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技术对人类语言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2 天前
 shoushen

举个我自己的例子,我在论坛上写了一个帖子,被批评内容空洞。我用 ai“转义”后,大家再看看,是否觉得机器的思考和表达更好?

我的原文:[[《每个人都应该投身到 AI 变革中去》|https://www.v2ex.com/t/1156060]]

以下是机器转义:

拥抱 AI 变革:时代幸运者的机遇与行动指南

原文作者 “shoushen” 关于 “每个人都应投身 AI 变革” 的观点,精准戳中了当下技术革命的核心逻辑 ——AI 不仅是工具迭代,更是对人类社会底层逻辑的重构。结合其提到的 “幸运性”“价值重估”“应对策略”,我们可以进一步展开分析,让这一观点更具现实参考意义。

一、“技术亲历者” 的幸运:不止是见证,更是 “多轮上车权”

80 后作为 “跨时代技术原住民”,其幸运不仅在于 “见证多次变革”,更在于每一次技术浪潮都提供了 “低门槛参与机会”:

二、AI 重构的核心:不是 “替代人”,而是 “重新定义人的价值坐标”

原文提到 “AI 替代人的智能,进而重构社会”,这一观点需要更精准的解读:AI 并非 “全面替代人类”,而是替代 “标准化、重复性的智能劳动”,从而倒逼人类价值向 “非标准化、情感化、创造性” 迁移。具体体现在两个层面:

  1. 经济层面:劳动价值公式改写

    传统经济中,“价值 = 时间 × 技能熟练度”(如程序员写代码、设计师做海报),但 AI 可在几秒内完成同类工作;未来,“价值 = 创意 × 情感联结 × 稀缺性”—— 比如同样是写文案,AI 能快速生成标准化内容,但 “懂用户情绪、有品牌温度的文案” 仍需人类创作;同样是做设计,AI 能出模板,但 “承载文化符号、传递品牌精神的设计” 仍需人类主导。

  2. 社会层面:人际关系与协作模式重构

    前几轮技术变革主要优化 “信息传递效率”(如互联网让沟通更快),而 AI 将优化 “决策效率”—— 比如医生用 AI 辅助诊断,但 “与患者沟通病情、给予心理安慰” 仍需人类;教师用 AI 批改作业,但 “引导学生思考、培养价值观” 仍需人类。未来社会的核心协作模式,将是 “人类主导目标 + AI 辅助执行”,人的价值从 “执行者” 转向 “决策者、情感链接者、意义赋予者”。

三、应对 AI 变革:三层行动的 “补位与落地”

原文提出的 “国家 - 企业 - 个人” 三层应对策略,可进一步补充具体落地方向,让 “拥抱变革” 不再是口号:

1. 国家层面:不止 “成立机构”,更需 “搭建生态框架”

成立专门的 “人工智能局” 是基础,但更关键的是构建 “安全与发展并重” 的生态:

2. 企业层面:“破坏性创新” 的核心是 “重构业务逻辑”

从 “人的智能被替代” 出发,企业的 “破坏性创新” 不是 “盲目裁员、全流程 AI 化”,而是重新思考 “业务的核心价值是什么”:

3. 个人层面:不止 “程序员拥抱 AI”,而是 “所有职业都需‘AI+’思维”

原文聚焦 “程序员”,但 AI 变革是全职业覆盖,每个人的核心行动是 “找到自身职业与 AI 的‘协作点’”,而非 “恐惧被替代”:

结语:投身 AI 变革,不是 “选择” 而是 “必然”

前几轮技术变革中,“不参与” 可能只是 “错过机会”;但在 AI 时代,“不参与” 可能意味着 “被时代淘汰”—— 因为 AI 不是 “可选工具”,而是未来社会的 “基础生存工具”(如同今天的智能手机)。

我们这代人的幸运,在于亲历了 “从技术稀缺到技术普惠” 的全过程;而我们的责任,是从 “技术的被动接受者” 转变为 “技术的主动掌控者”—— 不是让 AI 替代自己,而是用 AI 放大自己的价值。毕竟,AI 能 “模仿人类智能”,但永远无法 “拥有人类的情感、创意与对意义的追求”,这正是人类在 AI 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注:文档部分内容可能由 AI 生成)

645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随想
4 条回复
cmdOptionKana
2 天前
非常不好,太长了。在网上发长文,需要极高超的沟通能力,要让读者愿意读长文,这是极大的挑战,如果没有这个实力,应该先写短文,在得到回复后再一步步交流。

想写一篇好文章,你的心里一定要有“读者”,一定要换位思考。
Mithril
2 天前
虽说你的原文已经被/go/pointless ,但至少字数够少,看一遍也不费事。
但这 AI 转写的,我甚至连 “技术亲历者”,都没看完。

有效信息几乎为零,全部都是车轱辘话来回说。这已经不是表达的事了,纯纯是浪费时间。

暂且不论“幸运”与你的核心论点“每个人都应该投身到 AI 变革中去”有没有什么关系,只说 AI 扩写的这一大坨,全部都在扩展你给的几个技术点。
作为论证来说,AI 输出的这段不去论证你的论点,不去说明“幸运” 是如何 “应该投身到 AI 变革中去”的。而是纯纯将附属论点扩写了一遍。导致整段文字的有效信息更少了。

你被“批评内容空洞”,那么应该考虑原因,更好的表述你的论点。AI 没有提出观点的能力,你让它在空洞上继续糊,只能越糊越空洞。
cmdOptionKana
2 天前
或者这么说吧,你只研究问题本身,是写不出好文章的,还必须研究人的心理。

很多人研究自己的课题很牛逼,但让他教别人教不了,让他写科普文章写不了。比如物理学家里比霍金优秀的人一大堆,但写物理科普的书就是人家霍金写得好。

如果你想和别人交流,就要写好文章,而想写好文章,就要研究人的心理。如果你不屑于兼容普通人,那你只能自言自语,自娱自乐。
card123
1 天前
AI 越智能,感觉人类的智商会越下降,可能以后对 AI 的依赖越来越严重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5607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