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台笔记本电脑,真的可以长时间编程吗?(无外接显示器)

5 天前
 jacketma

在工位上长期使用两台 27 寸显示器干活,各种复制/粘贴+AI 打辅助,搬砖基本上还可以。

最近出差多的时候,外面就没有大屏显示器,只能在一台笔记本上干活,发现基本上干不动了。因为我平时习惯了开好多个窗口、浏览器也开很多标签查资料,14 寸的笔记本屏幕要非常频繁的切换窗口,现在全寄到一个小屏幕上了,一屏显示的内容也小,感觉脑子就卡住了,没有多屏大显示器,基本上就废了。

我看网上一些高手经常抱着一台笔记本,坐在沙发上、咖啡馆里都 Code 敲得飞起,这是装 B ?还是真有生产力?

V 站大佬多,只一台笔记本电脑也能长时间编程吗?真有这么神吗?

804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程序员
123 条回复
darklost
4 天前
矫情
XinPingQiHe
4 天前
没使用过多显示器之前 天天笔记本高强度工作。
使用过接大屏显示器后习惯后,单用笔记本就是以应急为主,长时间工作使用外接大屏。
就跟过日子一样,许多东西,一旦用过了好的,就再也回不去用次的了,一个道理
bowencool
4 天前
可以干活,只是会影响效率。你干不下去只能说问题不够严重、紧急
terrysnake
4 天前
看来阁下是 vision pro 的精准用户。
duolanengda
4 天前
大学四年都是靠着笔记本电脑屏幕过来的,不能否认多一个外接屏幕会提高效率,但是只有一个屏幕也从来没有影响写大作业和毕设
Meursau1T
4 天前
为了在出差的时候能好好用 Mac ,我开了 10 个虚拟桌面,每个对应 command [1,2,3...]快捷键,一个桌面只放一个东西,1 号全屏浏览器,0 号全屏终端,2 号全屏公司聊天软件,3 号全屏笔记,4 号 AI 。这么整我既能在不给 Root 权限的公司电脑上规避掉 Mac 原生 Alt Tab 不好用的问题,还能最大程度利用显示器面积。
Felldeadbird
4 天前
还是那句话,差生文具多。多个显示器不过是节约了窗口切换。只有 1 个显示器就多用快捷键切换好了。
jackyz
4 天前
经过了相当长时间,在外面各种环境下的编程,我个人还从来都没有遇到过 “不外接显示器就不能干活” 的情形。或许我们很老派,团队里的所有人,干活的时候也都是人手一台笔记本,没人外接显示器。外接用的最多的,是调硬件 bug 的那个家伙。

我个人觉得,编程时间的长短不重要,效率才关键。而效率的高低,很多时候,主要取决于思路有没有搞对。如果思路不对,对着屏幕,一行也写不出来;思路对路了,对着一个黑窗口,可以一直编下去,需要多久就可以写多久。在这种情况下,输出的时间长短,不是一个稳定值,而且好像也不重要。
ShadowPower
4 天前
Windows 可以,macOS 不行
只有一个屏幕的情况下,macOS 的窗口管理劣势就暴露出来了
JoeDH
4 天前
@latifrons #1 亏贼,那么多数据大盘需要盯着看吗?
gouli1835537132
4 天前
虚拟桌面,鼠标侧键切屏。感觉用着还不错
Yanlongli
4 天前
习惯问题
xjzshttps
4 天前
熟悉的语言、项目没大问题,基本接近闭着眼就能干。

但是陌生语言、陌生项目等高难度的时候就不太好搞了。
liushengxian1230
4 天前
用好虚拟桌面(工作空间)理论上是可以的
xiexiping
4 天前
差生文具多,现在已经进化到单用笔记本都干不了活的程度了?做什么大工程的?
zhang2e
4 天前
屏越多越低效,活用虚拟窗口就行
sagnitude
4 天前
可以,我用 rustdesk 远程台式机干活,就是分辨率太高,屏幕小,字小,看一会得眼花

看笔记本原生的话,纯写代码还好,如果调试起来,再放点其他的东西,就不够用了

还是屏幕越大越好
szzadkk
4 天前
可以,之前组内的技术大佬就是一台笔记本干的飞起
dddd1919
4 天前
@dwSun #51 这是 ctrl+c : ctrl+v = 5:1
CosmoLau
4 天前
别说笔记本,我现在就一个安卓平板配一个键盘保护套,照样 vscode.dev 或者在 code-server 来写代码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60349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