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回郑州拖延了,兄弟们

1 天前
 davecat

兄弟们,今年 3 月份发的帖子说回郑州,到现在我依然还赖在北京。。。 家人现在全部在郑州。

这种节奏已经持续快一年了,从去年元旦家人全部回郑州(孩子上小学了),我开始通勤,基本每周都回。这种情况 我感觉好累啊,周五没有合适的高铁,最早下班 6 点,只能跟上 8 点多那个 Z 车,另外高铁有个 G98 370 多成本太贵,所以周五常常都是硬座有时候甚至买不到票,就无座,到郑州基本上凌晨 2 点 20 ,回到家 2 点半了,周日就卧铺回北京,因为我实在是扛不住了,这种情况 感觉好累啊,虽然卧铺睡到北京,其实感觉还是好累,有跟我一样的兄弟么。。。我 3 月份时候还说想回郑州,我媳妇儿回去薪资直接砍一半,7 8 千快,天天还加班。。她说他们公司的程序员 也是天天加班 更严重。。。我就一直拖到现在 也没勇气找找郑州的机会。另外我一直希望公司裁员,可一直不裁。。。裁了也许给了自己勇气回去。

像这种情况 该何去何从,我这两地通勤 每周往返,跑的真实够累的。。。可能我太矫情了吧 卧铺我也感觉很累

11221 次点击
所在节点    北京
180 条回复
quqivo
1 天前
k401 不行吗。卧铺到郑州
quqivo
1 天前
而且时间也合适,第二天早上到,晚上 10 点的车
nextvay
1 天前
看经济压力,要挣钱养家的,所以不能回去就业,那你可以缩短回去的周期,两周回一次,一月回一次。

经济无压力,哪里不是干,赶紧回去和家人一块生活吧
bigbigdash
1 天前
不容易,给你加油!不过一半是 7 、8 千,真的值吗?
LingFengXiYu
1 天前
1. 公司什么时候会裁员呀, 年底会不会有大动作裁员
2. 太累了可以调整一下回家的频率, 比如一个月回去三次; 或者偶尔不回去、歇一歇调整一下
davecat
1 天前
@quqivo 这趟车到郑州 早上 6 点了,周六一天直接废了。。。我为了能多陪老婆孩子一晚,就晚上 2 点半到 还能再睡几个小时,周六早上 8 点醒 第二天还能跟老婆孩子玩。。。
yvyvyv
1 天前
北漂,就好好漂呗,每周回家哪有一点北漂的样子
fubeibei
1 天前
一样的情况,我三四个月回一次,每周都回太累
davecat
1 天前
@bigbigdash 我媳妇儿去年在北京 一万 6 ,现在回去 8K 天天加班。。
weixind
1 天前
周日晚上的车次换成下午出发,晚上到。好好睡一觉,大概率能缓解很多疲劳。

或者换高铁。

卧铺的睡眠质量,睡 9 小时约等于正常睡眠 3 小时。

不能既要又要还要。不要把弦绷太紧。
random1221
1 天前
程序员还是不行,连个高铁都不舍得坐
davecat
1 天前
@fubeibei 我做不到。。。太想孩子了。有时候一周不回去,半个月见一次 我都感觉对不起孩子 缺欠孩子。。。,所以现在每周都回,真心累的够呛。。。所以来请教下兄弟们
quqivo
1 天前
@davecat 你两点回去,倒头就睡,睡也睡不好,6 点到郑州,8 点怎么都到家了吧,孩子一醒就能看到爸爸,不也算一样的
elron
1 天前
看经济压力,如果不是很大,我建议回去,和家人的在一起的日子是过一天少一天。
我也是从北京回到郑州的,薪资确实骨折价,但好在不加班。
其实可以尝试远程找下,不知道你是什么方向,至少两年前我回来的时候认真找还是有不少说的过去的企业。
make115
1 天前
感觉你这是在透支身体, 如果年轻还好, 现在我 30 多 熬夜到 2 点 20 ,会狂掉发
EastLord
1 天前
一个月回一次呢
jimrok
1 天前
两周回去一次吧,一周一回确实消耗很大。
davecat
1 天前
@random1221 。。。。确实,纯工具人,现在越来越觉得程序员 废了,就感觉跟以前的技工一样,算了一笔账 来回高铁 600 ,一月就是 2400 ,将近 3K ,我感觉成本过高,可能薪资这两年降得太大了,现在 TM 到处降薪 降得已经感觉没啥意思了
vxthon
1 天前
找远程的工作
davecat
1 天前
@make115 老哥 我也 30 多了,在北京 10 年 郑州弄了两套房,没贷款了。。。20 多生龙活虎,硬座不在话下,现在卧铺 我都感觉超级累。。

这是一个专为移动设备优化的页面(即为了让你能够在 Google 搜索结果里秒开这个页面),如果你希望参与 V2EX 社区的讨论,你可以继续到 V2EX 上打开本讨论主题的完整版本。

https://www.v2ex.com/t/1168528

V2EX 是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是一个分享自己正在做的有趣事物、交流想法,可以遇见新朋友甚至新机会的地方。

V2EX is a community of developers, designers and creative people.

© 2021 V2EX