖鱼卖肉,还有一些武汉的早点小吃,烟火气十足,早上过早的时候,是最热闹的。从京汉大道一直走,慢慢就走到了武汉的租界,那时候这地方还没开发成旅游景区,路上人不多,也比较干净整洁,路边楼不高,树不少,走起来很舒服,即使是在武汉这种知名的火炉,三伏天走在路上也还算惬意。京汉大道旁吃得不少,有一家一元路烧饼,远近闻名,非常好吃,永远大排长队,吃过很多次,至今回味无穷。
三阳路那里有一家超市,小小的,不大,人也不多,干净整洁,忘记是什么超市了,晚上经常去逛一逛,买点打折的水果蔬菜,还办了会员卡,还记得在这超市里买过那种很便宜的冷冻的鸡和鸭,但是我们把它做得很好吃。
楼下好吃的不少,也很便宜,因为附近都是老房子,居民消费能力不高,也因为周围几个学校,学生们的消费能力也不高。印象深刻的有楼下的番茄鱼火锅,学校旁的麻辣香锅,还有汽水馒头和面窝。
为了从学校到这里来回“通勤”,买了一辆二手破自行车,忘记多少钱了,但是结实耐用,经常来回洪山和江岸之间,中间还要经过二桥,本不允许自行车上桥,而且引桥上去也太危险,我得从旁边人行楼梯上下,楼梯上有栏杆拦住自行车,把自行车双手举过头顶才能过,这条路我还带着女朋友走过,徐东大街徐家棚那块儿正在施工,路不好走,骑自行车摔过一次。
还有一次,在街道口吃完自助,实在太饱了,发神经决定走回家,横穿武汉市区,走到了半夜才回到家,但是路上风景真好,尤其是在沙湖大桥上,夜景很漂亮。
后来来了上海,再后来跟女朋友在上海结婚买房,然后好像是 21 年吧,故地重游过一次,那辆废旧自行车,依然停在楼下配电房旁边。
再也没去过那里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