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loud 云盘当作“本地磁盘”可以吗?有大佬试过吗

2 天前
 dawee2y

现在是 200G 空间用了 150G ,感觉剩余的 50G 可能撑不了一年,想趁着优惠京东买一年 2T 空间的 icloud ,但按现在的用法太浪费了,就准备试试把 icloud 云盘当作“本地磁盘”,把 mac 上所有的文件、代码等拷贝到 icloud 中,进行云同步,再买一台 mac mini 放家里,这俩就有了几乎完全同步(除了一些系统设置、已安装应用等)的两台 mac ,感觉会很方便。

请问有这样用的老哥吗?不知道靠不靠谱?实际用起来会不会出现同步失败,甚至丢失文件之类的的情况

PS:大家还有什么可以把这 2T 空间利用起来的其他的用途吗?(不考虑拉人拼车)

3197 次点击
所在节点    Apple
54 条回复
abc0123xyz
1 天前
代码自建个 gitea 吧。
docx
1 天前
云最好还是做备份而不是唯一存储
paynezhuang
1 天前
小零碎文件最好别用。一些文档什么的还可以。但是还是需要多重备份下重要文件
bsfx2
1 天前
不频繁读写的文件可以。经常读写或者海量文件的就等着炸吧。
以前基于文件夹监听模式的网盘还好一点,Dropbox 做得最好。

现在 macOS 上几乎所有云盘都是用的 FileProvider API
https://developer.apple.com/documentation/fileprovider

我有个大约 60 GB 左右的基本由小文件组成的资料库,炸过 OneDrive ,炸过 iCloud 。
下载、同步,甚至暂停再恢复同步,它计算差值就要计算半天。
现在存在 Google Drive 里,基本只用网页版来存取这里面的文件。
superrichman
1 天前
@MacsedProtoss #13 一看你就是用过的,iCloud 的同步机制就是一坨
dawee2y
1 天前
@swq1227 代码的话我是准备直接在 icloud 中 clone 下来,平时通过 git 管理,icloud 负责同步整个代码目录,这样即使 icloud 丢了文件,我也能通过 git 命令发现及恢复。
ryan0966
1 天前
我也在考虑这么用,但是保险起见最好还是把 icloud 当作一个文件备份中转,本地仍旧存一份,然后通过增量备份的形式同步到 icloud ,不过目前还没找到比较好的软件能实现这个功能,能自动进行增量备份
dilidilid
1 天前
文档可以,代码和数据库类型的文件不行,不然你会很快付出代价的
zhujunsan
1 天前
我用 Syncthing 同步多设备上的代码
unneeded
1 天前
相比 iCloud 我更信任 onedrive
starrys
1 天前
创建虚拟磁盘,将代码文件放里面。然后同步虚拟磁盘映象文件。并且同时使用 Git 进行版本控制。
GeekGuru
1 天前
千万不要,即便是 OneDrive 也不太行,这种最好只能用简单的,相对完整的文件的同步。
Maipol
1 天前
一直这么用的,当然建议做双备份
lucifer9
1 天前
小文件很多的话只有 Dropbox 还算靠谱
但是现在感觉也有点拉胯了
LittleControl
1 天前
文件可以,但是代码这种涉及版本管理的建议不要,可能 iCloud 本身就有版本冲突
wangpao
1 天前
别放重要数据,别放重要数据,别放重要数据,会丢!


也别放大量的小文件,可能在某次同步的时候,就卡住一个文件,导致你下载别的紧急需要的文件也下载不下来

也别放需要频繁在不同的电脑读写的文件,会冲突,而且这个冲突很奇怪,有时候甚至会出现多个版本,有时候又会用旧文件覆盖新文件。

简单而言就是放不重要,也不琐碎,也不经常使用的文件
bigbugbag
1 天前
@dawee2y 有 BUG ,我之前已经遇到过了,会有很多因为云盘同步而产生的冲突文件。总之不要在云盘中使用 git 等工具
flymemory
1 天前
尝试过,一个 Excel 文件都没办法稳定同步
katwalk
1 天前
其实 200G 并不是很大的空间,Onedrive 5T 空间一年也就几十块钱
superrichman
1 天前
@dawee2y #25 到时候 .git 目录数据损毁,哭都没地方去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67783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