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wenkgin 内存小小,带宽小小,只能找 [激活参数 < 5B] 的模型的 4bit 量化了。
Qwen3-Next-80B-A3B 系列、Qwen3-30B-A3B-2507 系列、ERNIE-4.5-21B-A3B-Thinking 、SmallThinker-21BA3B-Instruct 这些都能在低配置玩,里面的 A3B 的意思就是激活的参数只有 3B ,4bit 量化后 DDR4-3200 双通道的带宽 50GB/s 左右也能跑个 15token/s 左右(单人勉强用),像锐龙 AI Max+ 395 的 256GB/s 的内存带宽就能跑个 55token/s 左右。
其实本地模型现在已经很能打了,从 Mixtral-8x7B 开始打 ChatGPT3.5 的时候 MoE 架构模型应该成为主流,可惜国内一直没怎么跟,直到 DeepSeek V2.5 V3 R1 这些出来国内才跟进大搞 MoE 模型,今年出的模型都是 MoE 为主的了。
而且模型越大提升的能力分数并不是线性增加的,关注现在的模型跑分就能得出结论,就像前几天的 Qwen3-Max-Preview ,1000B 的参数,比自家 Qwen3-235B-A22B-2507 多了 765B ,这个差距差不多能塞一个 DeepSeek + gpt-oss-120b 了,然而性能提升连 10%都没有,所以现在选模型有点像玩游戏选个甜品卡那样,根据你的任务难度和硬件选一个合适的模型(你的任务里跑分高的)就行了。
你这个硬件看起来像是个笔记本带个小显存的 N 卡,模型从上面 A3B 里挑一个,部署方案首选
https://github.com/kvcache-ai/ktransformers (合理分配好模型活跃的专家到 GPU 跑得快点),次选 LM Studio 这种傻瓜式部署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