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好冷, 想买车了, 但是一想养车的成本, 就放弃了

1 天前
 kamikaze472

假如买辆 15 万的车, 电费 1500 元 保险 4000 元 保养 1000 元 停车 3500 元

其他成本: 车辆的折旧费, 贷款利息与损失的理财收益, 出去玩会增加额外开支

成本挺高的...

19443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生活
232 条回复
ArthurTsang
1 天前
@2bad4u 只论通勤的话, 我这边停车更贵, 公司和住 2 边加起来 1 千多,通勤的油费是 7 百多
yeelone
1 天前
对车要求不高的话,我觉得可以买 10 万以内的国产就行了,省下的钱可以做很多其它的事
totoro625
1 天前
花钱不花钱的都不是大事
最大的麻烦是找不到停车位
以前出门打车到了直接下车玩儿
现在出门先搜索附近停车场,看一下评价,搜一下攻略;到了之后找停车位、给车拍照、给收费牌拍照

以前觉得开车方便快捷,现在觉得打车方便省事
donggua997
1 天前
@wu67 #6 买车从来不是图性价比,而是图方便和享受。
yvyvyv
1 天前
只是上班通勤的话,不如在小区群里找个上班位置差不多的时间差不多的跟他拼车,既能享受有车的出行服务,又能帮他节省养车的成本。双赢。
如果是想拓宽生活半径再考虑买车也不迟,
dosmlp
1 天前
打车呗,多划算
lp7631010
1 天前
那实际使用可远不止这些钱呢 因为你不能保证你不碰别人或别人不碰你 刮一下碰一下别人车至少几百起 你最好不要碰到人 搞到人那就不是百为单位了 随便违个停违个章就要百为单位扣钱了 一个驾照记分周期如果不加分甚至闯不了两次红灯只能闯一次 别说你开车很守规矩 没法完全把控的
tyrone2333
1 天前
没那么夸张的成本, 下雨降温刮大风的时候在车里放着喜欢的歌, 这场景可太惬意了. 对我而言车子带来的幸福感远大于成本
JingXiao
1 天前
真算钱,你买了车自然会扩宽出行圈,几百公里都不算远说走就走,那特么要是打车几百公里多少钱呢(当然你可以说高铁)
walle1530
1 天前
买一辆让你不冷的车,其实成本还好
Swimming
1 天前
为了补贴/省钱/维保买一辆自己看不顺眼不喜欢的车,跟通过相亲和一个不喜欢的人结婚有什么区别。
version
1 天前
作为油车..大城市不开就 1500 元/月 费用 开起来就 2000 多..停车场不想走路贵的单位月保要 800~1000 之间
作为电车..久了不开.电池就报废了..养护成本一点都不低
任何车都是.放久了就会坏..比经常开的车体质还差..买车看公里数我也觉得水很深
没有结婚生娃.买来干嘛..追妹子么.存款余额才是真实的
wqhui
1 天前
现在车太多了,到处都是停车难+堵车,体验已经没那么好
HtPM
1 天前
目前看来,不管你买电车还是油车,都是纯撒钱
mbtfdwlx
1 天前
我感觉我属于非常省钱那种了,电费只充 3 毛内的,一年电费 1000 ,保养加洗车 500 ,保险 3500 ,停车费+车位管理费 6600 (公司附近最便宜的 468/月),都是不可避免的花销
abigeater
1 天前
买的油混开了 1 年 2 个月; 2W1 公里 电 1W6 公里 油 5K 公里不到 电费商电 1 元左右 油到处薅羊毛才加点 保险第一年 6K ,今年 3K8 停车费两边 700*12 也要 8400 保养洗车 4S 送的薅的
这么算下来我一年养车的费用在 15K 左右;(心痛
ellipsis
1 天前
买车是消费,哪有消费不花钱的。
xxxiong
1 天前
看你买车干嘛,经常用的话可以买,周末偶尔出去玩的话建议租车,也挺方便的
y0bcn
1 天前
我一直是两轮电动车通勤+恶劣天气开车(停车费约 50r/天)
最近公司搬迁,离住的地方远了,电动车电池老化导致速度极慢(峰值速度约 18km/h ,平均速度约 11km/h )
新地址停车费略有下降(约 40r/天),但天天开车成本仍然很高
最终得出结论最适合通勤的交通工具是老头乐,遮风挡雨且无停车费
但担心被查导致不必要的麻烦,最后还是换了新的两轮电动车..

对我来说用车成本最大的是停车费
novaline
1 天前
电车等维修的时候就老实了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66854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