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良方治胃反流

1 天前
 pddgoods

每天半夜心慌、烧心、胸闷太难受了,去几个医院都是千篇一律开抑酸药、胃动力、修复胃黏膜。但是没有效果啊,简直折磨

1848 次点击
所在节点    问与答
56 条回复
renchong
1 天前
自撰一良方,服之,卒
triptipstop
1 天前
考虑下有没有其他的 轻微症状 心率高?交感神经亢奋?高血压?
cainiuwow
1 天前
你把你最近吃的东西扔给 AI 分析一下,吃东西太快没嚼碎,喝小米粥、地瓜、太辣的、太硬的、不好消化的等一些食物会烧心。睡觉之前不要吃东西,平躺着也容易胃酸。
国产的达喜,日本的维仙优,中药的大贝母+乌贼骨,效果都不错,一两分钟起效。
改变饮食,几天就好了。
个人认为,胃酸不应该算是病,有点像皮外伤这种,胃黏膜自我修复了就好了,先吃达喜这些把胃酸抑制住,让胃黏膜恢复一下。
以上,个人经验。
avrillavigne
1 天前
减肥,少吃,别熬夜,咖啡浓茶冰饮料辣椒油腻食物都不吃,睡觉垫高上半身(不是只垫头)。
之前花了半年多时间吃药和改变生活习惯才好转,心情很重要。
cainiuwow
1 天前
汗,看到你说的心慌、胸闷,你这个好像不是单纯的饮食问题,我烧心这么多年,就是因为饮食的问题,但没有心慌和胸闷。你可以看看其他可能关联的病。
avrillavigne
1 天前
还有烟酒也不行,如果你有在吃别的药物看看说明书,问下医生是否影响。
wufeng
1 天前
我以前反流烧伤了食道
后来治幽门螺旋杆菌 治好后就好了
vita666
1 天前
康复新液
NonClockworkChen
1 天前
你忌口没啊,早睡没啊,少吃没啊
抑酸药很强的,配上胃修复药,效果立竿见影的(抑酸药又贵,副总用也大,不能依赖)
我以前用的是雷贝拉挫,现在用的是替戈拉生。2 种药效果都真的嘎嘎猛。
guiys
1 天前
楼主是否经历过重大精神刺激,这会导致你说的这种症状。特别是空腹时候,越空越酸,酸到喉咙,尤其是咽口气打嗝时候,但吃口东西就会缓解。
我是一年半载慢慢也恢复了,建议可以去精神科。
ergouli848
1 天前
如果有喝含咖啡因的饮料可以停了试一下,咖啡因会放松下食管括约肌,导致反酸
ijse
1 天前
睡觉时把头垫高些
zhangk23
1 天前
我个人就是早睡早起规律生活然后晚八点后可以喝水但不进食 暂时解决问题
stdout
1 天前
尽量不要去试中医, 四联疗法或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旋杆菌这个非常科学,唯一的缺陷就是对其他器官有伤害,两者相害取其轻.
最好先去医院测试下是否幽门螺旋杆菌, ​​碳 13 呼气试验​​和​​碳 14 呼气试验.
conge
1 天前
试试断食几天,
让胃休息并自我修复一下
revival83
1 天前
我看了一年的胃,各种胃动力药和抑制胃酸药都吃了,吃了就有效不吃就不行,最后去看心理医生开了抗焦虑药,后来就没事儿了,如果你压力大可能就是焦虑躯体化
vinsony
1 天前
艾普拉唑+铝碳酸镁,最好买原研
YFZZ
1 天前
睡足觉、别有精神压力,亲测有效!!

我从去年开始 FIRE ,现在天天睡到自然醒,醒了就想干嘛干嘛,反正不上班,之前每天必有的烧心、反酸,现在一年多没出现了,印象中就出现了一次,那次还是因为吃的太杂了,乱七八糟的外卖烧烤冰啤酒猛干,还干完倒头就睡!

还有就是,“精神压力”这事是潜意识的,不是说压力大到闷闷不乐,失眠睡不着才叫有精神压力。
我之前还上班时其实也没感觉到什么压力特别大,大到失眠啥的,就是偶尔工作上有些烦心的事情,然后因为要跟进项目,所以每天脑子里会一直装着事儿。
我认为就是这个脑子里一直装着工作上的事儿,其实是潜移默化的在形成精神压力。

之前一直听说情绪会影响胃,这一年多来是深有体会了。
刚才又临时去搜了一下,还真搜到一个“情绪胃肠病”,看来科学上也有依据。

另外,我觉得和规律饮食没有关系,我这一年多经常凌晨 2~4 点睡觉,睡到第二天中午起床,然后下午 2~3 点才吃第一顿,然后晚上 8 点吃第二顿,偶尔凌晨还吃个宵夜,压根没怎么反酸和烧心。
所以我觉得核心还是充足的睡眠以及精神放松。
apollo007
1 天前
睡觉时把头垫高些,睡觉前 1 个小时不吃东西。
ssab
1 天前
建议看中医, 只要不是遇到庸医, 能治愈.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6059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