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电脑好像升级成高 U 低显了

2 天前
 jackdou

前文在这里 电脑可以只升级显卡吗

继各位大佬的集思广益以后,我开始了自己的升级之路,结果发现一波三折,过程如下:

第一次京东采购了 RTX 5060ti 16G + 长城 750w 电源 第二次京东采购了 Amd 5700x

全部到货以后回家拆机发现我的主板并不是 b550m ,而是 b450m ,只支持 pcie3.0 协议,显卡性能会下降不少。

这时候强迫症来了,临时开始紧急攻略,最终决定,既然主板不升级不行,那就一不做二不休,一步到位。

于是,我买了 华硕 B650m plus wifi 重炮手 + Amd 9700x 。 退了 amd 5700x 。

显卡方面,因为升级主板额外多了钱,我就退了 RTX 5060Ti 和 750W 电源,买了 Amd 9060xt 显卡,价格便宜 1000 。

结果主板升级,内存条和 CPU 风冷也不支持了,只能又买了两条 pcie5 内存和风冷。

最终的配置单如下:

CPU: Amd 9700x

主板:华硕 TUF Gaming B650m plus wifi 重炮手

显卡:Amd 9060XT 16G

内存:玖合 6000 16*2

电源:鑫谷 600W (未升级)

显示器:海信 4K

目前已经稳定运行了几天,但是昨天我开了性能监控以后发现

玩燕云十六州时 GPU 跑满 99%,CPU 才 30%

是不是应该显卡再上好一点的才对,折腾的心累

304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硬件
38 条回复
duanxianze
2 天前
折腾下去永无止境,玩两天之后,就该进入贤者模式,开始吃灰了
xtreme1
2 天前
cpu 压力和占用率没什么关系
veni2023
2 天前
这游戏不吃 cpu 吧
cfancc
2 天前
你主板预算给的太多了,买个丐版基本能用的就行了
peteretep
2 天前
没事,比 高显低 U 好多了
wetalk
2 天前
高 U 低显才是版本答案,ssd 插槽的 PCIE 协议,和显卡插槽 PCIE 协议不是一回事,一般显卡插槽会高一个版本,另外从 3.0 开始,显卡插槽协议版本对显卡性能影响很小,具体的评测一抓一大把
crocoBaby
2 天前
属于完全不听劝系列
iixy
2 天前
玩游戏的同时跑编译,不就都 100%了吗,比换硬件省钱多了
Qazxcv123
2 天前
我的是 14600K+6750GRE 12G ,显卡一样很挫。不过大部分时间不玩游戏,够了
zogwosh
2 天前
cpu 没占满不表示大核的负载不高啊
EdmondGUO
2 天前
你这套打游戏比之前那套低了不少,因为你选的这个档位的显卡性能还没到 pcie3.0 有影响的地步
coderluan
2 天前
我是高显低 U ,要不咱俩换下 CPU 主板内存吧,这样都平衡了。
laminux29
2 天前
配置要看需求的。需求都没有,就觉得 PCIE 3 不够..
nexo
2 天前
我用的 R9 3900X 用的 1070 😂 一样玩网游挺稳的 用了几天朋友的 5070 画质拉满一样是 99% gpu
hs444
2 天前
我就是 b450 的板子直接换了 5060ti 16G ,pice3.0x8 的带宽其实也够了,这玩意其实也就比当年 2080ti 强了一点点。而且“GPU 跑满 99%,CPU 才 30%”是正常现象,不算是高 U 低显的证据。本来就没有什么游戏,能在着色器编译以外的场景长时间让你的 cpu 满载
hs444
2 天前
gpu 是“高了”还是“低了”主要看你玩的游戏在你满意的特效设置下能不能跑到目标帧数,而不是看占用。换高一档的 gpu 的结果无非就是帧数变高了,或者特效能开高一档帧数不变,然后 gpu 依然占用 99%
chashao
2 天前
桌面游戏一般不吃 cpu 性能吧。。
ihades
2 天前
哥,你听我的就好了,就买个 5600X 就行了 别的都不用动。。。。
Vindroid
2 天前
怎么也得 9070XT+9700X ,这样数字才好看啊
zjyg1993
2 天前
还是太有钱了一个个,我 e3v3 + rx588 16G 内存,打算战斗到本世纪结束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66876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